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卡介苗的異常反應

(一)淋巴結炎。

1、臨床表現:(1)卡介苗接種後同側局部淋巴結腫大超過1cm或發生膿瘍破潰, 淋巴結可一個或數個腫大。 (2)分泌物塗片檢查可發現抗酸桿菌, 培養可陽性, 菌型鑒定為卡介苗株, 淋巴結組織病例檢查為結核病變。

2、處理:(1)可局部熱敷。 若局部淋巴結繼續增大, 可口服異煙肼或加用利福平。 早期也可手術切除。 (2)膿瘍有破潰趨勢, 應及早切開, 用20%對氨基水楊酸油膏紗條或利福平紗條引流。 若膿瘍自發破潰, 用20%對氨基水楊酸軟膏或利福平粉劑塗敷。

(二)骨髓炎: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種罕見的併發症, 其發生率在世界範圍估計為0.39/100萬。

Advertisiment

1、臨床表現:本病好發部位以四肢長骨, 尤以股骨、脛骨、骨骺及股骨頸為多見, 可單發也可多發, 有的病例可形成膿腫。 呈慢性良性過程, 症狀一般輕微, 可有輕度發熱、病變部位腫脹、輕度疼痛與功能障礙, 患兒全身健康狀況良好。 卡介苗骨髓炎需手術得到細菌學與病理學證實。

2、處理原則用INH和RFP治療, 療程至少6個月。 因為卡介苗菌株對吡嗪醯胺存在天然耐藥性, 故聯用時不加吡嗪醯胺。

(三)卡介苗接種差錯, 接種卡介苗時將皮內接種誤種皮下或肌肉事故, 以及超劑量接種引起的反應最為多見。

1、臨床表現:(1)接種局部在2~5天內出現紅腫, 以後發生硬結, 發展成中心軟化、破潰而成膿腫。 接種部位同側腋窩、鎖骨下可伴有淋巴結腫大。

Advertisiment
(2)可有體溫升高, 伴有乏力、煩躁、食欲減退, 個別兒童肺部可聞及幹性或濕性羅音。 (3)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加和肺異常陰影, 但極少引起肺部結核。

2、處理:(1)全身治療①口服異煙肼, 兒童8~10mg/kg, 1次頓服, 每日總量不得超過300mg, 至局部反應消失。 同時口服維生素C、維生素B6,以減少異煙肼反應。 如在服異煙肼的同時加服利福平, 則效果更好。 ②反應嚴重者可肌肉注射異煙肼, 兒童每天40~60mg/kg, 分1~2次注射, 療程1個月。 (2)局部治療①立即異煙肼50mg加于0.5%普魯卡因溶液中, 作局部環形封閉, 每日1次, 連續3天后改為每3天1次, 共計8~10次。 ②已發生潰瘍者, 在用異煙肼液沖洗後, 再用異煙肼粉撒於潰瘍面, 並可用時用利福平有廣譜抗菌作用。

(四)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是卡介苗接種極罕見的併發症,

Advertisiment
發生率在在世界範圍估計為0.18/100萬。 在國內外報導的因播散性卡介苗病死亡的患者中, 絕大多數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症、聯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病及細胞免疫缺陷病, 極少數免疫功能正常, 稱特發性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可能存在潛在的免疫疾患。

1、臨床表現:卡介苗接種後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破潰、癒合慢、同時合併全身淋巴結結核、肺結核和/或肝脾結核、腹腔結核和/或腦膜炎等其它部位結核。 一般表現長期發熱、體重下降或不增、易合併機會性☆禁☆感染。 診斷依賴于體液標本培養有結核桿菌生長, 組織活檢可查到結核桿菌和結核病變, 菌型鑒定為卡介苗株。

Advertisiment

2、處理原則聯合抗結核治療, 一經發現, 轉上級有關醫療單位診治。

您還可以點擊瞭解更多卡介苗相關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