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危機四伏要當心!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回事有6因

“寶寶白天吃奶, 活動, 睡覺還好好的, 可是一到半夜入睡後, 就會突然間抽搐不停,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嚴重嗎?”新生兒寶寶睡覺時抽搐這是嬰幼兒時期的寶寶經常有的狀況, 這可能是寶寶入睡後被什麼巨大的聲音所嚇到而導致的。

但是, 如果當寶寶入睡後抽搐的情況頻繁發生時, 媽媽們就要當心了, 這可能預示著寶寶的健康出了問題。 下面,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新生兒寶寶的護理小課堂, 看看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回事, 導致新生兒睡覺時抽搐的原因是哪些吧。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回事

Advertisiment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回事

新生兒抽搐是大腦功能暫時性紊亂的一種表現, 新生兒的大腦皮層發育尚未完善, 所以四肢活動主要靠皮層下中樞來控制, 因而會出現四肢不自主、無目的的抖動。 隨著大腦皮層發育的逐步成熟, 孩子四肢活動的“控制權”也逐步由皮層下中樞轉移到大腦皮層, 四肢的這種不自主抖動亦逐漸消失。

如突然聽到聲音後, 出現全身肌肉的抖動;由睡眠轉為清醒時出現的突然驚動, 這些都很正常。 除了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動外, 更多見的如眼球震顫、雙眼凝視、反復眨眼、高聲尖叫、面肌顫動、前臂來回擺動等均是抽痙的表現。 也有部分新生兒表現為呼吸暫停、面色紫紺。

這個時候, 家長無需過於緊張,

Advertisiment
只要用手輕輕按住他身體任何一個部位, 就可以使他安靜。 沒有裹包被的新生兒, 只要扶住他的雙肩或抱在你的懷中, 也可以使他安靜下來。

不過如果寶寶睡覺抽搐過於頻繁, 這可能是因為寶寶缺鈣或者腦損傷引起的, 家長需要引起注意, 及時給寶寶補鈣或去醫院檢查治療。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的症狀

症狀一, 全身強直性抽搐:

全身肌肉強烈收縮, 間歇性抽搐, 身體向後彎曲成弓型;眼神呆滯或眼球上翻, 神志不清。

症狀二, 局限性抽搐:

只有部分肌肉發生抽搐現象, 如面部, 身體一側, 手指, 腳趾等。 和全身強直性抽搐類似, 局限性抽搐也伴隨有眼神呆滯或眼球上翻, 凝視, 眨眼, 神志不清等現象。 時間可持續短則幾秒或十幾秒,

Advertisiment
長則幾分鐘。 偶有可持續30分鐘以上者, 稱為驚厥的持續狀態。

症狀三, 高熱驚厥:

半歲到4歲的兒童多見, 發病時間極為短暫, 並可快速恢復神志。 一般來說, 一次發熱只會抽搐一次(多在發熱的早期出現), 熱退後大約一星期可以恢復正常。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的原因分析:

【家族遺傳】

出生數天內發生, 頻率比較高但是一般狀況不嚴重, 大多數病例在未來數周至數月內不治自愈。

【代謝異常】

比如, 低血糖(出生3日內多見), 低鎂血症, 低鈣血症, 低鉀血症:維生素B6缺乏;膽紅素代謝異常, 氨基酸代謝異常, 高酮酸血症等, 可能導致新生兒持續地抽搐。

新生兒睡覺時抽搐怎麼回事

【顱內疾病】

(1)腦組織缺血缺氧:該原因造成的抽搐占所有病例的2/3,

Advertisiment
發病一般集中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內;

(2)顱內出血:這類原因導致的驚厥和抽搐一般發生在出生後2-3天;

(3)腦梗阻:以動脈梗阻為常見, 容易在新生兒降生後4天出現。

【藥物中毒或副作用】

服用興奮劑過量;服用過大劑量的抗哮喘藥物(如茶鹼類);有機磷農藥中毒等, 都有發生抽搐的可能。 另外, 在孕期內使用麻醉類藥物或抗癲癇藥物等, 會透過胎盤屏障影響到胎兒。 寶寶出生後, 就不再得到藥物, 從而發生撤藥反應:降生後的驚厥與抽搐, 並大多在1-2天內恢復正常。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良或畸形】

當寶寶有腦積水, 或頭顱發育畸形, 腦功能不全時, 有可能引發抽搐現象。

【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 如腦膜炎, 腦膿腫, 敗血症, 破傷風等,

Advertisiment
均可以造成寶寶抽搐。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破傷風在發生抽搐的同時, 一般會出現牙關緊咬的現象。 如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就已經安生了感染, 一般會在出生3天后發生驚抽搐;如寶寶出生後發生了感染, 往往在1周後才會出現類似現象。

【其他原因】

另外, 高血壓, 紅細胞增多等, 都可能導致寶寶抽搐。

小編的話:引起新生兒睡覺時抽搐的原因, 居然有這麼多, 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入睡後抽搐的狀態來進行判斷。 當寶寶抽搐的行為頻繁發生, 且症狀嚴重時, 媽媽們就需要當心了, 如果家族有這個遺傳病的話, 那很有可能就是遺傳所尋到的。 還可能是因為代謝異常, 感染, 藥物中毒或者藥物副作用, 或者其它的原因所導致。 總之,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後,即時就醫就錯不了。

總之,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後,即時就醫就錯不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