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方百計也要讓孩子慢下來

“米小, 深呼吸, 放慢, 慢慢來, 把每一個音彈奏的更準確些, 指法更到位些, 不需要快!”我站在女兒的邊上, 或者是坐著, 經常這樣跟孩子表達我的觀點。

“媽媽, 你給我個擁抱吧, 讓我靜靜心!”女兒張開雙臂, 從琴凳上跳下來, 撲進我的懷裡。

“孩子, 彈琴不是為了彈快才彈的, 音樂是表達人心情的工具, 高興了就應該快, 悲傷了自然就該慢下來……”我一次又一次的變化著不同的說辭表達我的觀點。

“媽媽, 我知道, 我只是想在你的懷裡安靜一會, 給我一些力量, 一些支持, 一些肯定!”

我就這樣的抱著她在懷裡, 像小時候的樣子,

Advertisiment
靜靜的, 慢慢的!

是的, 對孩子來說, 甚至對我這樣不懂音樂的家長來說, 快是一個能讓我們趨之如騖的很好的形容詞, 快代表著孩子進步的速度, 快代表著孩子的指法學習到位, 快代表著老師的方法得當, 快更代表著孩子能主動學習, 總之學琴, 快應該是件好事。

可實際上, 從女兒這半年學琴的過程來看。 快帶來的是另外一種表像的呈現。

對一些曲子來說, 她彈奏的很快, 可是錯的也有很多, 孩子經常是用一星期的時間用她理解的快的方式來彈奏, 然後用2個星期甚至更多的時間來改正錯誤。 (因為她將錯誤的指法彈成正確的, 改起來的時間更長)

對哈農和音階的練習來說, 在沒有熟練的掌握之前, 快更代表著手指的力度和指法的不到位,

Advertisiment
那些最基礎的練習曲應該在不斷的標準化的練習過程中讓那些更弱的手指得到鍛煉, 一些基礎的指法得到強化, 為後期孩子快速進步打下扎實的基礎, 而女兒的這種快速的練習的方式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明確的效果。

快更代表著孩子在練琴時一種煩躁的心情和應付了事的態度。 比如女兒經常會問“媽媽, 這首曲子我彈30遍就可以結束了吧!”在這樣一種暗示之下, 實際上是孩子沒有靜下心來認識到練習的重要性, 而是把每天的練習當成作業和負擔。

對快這個詞而言,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孩子認為是一種技巧的掌握和自己鋼琴水準的一個尺規, 琴彈的越快, 代表學的越快, 代表某首曲子彈的越好。

Advertisiment

在我意識到孩子這樣的表現是不合時宜之後, 我開始改變我自己的態度, 改變和老師的溝通方式, 改變對孩子一些強勢的要求, 如今在有著2個多月的引導下, 孩子也漸漸的轉回到心平氣和練琴的態度和方法上來。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一樣的家庭文化氛圍和溝通方式, 最近也有不少父母在諮詢如何實現讓孩子放慢速度的過程, 以下的一些分享純屬個人感受, 供大家參考, 畢竟孩子學琴這條路, 不僅僅是孩子在學, 更應該是家長一起參與學習的過程。

一、家長要放鬆心態, 學琴不是為了學習技能, 而是為了提高審美

我想這點對很多家長來說是難點, 雖然內心都是希望孩子以提升審美為終極目標,

Advertisiment
但是在前進的過程中被環境、身邊的朋友所影響, 不自覺的就會希望孩子站在一個快速前進的通道上, 越快的學習並掌握某些技能, 越快的能考級成功, 越快的能走上舞臺, 越快的能有所成就!

在這樣心態的影響下, 家長和孩子難免會陷入到以快為唯一標準的學習過程中去。 要讓孩子慢下來心平氣和的去學習技巧和情感, 家長請你先慢下來再說。

二、告訴孩子, 快不是衡量技巧和水準的唯一標準

在女兒盲目的追求彈奏快的一段時間裡, 我和女兒心平氣和的談過話, 她很認真的告訴我“媽媽, 我彈的快才能說明我彈的好呀!”

是的, 身邊很多孩子都是這樣, 他們認為彈的快代表的是自己對曲子的熟練掌握,

Advertisiment
從技巧性上來說這沒有錯。

錯就錯在, 很多孩子在曲子還沒能熟練掌握的情況下盲目的求快, 導致很多內容在彈奏錯誤的情況下, 用錯的指法練習出來的快, 而這種快一旦成型之後, 要再改成正確的是難上加難, 所花的時間比重新學習一首曲子的時間更多。

所以, 就需要家長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告訴孩子, 快不是唯一的標準, 讓曲子帶著情感才是王道。

三、和老師加強互動, 用老師的話來引導孩子

女兒對老師的信賴高於對我的信賴, 雖然我跟著她一起學習理論基礎, 但是我不懂技巧, 自己不會彈奏, 有時候的指手畫腳難免都是錯的, 或者是不完全正確的。

在這種情況下, 強化老師的權威性的同時, 讓孩子放慢節奏的認真練習, 這些話都可以通過老師的嘴講出來。

這樣的效果比我們循循善誘、急功近利的怒吼、失去耐心的暴躁要來的快,來的有效,來的效果更為直接。

每次女兒有這樣的趨勢時,我都會和老師提前溝通,讓老師用一種溫和的循循善誘的方式給孩子正確的訓練方法的指導。

老師的讚美和要求一起提出來的時,對孩子特別實用,特別受用,效果也自然是極好的。

四、讓孩子自己感受對比,自己得出結論

這一點挺難,比如女兒有一段時間特別求快,導致的結果是一首曲子中有若干的錯誤,且她還將這種錯誤的彈奏方法演繹成正確的。

後來她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一首比較難的曲子改正過來,或者即使是現在,她還在為那首曲子的而耿耿於懷。

是的,就是得讓他們有這樣的犯錯經歷,她才會意識到,在最初進行練習時,認真嚴謹的重要性。

如今,當她再開始在練習的初期就開始追求快的時,我就會用那首讓她刻骨銘心的曲子來提醒她。

“你又想用一星期來學會一首錯的,用一個月來改正嗎?”

然後她就會慢下來,慢慢的,心平氣和的,順其自然的!

這些話都可以通過老師的嘴講出來。

這樣的效果比我們循循善誘、急功近利的怒吼、失去耐心的暴躁要來的快,來的有效,來的效果更為直接。

每次女兒有這樣的趨勢時,我都會和老師提前溝通,讓老師用一種溫和的循循善誘的方式給孩子正確的訓練方法的指導。

老師的讚美和要求一起提出來的時,對孩子特別實用,特別受用,效果也自然是極好的。

四、讓孩子自己感受對比,自己得出結論

這一點挺難,比如女兒有一段時間特別求快,導致的結果是一首曲子中有若干的錯誤,且她還將這種錯誤的彈奏方法演繹成正確的。

後來她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將一首比較難的曲子改正過來,或者即使是現在,她還在為那首曲子的而耿耿於懷。

是的,就是得讓他們有這樣的犯錯經歷,她才會意識到,在最初進行練習時,認真嚴謹的重要性。

如今,當她再開始在練習的初期就開始追求快的時,我就會用那首讓她刻骨銘心的曲子來提醒她。

“你又想用一星期來學會一首錯的,用一個月來改正嗎?”

然後她就會慢下來,慢慢的,心平氣和的,順其自然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