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怎麼不長記性?”“這麼簡單的事你都做不好!”“看看人家的成績, 同在一個班, 再看看你。 ”
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嘮叨或用其他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語言刺激女孩, 她就會認為父母看不起她, 感到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了傷害, 甚至會產生“我不行”的自我心理暗示, 自信心將會被嚴重削弱。 這些帶有歧視性的話語, 最不應從父母的口中說出。 如果連父母都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還能指望誰看得起孩子呢?又怎麼使孩子充滿自信, 以積極的態度迎接人生的挑戰呢?所以, 不妨放平心態,
Advertisiment
13歲的蕭蕭性格活潑外向, 偶爾也會有點情緒化, 像其他青春期孩子一樣, 她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每逢週末她便會睡個懶覺, 起床了也不疊被, 不收拾屋子, 先抱起小狗到外面去遛狗、曬太陽。
蕭蕭媽媽很注意對女兒的培養, 即便女兒身上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她也從不嘮叨女兒。 媽媽曾多次告訴女兒, 起床後要先疊被子, 把屋子收拾好再做別的事情, 但是蕭蕭似乎從不理會媽媽的這些要求。
這天, 蕭蕭起床以後又去遛狗了, 看著女兒臥室裡的“亂攤子”, 媽媽用理智熄滅了心中的火氣。 待蕭蕭遛狗回來, 媽媽把女兒拉到自己的臥室門前, 煞有介事地像有什麼秘密要告訴女兒似的。 媽媽輕輕地推開了自己臥室的門,
Advertisiment
一段時間後, 蕭蕭形成了起床後, 先把屋子收拾整潔, 再做其他事的好習慣。
女孩的缺點並非像有些家長想像得那樣糟糕, 也並非難以改變, 只要父母能用一種平和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