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友誼危機:胖小孩最不受歡迎?

自古以來, 白白胖胖的小孩都是非常惹人喜愛的。 但是現在外國有一項調查研究發現, 寶寶肥胖或許會受到歧視。 這是因為寶寶平時從爸媽看電視節目的吸收到了這種偏見。 那如何才能讓每個寶寶都能獲得純真的有益友誼呢?

大人們都喜歡白白胖胖的寶寶, 圓滾滾身材的寶寶真是十分的可愛, 但是胖寶寶卻不一定討小朋友喜歡喲。

 
胖寶寶遭歧視

4歲寶寶已經開始歧視胖小孩?

英國的一項研究對126名4-6歲兒童進行調查, 研究中3個兒童故事情節都是一樣的, 但主要人物“阿爾菲”的形象卻有區別,

Advertisiment
他分別被描繪成體重正常的男孩、超重的男孩或殘疾男孩。 結果顯示, 肥胖的“阿爾菲”在受訪小孩中極其不受歡迎。 研究者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 孩子們都排斥胖角色。

研究者認為小孩是從父母和嘲笑胖人的電視節目那“習得”了對肥胖的偏見。 一些胖孩子的父母表示, 他們的子女5歲開始就已被社會孤立。

多可憐的胖寶寶啊, 他們在同齡小朋友中享受不到友誼的快樂, 他們多想融入集體圈子, 卻不受歡迎。 家長應該怎樣才能讓寶寶平等對待每個小朋友, 對每個人都熱情友好?

寶寶交友觀不正確怎麼辦?

1、讓寶寶自己選擇朋友

寶寶對其他小夥伴存在區別對待的現象, 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擇友觀在影響著寶寶的待人態度哦。

Advertisiment
一些家長可能不讓寶寶和頑皮的小朋友玩, 或者叫寶寶疏遠那個自私的小夥伴。 其實每個寶寶都有他自己的缺點和閃光點, 讓寶寶和各種類型的同齡人交朋友, 博採眾長, 對寶寶的成長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家長何不放手讓寶寶自己選擇朋友呢?

2、善待孩子的朋友

一些家長對孩子不同的朋友有著明顯的態度差異, 家長若經常插手阻止寶寶的交友, 不但會傷害了寶寶的心靈, 同時對寶寶人際智慧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其實孩子們之間由於相同的愛好、相似的性格而成為朋友, 是孩子天性使然, 他們之間是純真的友誼。 家長不該用成人的標準偏見影響孩子交友, 相反還應該善待孩子的每一個朋友,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建立美好友誼的支持和鼓勵。

 
讓孩子自己選擇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遭遇友誼的挫折

如果你發現你家的胖寶寶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難以融入圈子和小夥伴建立友誼,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擺脫這樣的友誼挫折呢?

1、鼓勵寶寶與人交流

如果你發現寶寶因為自己長得胖被排斥而害怕與人交往的話, 那麼家長就應該先從寶寶的心理層面入手, 幫助寶寶建立自信。 溝通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寶寶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

首先在家人之間的交流, 家長可以多陪寶寶看看電視, 談觀感或者評價演技, 熱烈的討論讓寶寶學會表達自己。 家長還可以在飯後、遊戲、睡覺前用講故事、聊天的方式與寶寶多交流,

Advertisiment
讓寶寶儘量多說。

面對陌生人, 家長鼓勵他們與客人簡單談話, 問問題, 交流的次數多了, 寶寶也就不那麼怕生, 就能夠更從容、自信地與同齡人交往了。

2、父母出手幫助

寶寶似乎很難融入小朋友圈子, 家長可以多帶寶寶去附近的小公園, 儘量創造條件讓寶寶多和小朋友接觸, 可能一開始寶寶會因為受挫而出現退縮行為, 家長可以主動為寶寶牽橋搭線。

比如多和鄰居打交道, 邀請鄰居小朋友到自己家裡做客;鼓勵寶寶和家庭中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暑假的時候讓寶寶參加夏令營, 讓寶寶學會漸漸融入到集體活動中;家長也可以培養寶寶的興趣, 發展特長一方面能夠建立寶寶的自信,

Advertisiment
另一方面在興趣班中寶寶也能夠有機會結識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傳授孩子交往的技能

3、 傳授孩子交往的技能

家長要想寶寶能夠廣交朋友、建立友誼,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傳授寶寶與人交往的技能。 比如分享是其他友誼技巧的基礎, 家長可以鼓勵寶寶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最心愛的玩具, 或者請他們吃美味的點心。 家長應教寶寶學會使用介紹用語、招呼用語、與同伴協商用語、道歉用語等, 寶寶對他人禮貌和善一定能夠贏得小夥伴們的尊重。

家長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愛心行為, 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 鼓勵寶寶上前去扶起他, 時候一定要稱讚他“很棒”, 讓他逐漸學會主動體會他人的感受, 變得更熱情友善。

變得更熱情友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