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上最全母乳餵養知識合集

一、母乳餵養對寶寶將來有什麼好處?

接受過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將來很少發生超重或肥胖問題。

有效降低了成年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嬰幼兒純母乳餵養, 長大後成年智商比非母乳餵養的高。

二、母乳餵養對新生兒有什麼好處?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的、最適合他的營養物質。

母乳中富含各種營養物質, 可滿足寶寶不同階段健康成長。

母乳中的抗體可增強寶寶免疫功能, 讓寶寶遠離很多常見疾病。

母乳的成分更容易消化, 而奶粉則相對難消化。

母乳餵養時的肌膚接觸, 能幫助寶寶有更好的安全感,

Advertisiment
並促進母子關係。

三、母乳餵養對媽媽有什麼好處?

母乳餵養減小母親將來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母乳餵養有利於減肥, 可消耗更多脂肪, 更快幫助媽媽恢復體形。

母乳餵養時釋放的催產素可促進宮縮, 幫助排除惡露, 讓子宮更快恢復到產前狀態。

純母乳餵養6個月時你應該知道的:

一天內任何時候(白天或夜晚)寶寶有哺乳需求, 想吃就隨時哺乳, 媽媽發生奶脹時也要隨時給寶寶哺乳, 堅持按需哺乳

寶寶6月齡時, 開始逐漸添加輔食, 引入固體食物, 但仍應繼續堅持母乳餵養至兩歲或以上

母乳餵養的次數不應人為的因為添加輔食而減少, 仍應堅持按需哺乳

等到寶寶哭再餵奶就已經晚了, 一定要提前注意寶寶的饑餓信號。

Advertisiment

四、白天按需餵奶的信號:

寶寶在睡眠中眼睛左右擺動;

寶寶的嘴有吮吸的動作;

媽媽脹奶;

白天寶寶睡覺也可以根據寶寶的信號進行餵奶, 但晚上不需要把寶寶叫醒餵奶, 等寶寶醒了就可以喂, 不要打擾寶寶晚上的睡眠;晚上泌乳效率高, 勤喂能夠很快提高產乳量。

前6個月為純母乳餵養, 不要喂任何食物、水或者代乳品;母乳和輔食混合餵養可持續至24個月。

每天餵奶次數至少8-12次以上, 開始母乳時儘量多頻次餵奶。

必須保證有效吸奶(以媽媽肚子疼為信號), 這樣才能刺激下奶, 有利子宮收縮, 減少出血。

建議新生兒24小時和媽媽在一起, 分離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包括洗澡後等情況。

快速生長時期,

Advertisiment
寶寶哭鬧不要輕易加奶粉餵養, 而要提高餵奶頻次, 媽媽的產奶量自然會與寶寶的需求達到平衡, 如果輕易餵奶粉, 將導致母乳減少, 最終消失。

奶瓶、安撫奶嘴等輔助餵奶工具, 需要在寶寶養成母乳習慣之後(熟悉媽媽乳☆禁☆頭之後)再使用, 否則容易產生乳☆禁☆頭混淆, 不認媽媽乳☆禁☆頭。

五、餵奶的姿勢、含接姿勢

1.哺乳的正確姿勢

嬰兒身體轉向母親, 緊貼母親身體, 下頦接觸乳☆禁☆房(要點:胸貼胸, 腹貼腹, 下頦貼乳☆禁☆房, 鼻頭對乳☆禁☆頭)

2.嬰兒正確的含接姿勢

用乳☆禁☆頭觸碰孩子的嘴唇;直等到孩子嘴張大;很快將孩子移向乳☆禁☆房, 讓整個乳☆禁☆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入口中。

3.托乳☆禁☆房

手貼在乳☆禁☆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著乳☆禁☆房;拇指在乳☆禁☆房的上方;母親手指不要太靠近乳☆禁☆頭

