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萬不能放縱孩子做5件事

對孩子如下的幾種行為, 一定要及時制止, 絕不能手軟, 更不能把寬容演變成縱容。

不能放縱孩子的5件事

1、得不到就動手

孩子們在玩沙子, 其中一個想搶小夥伴的玩具推土機, 未果, 一口就咬向對方的小手。 結果, 推土機如願到手。 》》寶寶的5大壞毛病可以不管 寶寶必須糾正的12種壞習慣

達標做法:

對咬人的孩子, 父母一定要嚴肅批評, 讓他知道, 咬人是不對的, 已經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 必須親自道歉;同時, 讓他明白, 小朋友如果不願意把玩具借給自己玩, 他應該學會接受這種不如意。

除了批評和講道理,

Advertisiment
一定的懲罰必不可少, 並將與懲罰相反的待遇呈現在他眼前:呵護和安撫被咬的孩子。 從而令孩子懂得, 攻擊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 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進而自覺摒棄攻擊性行為。

2、順手牽羊

孩子給你看一雙袖珍水晶鞋, 告訴你那是從小朋友家的地上撿的。

達標做法:

立即帶孩子歸還物品, 讓他親自道歉:“對不起, 我把你的東西拿回家玩了, 現在還給你, 請原諒。 ”借助“物歸原主”的過程, 讓孩子學會勇於承認錯誤。

3、4歲的孩子沒有“物權”概念和所屬意識, 自認為喜歡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 對此, 父母千萬不要採取“下不為例”的態度。 記住那句古話: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

3、見了玩具就走不動

在超市, 你拒絕買芭比娃娃,

Advertisiment
女兒卻緊緊地抱著不放, 任你怎麼解釋也不鬆手, 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寶寶最討厭的10種教育態度 寶寶成長最怕父母做8件事

達標做法:

對孩子表明你的態度:今天不買玩具, 因為前不久剛剛買了一套芭比娃娃。 如果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 無理取鬧, 不妨置之不理, 繼續選擇其它物品, 或者佯裝離開, 任其坐在地上哭。 妥協是不明智的, 否則孩子的任性將變本加厲。 等孩子冷靜之後, 通過講道理或講故事等方式, 使之明白, 懂事的孩子招人喜歡, 撒潑、哭鬧的結果是什麼也得不到, 而且令人討厭。

4、該睡不睡

晚上10點該睡覺了, 孩子卻把娃娃和毛絨玩具攤到床上。

達標做法:

指指牆上的卡通掛鐘, 示意孩子到就寢時間了, 告訴他按時休息才能保證第二天去幼稚園不遲到。

Advertisiment
沒有一個孩子會主動上床, 他們永遠沒玩夠。 如果父母允許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晚睡, 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難以養成。 所以, 無論孩子找什麼理由, 父母都要想辦法拒絕。

5、用謊言掩蓋事實

8歲的孩子施展“武功”, 將花瓶摔得粉碎。 當媽媽問起這事, 他卻說的家裡的貓幹的。

達標做法:

鼓勵孩子說實話:“告訴媽媽, 到底怎麼回事?摔了花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敢承認。 媽媽喜歡誠實、勇於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孩子。 ”以此打消孩子的顧慮, 鼓勵他說出真相, 並在第一時間“擁抱”他、表揚他。

6、7歲以上的孩子明知說謊不對, 卻為了逃避懲罰而為之。 如果你相信他的話, 或者即便不信也不予追究,

Advertisiment
就等於助長了這一惡習, 以致他在謊言的泥潭裡越陷越深。

愛孩子的注意事項

1、不要讓孩子依賴成性

父母給孩子的愛愈多, 他對父母依賴性也愈強, 愛本來發自天性, 但父母不能讓他自覺是溫室裡的一朵小花, 每一秒鐘都需要愛的滋潤, 沒有父母跟在身邊就仿佛失去行為的指標, 這不算溺愛, 但卻愛得不得法, 也愛得缺乏深度。

2、不要讓孩子永不知足

享受太多的人, 往往不懂得享受所應該付出的低價, 使他在定型的生活滿足感中, 追求永無止境的物欲享受, 做父母要給子女一種有限度的享受, 使他知足, 知止, 知其所應為。 世界不能沒有你我他。

3、不要讓孩子太愛自己

從小讓孩子養成自私心理, 長大後容易不合群,

Advertisiment
所以必須讓孩子曉得這個世界是屬於大家的, 他只是這個世界中的一份子, 他愛自己, 更要愛人, 基本上, 至少要對兄弟姐妹, 充分發揮手足之情。

4、不要讓孩子孤僻成性

太孤僻的孩子不僅不合群, 而且會形成“自閉症”, 使自已孤立於團體之外, 造成偏激和反社會的心理衝動。

5、不要讓孩子老氣橫秋

孩子永遠是一個孩子, “小大人”不會討人喜歡, 過於精明的孩子常常出現老氣橫秋的態度, 日久會影響他健全的人格發展, 不得不嚴加糾正。

6、不要讓孩子若有所失

孩子的心太純也太美, 他容不下太多失落感, 他希望相信這個世界, 獲得更多富足的愛和溫馨, 如果任他終日沉浸在“若有所失”的生活裡, 將會痛苦萬分, 難以適應而失卻童雅的天真和赤子之情。

7、不要讓孩子沒有明天

佛蘭克林說:“一個今天值兩個朋友。”約翰雷卻說:“今天是過去的終結,未來又是今日的創始。”所以,今天固然重要,但明天也值得重視,因為沒有明天的人,也沒有展望,沒有展望的人,也不會有鬥志,做父母的要鼓舞子女如何去把握今天,創造明天,使連續不斷的今天和明天,串連成一個完美的生命。

結語: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中不僅要包含理智與寬存,更應鬆緊有度,要為兒女們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清楚的界限,使他們的行為有章可循,學會忍受一時的不舒服、煩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

7、不要讓孩子沒有明天

佛蘭克林說:“一個今天值兩個朋友。”約翰雷卻說:“今天是過去的終結,未來又是今日的創始。”所以,今天固然重要,但明天也值得重視,因為沒有明天的人,也沒有展望,沒有展望的人,也不會有鬥志,做父母的要鼓舞子女如何去把握今天,創造明天,使連續不斷的今天和明天,串連成一個完美的生命。

結語: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中不僅要包含理智與寬存,更應鬆緊有度,要為兒女們在“可以”和“不可以”之間劃一條清楚的界限,使他們的行為有章可循,學會忍受一時的不舒服、煩心事,甚至忍受必要的痛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