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分娩時刻>正文

半臥位分娩方式

1

1 臨床資料

以我院1999年4月—1999年10月住院陰☆禁☆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單胎頭位初產婦160例作為觀察對象, 采用隨機原則將160例初產婦分為兩組, 即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各80例, 兩組產婦骨盆內外徑測量無明顯異常, 無嚴重合并癥和并發癥, 產婦年齡、孕周、胎兒大小、臨產狀態等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

2 方法

2.1 觀察組:產程進入活躍期, 即宮口開大3cm時讓產婦側臥或仰臥于25度~30度的產床上(產床角度根據宮縮強弱、先露高低、產婦習慣選擇)。 宮口開全后可調整產床角度, 一般床頭抬高35cm左右, 對先露處在s=0位或s=+1位產婦或恥骨聯合偏低的產婦,

Advertisiment
將雙腳踩在比床高出20cm的蹲腳架上, 宮縮時盡量使雙側髖、膝關節屈曲, 大腿盡可能貼近腹部外展[1], 雙手緊抓住手把用力向下屏氣。

2.2 對照組:產程中產婦采取平臥或側臥于床頭抬高10度的產床上, 第二產程中雙下肢屈膝支撐比床高出3cm腳踏板處, 雙手緊抓手把用力向下屏氣。

表1 兩組產婦年齡、孕周、胎兒體重比較(x±s)

組別 例數 年齡(歲) 孕周(周) 胎兒體重g

觀察組 80 25.8±2.4 39.5±2.2 3 105.6±398.6

對照組 80 26.2±1.8 39.1±1.9 3 190.4±356.2

u值 1.19 1.23 1.40

p >0.05 >0.05 >0.05

3 結果

. 1 兩組產婦產程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產程比較(x±s)min

組別 例數 活躍期 第二產程

觀察組 80 126±45 43±24

對照組 80 137±66 61±35

u值 1.23 3.79

p >0.05 <0.01

3.2 觀察組產婦第二產程延長2例, 產鉗助產5例, 產后出血3例, 新生兒窒息apgar評分<7分4例。

對照組第二產程延長6例, 產鉗助產8例, 產后出血3例, apgar評分<7分5例。 經χ2檢驗無統計學意義(p>0.05)。

Advertisiment

4 討論

4.1 順利分娩的三大因素:產力、產道、胎兒之間有著彼此影響、適應、代償的關系, 在分娩過程中三者間不斷地發生著動態變化, 骨盆和胎兒大小是不變因素, 而胎頭位置和產力是可變因素。 生理狀態下孕晚期婦女骨盆傾斜度為55度~60度。 半臥位的傾斜角度與骨盆的傾斜角度相近, 使胎軸與產軸保持一致, 有利于胎頭入盆、下降。 胎頭下降入盆受產道不同平面和盆底軟組織阻力的影響, 半臥位式分娩使產道向下拉直, 降低盆底軟組織對胎頭下降時的阻力, 使胎兒在產道中順應性增大, 容易順產道娩出。

4.2 第二產程取膀胱截石位, 雙腳踩在產床腳架上, 雙側髖、膝關節屈曲, 使大腿盡可能貼近腹部并外展, 使恥骨弓上抬,

Advertisiment
改善骨盆徑線, 提供寬大的分娩空間[3]。 加上子宮收縮力和腹肌收縮力協調作用于胎先露, 使胎先露對宮頸的內壓力增強, 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 在相同條件下, 人體半臥位肌肉收縮力較平臥位強, 應激狀態下, 肌肉收縮暴發力更為突出。 因此, 適當舒適體位, 可增加腹肌、盆底肌、子宮平滑肌、四肢肌群的收縮力(產力).
總之, 半臥位分娩符合產道生理, 加大了胎兒向下向外的重力, 協調了母嬰共同完成分娩過程的整合性, 加快了胎兒娩出時間。 第二產程時產婦的雙下肢和足均有著力點, 腹壓運用集中有效。 而對于先露偏高或恥骨聯合偏低的產婦, 雙腳踩在腳架上, 短期內產婦會陰膨隆, 肛門松弛, 可使胎兒順產道娩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