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萬別讓你的寶寶變成“宅寶寶”

幼兒“宅居”可能由於以下幾種原因:

冬天過後, “小宅男”多了

林女士的兒子晨晨今年才2歲, 卻成了標準的“小宅男”。 “他剛學會走路的時候在家裡根本待不住, 不管有多少玩具, 總是嚷嚷著讓奶奶帶自己出去玩, 但是因為冬天天氣冷, 基本都不帶他出去, 他卻迷上動畫了, 動不動就往電視前一坐嘴裡囔囔著‘看少兒節目’, 一個小時不帶動的。 ”剛開始時我們覺得難得清靜, 他也難得那麼“乖”, 就任著他了, 現在卻賴在電視跟前了, 讓他出去玩竟得哄著了。

電視電腦誘惑多

當大人忙活著遊戲時, 殊不知家裡的小寶貝也跟著迷戀上了這些帶點“刺激性”的遊戲。

Advertisiment
邱先生的女兒才5歲, 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遊戲帳號, 每當從幼稚園回來或週六周日, 她也加入了“搶電腦”的行列, “爸, 快點啦, 我的菜快熟了, 別讓人偷了……”就連出去玩也想著她“地裡的菜”, “不一會‘菜’就熟了, 我不出去玩……”儼然成了比我們大人還敬業的“菜農”。 “除了電腦, 電視上正在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新版西遊記》等, 各台輪番播, 孩子看幾遍都不覺得煩。 每次讓她去跟樓下的小朋友一起玩時, 她就回一句‘我哪有時間出去玩啊’, 無語了。 ”邱先生苦笑道。

“宅居”父母影響大

因為平時的工作壓力大, 很多年輕父母的週末都選擇了“宅居”, 週末睡到自然醒, 玩遊戲玩到手酸是他們一直盼望著的生活狀態,

Advertisiment
甚至有的家裡夫妻兩人各有一台電腦, 互不干涉。 除非家裡有老人給照顧孩子, 不然有的年輕父母只求孩子也能像自己一樣找到“宅居”的樂趣, 看動漫書也好, 玩玩具也罷, 只要乖乖待在家裡不嚷著出去, 不打擾他們的休息就可以了。 這種生活狀態的父母自然造就了許多像他們自己一樣的“小宅男”。

孩子忙充電, 玩伴不好找

“我的孩子上幼稚園中班了, 特別喜歡在幼稚園跟小朋友一起玩, 週末都不想在家, 院裡的小朋友週末都去興趣班學習了, 給他報小提琴班他還不想去, 現在孩子週末很少出去, 即使出去也待不了多長時間覺得沒趣就回家了。 ”周女士說到。 為了改掉孩子的“宅居”生活, 周女士現在在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戶外運動的興趣,

Advertisiment
帶他到泉城廣場看小朋友們放風箏、溜旱冰, 到泉城公園踏青等, 還跟幾個有孩子的同事約好了, 週末經常舉辦家庭聚會什麼的, 豐富孩子的週末生活。 “現在感覺孩子充實多了, ‘小宅男’的帽子基本已經摘掉了。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