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優秀的寶貝竟然是陪出來的!

你每天都有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嗎?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通常都會做什麼呢?

你知道孩子“想要”什麼?

一項“家庭教育大調查”顯示, 60%的家長每天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仍然有4個小時左右。 親子共處時, 最常從事的活動是:35%的孩子在看電視, 25%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 剩下的則是其他, 如遊戲等。 家長每天和孩子說話的時間, 則縮短在半小時以內, 而且說的內容多是“教導性”的。

在這種情況下, 家庭教育出現了“想要”和“需要”之間的落差, 家長最想要的是:孩子功課棒、才藝佳、聽話又乖巧。 所以爸媽花時間與精力最多的,

Advertisiment
還是處理“課業與升學的壓力”、“孩子學習的狀況”等問題;然而對孩子最希望與爸媽分享的“心情和情緒”, 家長卻關注得不多。 因此, 現在很多孩子的心願就是:爸爸媽媽能多和他們說說話, 而不是總問:“你今天的功課完成得怎麼樣?”“今天你學會什麼了?”

陪伴孩子, 從小開始

從孩子很小開始, 父母的陪伴就必不可少!嬰兒在滿月之後, 醒著的時間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他已經非常樂意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了。 雖然此時此刻他還是個“被動”的小傢伙, 但也是各項能力發展非常迅速、非常重要的時期, 正需要家長的主動引導和啟發。 如果這個時候總是讓寶寶一個人呆著, 作為家長的你不能給寶寶適度的刺激, 寶寶的腦袋裡只能是一片空白。

Advertisiment
所以, 千萬不要忽視陪伴對於自己寶寶的教育意義, 家長就是工作再忙, 也不能以忙碌為藉口逃避和寶寶在一起。

學會陪伴, 甜蜜成長

父母的陪伴, 對孩子一生的成長影響都非常大。 父母們常常需要學習的一點是:如何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 帶著孩子一起甜蜜地成長?

也許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 家長會犯一些錯誤, 但是只要及時修正這些錯誤, 仍然會是孩子的好父母。 孩子有時候會不太聽話, 家長需要在火冒三丈之下, 按捺住自己躁動又疲憊的情緒。 即使在百忙之中, 家長也要努力擠出一些專屬於孩子的時間, 陪伴孩子玩耍或傾訴;當孩子在你的身邊調皮搗蛋的時候, 偶爾有些令人驚喜的表現時,

Advertisiment
更要及時給予安慰和鼓勵。 千萬不要以各種理由或藉口, 將孩子丟給長輩及保姆自己就玩“失蹤”, 要知道父母的愛和引導是任何人也沒辦法替代的。

陪伴, 要擠時間, 要有品質

家是孩子良好人格養成的搖籃,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重要基礎。 尤其是學齡前的階段, 是孩子人格的養成的重要時期, 家長們千萬不能忽視與孩子共同成長。

事實上, 陪伴著孩子, 大人們似乎又能看見自己小時候的影子, 勾起那些生命的初始階段最溫馨美好的回憶;而在陪伴孩子一天天成長的過程中, 孩子也會教導我們一些東西, 如那些最純真的愛和溫情……

雖然雙薪家庭的父母常常在“跟時間賽跑”, 有時忙到回家時, 已是明月高掛,

Advertisiment
甚至孩子已經睡眼惺忪, 然而, 聰明的父母仍能擠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如和孩子聊聊天, 分享他的心情、心事。 即使你能陪伴孩子的時間真的很短, 但只要注重品質, 仍然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得到父母的愛與關懷的時候, 孩子的穩定情緒與自信心就會持續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