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口呼吸

什麼是口呼吸

口呼吸是夜間睡眠張口呼吸的簡稱, 造成原因往往是上呼吸道阻塞, 包括鼻竇炎, 鼻息肉, 鼻甲肥大, 腺樣體肥大, 扁桃體肥大等病因, 如不及時治療會造成上頜骨發育不良、牙列發育不齊、唇肌鬆馳、開唇露齒、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狹窄等面容問題。

正常情況下, 我們的呼吸是通過鼻腔完成的。 而對於患有鼻炎、鼻甲肥大、鼻息肉、腺樣體增生、扁挑體肥大等疾病的人, 鼻腔阻塞, 因而只能用口呼吸替代鼻呼吸。 但也有少數人並無鼻腔疾患, 而只是習慣性使用口呼吸。 兒童用口呼吸有嚴重危害,

Advertisiment
家長需要引起重視!

用口呼吸的危害

容易誘發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 分泌物增多, 但咳嗽反射不敏感, 不易及時地排出氣管分泌物, 使其對病菌的抵抗力減弱, 加之經口呼吸時, 空氣沒有經鼻腔過濾而由口腔直接被吸入肺部, 容易誘發口腔疾病和呼吸道疾病。

口腔黏膜乾燥易裂

由於牙弓的改變造成咀嚼肌張力不足, 咀嚼功能可下降, 經常用口呼吸還可使口腔粘膜乾燥易裂, 甚至影響到肺泡組織。 若睡眠時張口呼吸, 危害更大。

用口呼吸導致“腺樣體面容”

這裡需要特別強調一下, 長期用口呼吸會影響面部的正常發育, 影響面部美觀!這將會呈現特殊面容, 表現為張口呼吸,

Advertisiment
鼻翼萎縮, 嘴唇肥厚, 鼻唇溝變淺, 上唇捲曲, 牙列擁擠, 齶蓋高拱, 上前牙前突等。

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在於, 口呼吸影響腺樣體。 由於腺樣體肥大導致面骨發育發生障礙, 表現為牙列不齊, 上切牙突出, 唇厚, 缺乏表情。 正常小兒腺樣體12歲以後才萎縮, 由於反復感染導致腺樣體肥大, 鼻塞而靠嘴張口呼吸, 長期用口呼吸, 氣流衝擊硬齶會使硬齶變形、高拱, 久而久之, 面部的發育會變形。

口呼吸導致的腺樣體肥大怎麼辦?鼻咽部腺樣體堵塞後鼻孔, 不但會導致“腺樣體面容”, 還會繼發鼻竇炎、氣管炎, 頻繁感冒, 長期缺氧會導致發育遲緩。 事實上, 通過較細的鼻內鏡完全可以對小兒腺樣體進行檢查, 非感染期堵塞鼻口2/3以上, 睡眠打鼾3月以上,

Advertisiment
就應該注意了, 還不改善就需要動手術。

如何發現孩子用口呼吸

3-12歲是腺樣體肥大高發期, 小兒感冒後偶爾打鼾不用擔心, 但如果持續加重, 孩子打鼾聲響, 還伴有耳內疼痛、看電視大聲, 就應該及時去醫院耳鼻喉科檢查聲導抗、鼻內鏡, 檢查扁桃體是否肥大,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 避免反復炎症刺激腺樣體及扁桃體增生, 密切觀察孩子是否張嘴呼吸。

臨床檢查時應瞭解鼻呼吸道是否通暢。 最簡單的方法是讓患者閉口, 醫師用食指壓迫患者一側鼻翼, 令其呼氣、吸氣, 同法檢查對側以瞭解鼻呼吸道是否通暢。 此外也可用一塊雙面鏡放在患者鼻孔下1-2分鐘後觀察鏡子的口面和鼻面的鏡面是否有霧氣, 即可診斷患者是否有口呼吸。

Advertisiment

如何糾正兒童用口呼吸

1、接受專科醫師治療 如果寶寶是因為疾病而導致鼻腔阻塞, 而不得不用口呼吸。 那麼就應該鼻咽部疾病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避免鼻源性錯合畸形和顏面異常的發生。

2、睡覺帶特製面紗 對養成張口呼吸習慣的寶寶, 在他晚上睡覺時, 給他戴上一個三層紗布的小口罩, 把鼻孔要留在外邊, 迫使其改用鼻腔呼吸。

3、上下唇、頰肌訓練 每天做上下唇、頰肌訓練。 如反復用上下唇夾一硬紙片並快速抽出, 每日3次, 每次5-10分鐘。 也可上下唇夾住磁卡直至疲勞。

4、經常閉口鼓氣 訓練寶寶經常閉口鼓氣, 例如用吹口哨, 吹小喇叭, 吃棒棒糖, 咀嚼口香糖並吹泡等方式, 並以舌及頰肌運動促進口腔、牙齒的清潔。

Advertisiment

5、在做操或慢跑時, 注意閉口用鼻呼吸 運動過後, 寶寶習慣大口喘氣,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閉口用鼻呼吸, 持之以恆地改變寶寶用口呼吸的習慣。

6、牙齒矯治 對已形成嚴重牙懊畸形的兒童, 應在15歲前及時去口腔醫院施行矯治。 因為, 12~15歲的兒童是頜面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 此時口內已全部換成恒牙, 這時能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痛苦, 產生最好的治療效果。

如何防止口呼吸

首先應治療慢性或急性鼻呼吸道疾病, 必要時切除過大的扁桃體, 待鼻呼吸道完全通暢後, 再酌情視錯合的嚴重程度進行矯治。

年幼的兒童畸形尚不嚴重時, 除教育其不用口呼吸外, 可用前庭盾改正口呼吸習慣。

前庭盾放於口腔的前庭部分, 雙側延伸至第一磨牙,前份與前突的上切牙接觸,雙側後份離開後牙2-3mm以減輕頰肌的壓力。舌肌活動可擴大牙弓後段,閉唇時唇肌的壓力可壓上切牙向舌側。如患者已為恒牙列,除教育不用口呼吸外,應視錯合的情況,全面考慮其治療計畫,進行一般性矯治。

雙側延伸至第一磨牙,前份與前突的上切牙接觸,雙側後份離開後牙2-3mm以減輕頰肌的壓力。舌肌活動可擴大牙弓後段,閉唇時唇肌的壓力可壓上切牙向舌側。如患者已為恒牙列,除教育不用口呼吸外,應視錯合的情況,全面考慮其治療計畫,進行一般性矯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