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到孩子入園時

孩子入園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件大事。 可是面對人生第一次重大考驗,有些孩子常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的情況,讓家長們痛苦又無奈。

但是我的女兒妞妞入園時沒哭沒鬧,也沒生病和抵觸。 許多媽媽對此驚奇不已,問我有什麼絕招妙計。 其實,我一直都很注意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而在孩子即將入園前,我還結合實際情況做了一些特別準備工作——

幼稚園的良好過渡 親子園給孩子們提供一個玩樂遊戲的場所,開發智力、寓教於樂,這些年輕的父母都已認識到了,但如何充分利用親子園為孩子上幼稚園做良好的鋪墊和過渡,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意識到的。

Advertisiment
妞妞兩歲後開始上親子園,剛開始我讓妞妞依坐在我身邊,幫助妞妞完成各項課堂遊戲和作業。

但在妞妞日漸喜愛和熟悉親子課後,我便儘量減少參與課堂活動。 再後來,我就故意坐得離妞妞遠一點,甚至乾脆站在一邊遠遠地觀望,以給妞妞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我常藉口打電話、上廁所等理由中途離開。 起初妞妞不適應,慢慢地就習慣了沒有媽媽的陪伴。 有過獨立上親子園的體驗,妞妞上幼稚園時很快就適應了。

熟悉幼稚園的環境 閒暇時,我經常帶妞妞在幼稚園外觀看小朋友們做操和遊戲,在觀看時,我對妞妞說:“這個小朋友比你還小就上幼稚園了,真勇敢!”“小朋友們在一起做遊戲多高興啊,還能坐大滑梯呢!” 激發孩子上幼稚園的願望。

Advertisiment

而入園前,在幼稚園允許的情況下,我還陪同妞妞一起參觀了幼稚園,介紹了幼稚園的室內環境、戶外環境及幼稚園的人員,告訴妞妞幼稚園會擺放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的玩具,來了幼稚園就可以玩這些玩具;幼稚園的操場是小朋友遊戲的地方,小朋友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盡情地玩耍……通過參觀活動,有效解除了妞妞對幼稚園的陌生感。

感知幼稚園的活動 妞妞有過上課的體驗後,我增加了一個“老師學生”角色扮演的親子遊戲。 開始都是我扮演老師,妞妞和妞爸扮演學生,內容也主要是重溫親子課的遊戲、兒歌等。

Advertisiment

慢慢地,我開始有意識地增加了幼稚園裡的一些內容:比如認真聽老師講故事、不打擾老師和同學、排隊玩玩具等。

隨著妞妞表達能力和表演欲望的增強,她常常主動提出要扮演老師,這時我和妞爸故意扮演兩個調皮的學生,不好好吃飯、大聲爭吵、上廁所不排隊,讓妞妞一一糾正。 在這種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中,妞妞逐漸對幼稚園的活動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

有小夥伴更開心 孩子入園時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心裡肯定會有抵觸情緒,於是我萌生了給妞妞找個她熟悉的小夥伴一同入園的想法。 用心一打聽,社區裡有個差不多大的孩子正有入園的打算。

正如我預想的那樣,他們兩個入園後因為有自己熟悉的夥伴兒,自然減少了許多不安和恐懼,很快就適應了幼稚園的環境,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鬧。

Advertisiment

當然,每家的實際情況各有不同,但我相信:只要家長用心,提前為孩子入園多做一些有針對性的準備工作,讓孩子快樂入園絕不是奢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