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發現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早產兒
病案1

牛牛是個早產兒, 出生時體重還不足2000克, 醫生把他放在保溫箱里十多天才讓抱回家。 一家人望著弱小的牛牛愁眉不展, 只有奶奶胸有成竹地說有苗不愁長, 孩子很快就會壯如牛, 為此起名叫“牛牛”。

牛牛在家人的精心呵護下, 果然不負眾望, 出落得白白胖胖, 人見人愛。 可是, 牛牛到了6個月還不會翻身。 奶奶說, 牛牛身體太胖, 所以翻身晚。 可牛牛到了10個月時身體還不能坐起來, 也不會爬, 見到什么東西也不會去抓。 媽咪有些著急, 要帶去醫院檢查。 奶奶卻說, 用不著大驚小怪, 胖孩子都懶。
Advertisiment


有一次, 媽咪偶然打開電視機。 看見醫生正在講解小兒腦癱的早期診斷。 醫生告訴家長的話使媽咪再也坐不住了, 當天下午就帶著牛牛去了醫院。 經過仔細檢查, 牛牛被確診為小兒腦癱。

病案2

咪咪出生時難產, 發生窒息, 小臉憋得青紫, 醫生搶救半天才哭出聲。 因此, 咪咪在出生后體質一直較弱, 每次吃奶很少, 而且經常嗆奶, 胳膊腿也都軟軟的, 就連哭聲也像小貓似地沒勁。

咪咪到了10個多月了, 既不會坐又不會爬, 翻身也是勉勉強強的。 爸爸媽媽卻認為, 咪咪體質弱, 運動發育晚一些是正常的, 他們并不覺得著急。 可咪咪到了1歲以后, 媽咪勉強扶持她站立時, 她只會用腳尖著地;把她豎著抱時, 她也總是把兩條小腿使勁交叉在一起。
Advertisiment
而且, 咪咪不會像同齡的孩子一樣, 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這時, 爸爸媽媽著了急, 趕緊帶著咪咪去醫院做檢查, 診斷結果是咪咪患有小兒腦癱。

點評:

提到小兒腦性癱瘓這個病名, 很多父母不一定會感到陌生, 但通過以上兩個病案發現, 他們對小兒腦癱卻缺乏一些認識和了解。 由此, 經常發生面對孩子的異常表現會產生很多誤解, 使孩子的病情沒被及早診斷, 及時治療, 留下令人遺憾的終生殘疾。 其實, 小兒腦癱只要及早診治, 患兒會有較好的預后。 因此, 年輕父母最好對小兒腦癱多一些了解。

關鍵詞導讀: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即腦性癱瘓, 是指從母親妊娠期開始到孩子出生1個月之內, 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
Advertisiment
小兒腦癱癥狀多在嬰兒期出現, 一般在6個月左右就會有明顯的異常。 有的孩子在新生兒期即會出現一些跡象, 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和姿勢異常, 常伴有智力障礙、視力異常、聽力減退、語言障礙、癲癇及認知行為異常等表現。

小兒腦癱的發病原因很復雜, 一般認為與妊娠期感染、中毒、理化損傷或早產、低出生體重、產傷、生后窒息、顱內出血以及新生兒期重癥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 其中以早產、低出生體重、生后窒息為主要因素, 但有些患兒根本找不到明確的發病原因。

如果母親在妊娠早期發生較重感染或受到某些理化因素損傷, 最好中止妊娠。 如果孩子是早產兒、低出生體重或生后窒息, 一定要認真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發現問題時及早就醫, 小兒腦癱的治療關鍵是及早診治。

怎樣早期發現孩子患有小兒腦癱?

