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1~7歲小兒中, 腦癱患病率為1.2%o一2.7%e, 其他類型腦功能障礙患病率亦較高。 腦病治療時間越早, 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后遺癥越小, 但很多父母由于不夠重視或者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對孩子的早期表現沒有留意, 直到出現了明顯癥狀才來就醫, 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寶寶大腦的蛛絲馬跡
曉琳生兒子時已經31歲了, 因為寶寶有點輕度宮內缺氧, 曉琳不得不做了剖宮產手術。 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寶寶, 全家人都倍加呵護。 不知不覺8個月過去了, 寶寶還不會坐, 不會爬, 婆婆說: “有的小孩動作遲, 不礙事的。
Advertisiment
目前我國1~7歲小兒中, 腦癱患病率為1.2%o一2.7%e, 其他類型腦功能障礙患病率亦較高。 腦病治療時間越早, 恢復的可能性越大, 后遺癥越小, 但很多父母由于不夠重視或者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對孩子的早期表現沒有留意, 直到出現了明顯癥狀才來就醫, 以致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其實孩子出生后會出現許多先天的本能行為, 稱為“無條件反射”, 如果缺失或出現異常, 就可能是寶寶患腦病的信號了。
1.吸吮反射只要放點東西進寶寶口中或者按壓齒齦后面的上腭部位,
Advertisiment
2.覓食反射把小寶貝放到床上, 你用手指碰他一側嘴角, 他的小嘴就轉過來;你的手指繞著他的嘴繼續移動, 他也會轉頭追蹤。 這種像小動物覓食的動作, 稱為覓食反射。 覓食反射在出生后3—4個月消失。 不過, 7~8個月大的嬰兒睡眠時也還會出現這種反射。 其意義與吸吮反射相同。
3.握持反射用一個小棒碰新生兒的手掌, 他就會把小棒緊緊抓住。 這種反射在出生后4—6個月消失, 如果繼續存在, 則將妨礙手指的精細動作發育。
4.擁抱反射將新生兒放在桌上,
Advertisiment
5.邁步反射扶住寶寶直立或平躺時, 寶寶的腳掌接觸到什么物體, 他就會做出邁步的動作。 到2—3個月此反射就消失了。 幾個月后再出現邁步動作就跟本能的邁步反射不是一回事了。
Advertisiment
6.巴賓斯基反射 當用火柴棍或大頭針等物的鈍端, 由腳跟向前輕劃寶寶足底外側緣時, 他的驕傲緩地上蹺, 其余各趾呈扇形張開。 此反射最早可在4~6個月的新生兒身上看到, 出生后8~9個月或最遲在1歲半前消失。 因這種反射是由法國神經科醫生巴賓斯基發現的, 故得此名。 兩歲后若再出現此反射, 一般是腦部受損害的表現。
上述反射如果該出現時沒出現, 該消失時沒消失, 則表明腦發育不正常。 如果你覺得孩子某些特征不夠明顯, 不好判斷, 就該請兒科醫生檢查診斷。
除此以外, 小兒的運動發育也有一定的規律, 正常為:2(個月)抬(頭)、4翻(身)、6坐、8爬、10站、周(一周歲)走;運動中的某個項目落后1~2個月就應疑為異常;如果落后2~3個月或多項落后,
Advertisiment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體重低于2500克, 出生前有宮內缺氧或出生時窒息、顱內出血、新生兒期黃疸較重及有其他危重疾病, 都是發生腦病的高危兒。 每個新生兒的父母, 尤其是高危兒的家長, 要特別關注寶寶的神經、運動、智能發育是否正常。 發現異常并不可怕, 只要盡早就醫或進行正確的家庭功能訓練, 寶寶的前途仍然光明。
寶寶的前途仍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