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做一半的共情?孩子會越來越自我中心!

我們都知道, 和孩子共情, 更容易拉近和孩子自己的親子關係。 可是你知道嗎?只做一半的共情, 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我中心。

週末的午後, 我帶著小D在兒童博物館玩沙。 這時, 一個大概也是3歲的小男孩饒有興趣地走過來, 把手伸向一個小D自己的模具, 似乎也想和小D一起玩。 小D一把攬過模具, 特別警惕地看著男孩說:“這是我的。 ”男孩一聽, 頓時大哭起來。

這時, 男孩的媽媽走了過來, 說:“我知道你很傷心, 因為你也想玩她的挖沙工具。 ”男孩邊哭邊喊:“我也要玩!我也要玩!”這位母親似乎有點慌了, 一個勁兒地對男孩說:“我知道你非常難過,

Advertisiment
因為你太想玩這個玩具了。 你不要亂叫, 因為姐姐並不知道你想玩, 你要好好說。 ”

我剛要說話, 就見這位母親對小D說, “小妹妹, 你看, 弟弟很喜歡你的玩具, 你和他一起玩好嗎?”小D想了幾秒, 拿出幾個工具給了他。 這位母親松了一口氣, 接過玩具遞給了男孩, “你看, 姐姐和你分享了, 你不要哭了哦。 ”

沒玩多久, 小男孩就沒興趣了, 於是母子倆離開了。 我拿著還回來的挖沙工具問小D:“你剛才願意把你的模具給那個弟弟嗎?” “不願意!” “嗯, 這是小D的玩具, 小D有權利自己決定是否分享。 那你後來為什麼給了弟弟的媽媽呢?” “因為弟弟一直在哭啊。 ”

“嗯, 弟弟在哭, 很難過, 所以小D才分享了?” “是啊, 這樣弟弟可以不哭。 ” “嗯, 玩具是小D的,

Advertisiment
分享或者不分享都可以, 小D可以自己決定。 那如果下次, 我們再遇到這樣的情況, 你真的不願意分享, 你可以怎麼做呢?” 我把這樣一個問題拋給了小D, 接下來我們母女倆就在那裡討論, 下次我們還可以怎麼辦。

當天晚上, 我反思白天發生的這一幕。 “共情”, 是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掌握的育兒方法,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 我們可以嘗試說出孩子正在經歷的情緒狀態, “我知道, 你很生氣、難過、沮喪、憤怒”。 當孩子感受到有人懂他, 他的情緒被接納了, 的確更容易平靜下來。

但在使用“共情”時, 很多父母有個很大的誤區, 以為“共情”的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再大哭大鬧, 在孩子情緒平復後就認為任務結束了。 而其實這之後才是“共情”真正重要的部分。

Advertisiment

共情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孩子情緒平復, 也是讓孩子學會如何瞭解自己的情緒。 瞭解自己情緒的目的不僅僅是管理自己情緒, 也是要學會體察他人的情緒, 理解他人的立場。 所謂的“高情商”, 對於情緒的感知一定應該是雙向的, 但很多父母在實際使用中, 卻只做一半:嘗試理解了孩子的情緒, 卻沒教會孩子如何理解別人的情緒。

就像公園裡遇到的男孩媽媽, 她在幫兒子認識到自己“難過”的情緒後, 更好的方式應該是告訴孩子, “這是姐姐的玩具, 她有權利來決定是否給你玩。 你想玩的話, 需要自己想想, 該如何對她說。 ”

然而, 她做的卻是替兒子請求別人配合, 從而迅速讓孩子停止哭鬧。 這樣做無疑就是在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別人就該理解我”的心理, 卻剝奪了他去理解別人的機會。 長期以往, 孩子就會有, “我委屈的事情就是你們不好, 我的需求不被滿足, 就是你們虧欠我”的感覺, 從而越來越自我中心。

因此, 千萬別忘了, 使用“共情”讓孩子情緒平復後, 真正的教育才開始。 當孩子平靜下來後, 我們要趁熱打鐵幫助孩子回顧一下剛剛發生了什麼。 我每次給小D做回顧時都會用講故事的方式, 一般包含3個部分:

1、發生了什麼, 你的情緒怎樣;

2、後來你是如何平靜下來的;

3、為什麼會這樣呢, 下次遇到類似問題你該怎麼做。

第一步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 第二步教會孩子如何管理情緒, 第三步讓孩子換位思考去理解對方的情緒和立場,

Advertisiment
也教會了孩子將來應對社會的技能。

當孩子慢慢接觸這個社會後, 他們就要經歷一個“去自我”的過程, 他們開始慢慢明白生活並不是時時刻刻圍繞他們轉的, 於是他們會出現無數無數次的激烈情緒。

真正愛孩子的方式, 絕對不該只滿足于哄孩子不哭就好了。 而是要教給孩子, 以後父母不在你身邊了, 沒人哄你了, 當你遇到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該怎麼做, 出現了情緒問題該怎麼做。 這才是我們使用“共情”的真正意義所在。

有些路, 儘管很難, 但一定讓孩子自己走;有些情緒, 儘管很痛, 也要讓孩子自己去察覺。 幸運的是, 現在他們還小, 我們可以用愛陪同他們一起去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