作為父母, 首先要了解小兒在不同時期的正常生長發育規律, 經常居家測試孩子的運動能力, 并了解小兒腦癱有哪些癥狀。 這樣, 當孩子有了問題時就能及早發現, 及早治療。

1、新生兒期

新生兒期是指出生28天以內的嬰兒。 小兒腦癱在新生兒期一般沒有明顯表現, 不容易被發現。 但如果父母注意觀察, 有些跡象還是可早期發現的。
正常新生兒能力:

* 覺醒狀態時能注視物體, 并追隨物體移動方向, 尤對顏色鮮艷的物體更容易表現出興趣。

* 對光較敏感, 遇到強光刺激會閉眼。 聽力很好, 如在耳邊輕聲呼喚會把頭轉向發聲方向,
Advertisiment
有時還會用眼去尋找聲源。

* 觸覺很靈敏, 尤其是眼、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 觸之即有反應, 會出現眨眼、張口、縮回手足等動作。

* 雖然運動多屬無意識和不協調, 但很愛動, 近滿月的新生兒被抱起時, 頭可維持極短時間直立位, 如把手指或玩具放入手掌心會抓得很緊, 不輕易松手。

* 出生后即有與環境互動、與成人互動的能力, 會追隨大人說話或微笑, 會用哭叫喚起大人的注意。

腦癱新生兒表現:

* 腦癱患兒上述行為能力明顯缺欠, 好像對周圍一切都沒有興趣, 反應性很差, 動作明顯減少, 就連吸吮能力都很差, 經常出現嗆奶。

* 如果請醫生檢查, 還會發現覓食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減弱, 或根本不出現。

貼心小叮嚀:

父母可經常測試一下寶寶的行為能力,看看他們對周圍的反應能力、運動能力等各方面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時及早咨詢醫生。

2、嬰兒期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28天到1周歲的孩子。一般到了嬰兒期,隨著小兒生長發育速度加快,腦癱的許多癥狀陸續表現出來。首先,最容易發現的是運動發育落后,同時還會出現一些異常姿勢或動作,有的孩子出現智力發育落后等表現。民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是對嬰兒時期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

正常嬰兒能力:

* 1-2個月時,仰臥會用腳踢東西,抱起時試圖把頭維持直立,遞玩具時可無意識的抓握片刻。

* 3-4個月時,俯臥能較穩抬起頭,會用雙肘支撐上身,頭可隨意轉動,還可翻身,抱著立起時兩腿已能支撐身體。

* 5-6個月時,仰臥位會常抬起頭和腿,可自如翻身,俯臥時有想爬跡象。能用雙手支撐著坐一會兒,扶立時雙下肢可負重,高興起來就會上下跳動不已,會主動抓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 7-8個月時,自己用手支撐胸腹使上身離開床面,可在原地轉動身體,會用雙上肢向前爬。可獨立坐很久,從坐位躺下,還可扶欄桿站立,由站立位坐下。

* 9-10個月時,可靈活向前、向后爬,能扶床欄桿站立很穩,并能推車行走,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東西。

* 11-12個月時,可獨立站立、行走,會彎腰拾地上東西,能用手捏起硬幣、花生米等小物品,會把手中玩具遞給別人。

腦癱嬰兒表現:

* 腦癱嬰兒運動發育落后,不能達到上述相應月齡孩子具備的能力。

* 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上肢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

* 主動運動少,5個月后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只手去抓取。

* 出現異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正常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還可能出現一些病理反射。

貼心小叮嚀:

經常測試一下孩子的行為能力。嬰兒期是小兒生長發育最迅速、大腦發育最快、代償能力最強的時期。如在這一時期盡早發現異常,進行早期訓練和治療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腦潛力,促進腦組織代償性恢復。

3、幼兒期

幼兒期指1-3周歲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已具備許多行為能力,如有異常很容易被發現。所以,小兒腦癱癥狀在幼兒期較為明顯,容易作出診斷。

正常幼兒能力:

* 1歲時會走路,手指也很靈活,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取小東西,能說簡單單詞。

* 1歲半時能自己蹲著玩,會扔皮球,會爬臺階,可在地上跳躍,會自己進食和用杯子喝水。

* 2歲時能用雙腳跳,可以跑得很穩,手的動作也很準確,能完成簡單的動作,能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的愿望。

* 3歲時能跑能跳,會騎小三輪車,會自己吃飯穿衣,會說歌謠會唱歌。

腦癱幼兒表現:

