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慌!如果你的孩子撒謊了, 那是非常正常的!
在1989年的一次經典研究中, 新澤西醫科大學的研究者把一群3歲的小孩帶進一個安裝了隱藏攝像頭的房間。 研究者們告訴孩子門, 他們會放一個“驚喜玩具”在桌子上, 要求孩子們不可以偷看這個玩具。 然後研究者離開了房間。 每當發現孩子偷看(絕大多數孩子都這樣做了), 他們就會回到房間, 問孩子有沒有偷看。 結果, 有38%的孩子撒了謊, 說他們沒有偷看玩具。 2002年, 就孩子撒謊的現象研究了20年的李康教授團隊又做了一次類似的實驗, 結果發現:2歲孩子中, 就有30%會撒謊,Advertisiment
如您所見, 每個孩子都可能會撒謊。
不僅是你家孩子會, 連隔壁老劉家、同事小李家的孩子也說過。
其實, 孩子撒謊是有原因的
哈佛大學兒科學榮譽教授, 96歲高齡的貝裡醫生研究發現:撒謊是孩子必經的一段成長敏感期, 就像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啃手, 我們不能說他不衛生, 在手的敏感期亂丟東西, 我們不能說他搞破壞, 撒謊敏感期只是孩子自我認知、自我實踐的一個階段。
撒謊敏感期的到來, 標誌著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 三歲的孩子開始廣泛地跟人互動, 孩子開始發現別人內心想的東西跟自己是不一樣的, 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別人不知道, 別人知道的東西自己不知道。Advertisiment
但孩子似乎對此樂此不疲, 尤其是撒謊成功後, 會萌生出更大熱情。 他漸漸感受到自己是獨立的、與眾不同的存在, 並很享受這種成長的成就感, 並以此舉一反三。
撒謊標誌著孩子具備一定的心理技能孩子說謊並不意味著他們在走上歪路, 正相反, 說謊標誌著他們正在發展重要的心理技能。
因為要想成功能夠騙到對方, 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學會說謊需要有2個前提, 1是必須能夠區分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什麼是我知道, 你不知道的。 2是有足夠的執行能力,Advertisiment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員們發現:在撒謊敏感期, 孩子嘗試著如何組織更有說服力的語言, 營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 編織更合理的幻境, 以構造出成功謊言。 在這個階段裡, 孩子的語言表達、邏輯推理、自我控制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如果他已經撒謊了, 怎麼辦?一次, 泡泡賴在床上就是不起床, 捂著頭眯著眼睛說:“媽媽, 我感覺頭好暈。 ”我摸了摸他腦袋, 然後問他:“是嗎?那要不要送你去醫院。 ”他搖了搖頭說:“我覺得多躺會就好了。 ”“那好吧, 那你好好休息吧!好遺憾, 本來我還準備帶你去遊樂園玩,
Advertisiment
如果說謊是為了逃避責罰, 那性質就另當別論了。
家長識破孩子的謊言後, 必須讓孩子學著承擔一定後果, 這樣他們才會意識到利己與損人之間的界限,不會讓撒謊成為解決問題的下意識選擇。 比如說:孩子將手機摔碎了, 卻說是狗狗幹的, 這時你既要指出孩子破壞物品,Advertisiment
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給予理解和正面引導,從而幫孩子順利度過敏感期,讓他擁有實事求是的理性人格,並引導孩子將他的心理技能和表達能力用在更有價值的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