* 出現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只手去拿東西;

* 出現智力落后、語言發育落后或語言障礙,或有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

* 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

* 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貼心小叮嚀:

幼兒期發現小兒腦癱已不算早期了,父母千萬不要拖延,最要緊的一定抓緊治療和訓練。治療和訓練越早,恢復得越好。

文/石效平(兒科主任醫師)
本文摘自《媽咪寶貝》

或根本不出現。

貼心小叮嚀:

父母可經常測試一下寶寶的行為能力,看看他們對周圍的反應能力、運動能力等各方面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時及早咨詢醫生。

2、嬰兒期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28天到1周歲的孩子。一般到了嬰兒期,隨著小兒生長發育速度加快,腦癱的許多癥狀陸續表現出來。首先,最容易發現的是運動發育落后,同時還會出現一些異常姿勢或動作,有的孩子出現智力發育落后等表現。民間有這樣一個順口溜,叫做“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是對嬰兒時期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

正常嬰兒能力:

* 1-2個月時,仰臥會用腳踢東西,抱起時試圖把頭維持直立,遞玩具時可無意識的抓握片刻。

* 3-4個月時,俯臥能較穩抬起頭,會用雙肘支撐上身,頭可隨意轉動,還可翻身,抱著立起時兩腿已能支撐身體。

* 5-6個月時,仰臥位會常抬起頭和腿,可自如翻身,俯臥時有想爬跡象。能用雙手支撐著坐一會兒,扶立時雙下肢可負重,高興起來就會上下跳動不已,會主動抓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 7-8個月時,自己用手支撐胸腹使上身離開床面,可在原地轉動身體,會用雙上肢向前爬。可獨立坐很久,從坐位躺下,還可扶欄桿站立,由站立位坐下。

* 9-10個月時,可靈活向前、向后爬,能扶床欄桿站立很穩,并能推車行走,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東西。

* 11-12個月時,可獨立站立、行走,會彎腰拾地上東西,能用手捏起硬幣、花生米等小物品,會把手中玩具遞給別人。

腦癱嬰兒表現:

* 腦癱嬰兒運動發育落后,不能達到上述相應月齡孩子具備的能力。

* 肌張力及姿勢異常,如大腿外展困難、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豎立抱起時雙腿伸直內收、兩腿交叉呈剪刀狀、上肢肘腕關節屈曲及手經常握拳而拇指內收。

* 主動運動少,5個月后仍不能主動伸手抓取自己喜歡的東西,或總用一只手去抓取。

* 出現異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遲消失,而正常保護性反射減弱或不出現,還可能出現一些病理反射。

貼心小叮嚀:

經常測試一下孩子的行為能力。嬰兒期是小兒生長發育最迅速、大腦發育最快、代償能力最強的時期。如在這一時期盡早發現異常,進行早期訓練和治療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腦潛力,促進腦組織代償性恢復。

3、幼兒期

幼兒期指1-3周歲的孩子。這一時期的孩子已具備許多行為能力,如有異常很容易被發現。所以,小兒腦癱癥狀在幼兒期較為明顯,容易作出診斷。

正常幼兒能力:

* 1歲時會走路,手指也很靈活,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拿取小東西,能說簡單單詞。

* 1歲半時能自己蹲著玩,會扔皮球,會爬臺階,可在地上跳躍,會自己進食和用杯子喝水。

* 2歲時能用雙腳跳,可以跑得很穩,手的動作也很準確,能完成簡單的動作,能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的愿望。

* 3歲時能跑能跳,會騎小三輪車,會自己吃飯穿衣,會說歌謠會唱歌。

腦癱幼兒表現:

* 出現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只手去拿東西;

* 出現智力落后、語言發育落后或語言障礙,或有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

* 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

* 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貼心小叮嚀:

幼兒期發現小兒腦癱已不算早期了,父母千萬不要拖延,最要緊的一定抓緊治療和訓練。治療和訓練越早,恢復得越好。

文/石效平(兒科主任醫師)
本文摘自《媽咪寶貝》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