Advertisiment

4.按需哺乳及重要性

按需哺乳指的是:母親奶脹時, 應喚醒嬰兒進行喂哺;孩子想吃時, 進行喂哺 , 如孩子睡覺時間太長(大於3 小時)應仔細觀察, 排除有異常情況

重要性是: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需要;預防乳汁淤積, 乳腺炎的發生;促進乳汁分泌, 保持有足夠的母乳

六、如何保證母親有充足的乳汁

應做到早吸吮;出生頭幾天努力做好勤吸吮(12次/天以上);乳汁充足後做到按需喂哺;喂哺的姿勢正確;堅持夜間哺乳。

七、餵奶時需要注意的幾個要點:

鼻尖對乳☆禁☆頭(這樣寶寶張嘴吃奶的時候才能仰頭張大嘴);寶寶頭和乳☆禁☆房應該為90度, 不要讓寶寶歪著頭吃奶;媽媽的手臂要托著寶寶的頭、肩和屁股;媽媽與寶寶身體貼得越緊越好,

Advertisiment
便於寶寶吮吸。

臥位餵奶時, 媽媽不要把胳膊放到寶寶頭下面, 而要直接把寶寶放在床上, 媽媽可將一隻胳膊墊在自己頭下, 另一隻護著寶寶側臥。

第一次餵奶時, 媽媽和寶寶的方法和姿勢一定要正確, 否則養成壞習慣不容易更改。

每次吃奶要吃空一隻乳☆禁☆房之後再換另一邊, 吃得越空越好, 否則寶寶吃不到後乳, 容易饑餓。

寶寶吃奶時出現不帶勁的表現, 就說明吃飽了, 可以停止餵奶, 避免讓寶寶含著乳☆禁☆頭睡覺, 養成不良習慣。

左右乳☆禁☆房需要輪換餵奶次序, 以便保持兩邊產奶量平衡, 比如上一次餵奶從右乳開始, 那這次餵奶時, 需要從左乳開始;為了方便記憶, 可在胸衣或者衣服上做標記, 提醒上次餵奶的是哪一邊。

愛吐奶的孩子拍嗝可以多一些,但是不愛吐奶或者不吐奶的孩子多拍無益。

喂完奶後,拍嗝,直立抱一會,如果需要把寶寶放下睡覺,則需要45度側臥,過一段時間後再仰臥,並且要注意兩邊交替側臥,有助孩子頭型平衡生長。

要在餵奶前更換尿布,然後餵奶,餵奶過程中如果寶寶邊吃邊拉,也不要更換尿布,要等寶寶吃完、拍嗝之後,過一段時間再換尿布,以免寶寶嗆奶。

正常情況下:第一天寶寶小便1次,大便1次;第二天寶寶小便2次,大便2次;第三天寶寶小便3次,大便3次;母乳正常後,寶寶24小時有6次以上小便,3次以上大便,這都是母乳夠吃得表現,不需要擔心寶寶吃不飽。

出生2周後,6個月內,寶寶每月體重增長不少於600克(1斤2兩),吃奶粉的寶寶一般長得更快,但容易撐大胃口,產生肥胖問題等。

母乳日記可以幫助瞭解寶寶的規律,幫助健康成長。

不要用乳☆禁☆頭矯正器餵奶,否則寶寶將不認乳☆禁☆頭。

為保護乳☆禁☆頭,可在餵奶後和餵奶前擠出母乳抹在乳☆禁☆頭上,不需要用毛巾擦洗,因為毛巾上的細菌比母體更多,媽媽身上的細菌都可以被寶寶接受,不會生病,但是毛巾上的細菌有可能讓寶寶生病。

熱敷乳☆禁☆房有助於下奶,但是熱敷的時候不要熱敷乳☆禁☆頭,否則容易乳☆禁☆頭容易破。

使用吸奶器吸出的奶在25度以下室溫可以保留4個小時;冰箱4度冷藏可以保留48小時;冰箱-16度冷凍可保留3-6個月。放在冰箱內一定要單獨放在一個儲存格裡,不要與其他任何食物混放。

凍奶解凍和複溫:將凍奶容器放在常溫或者溫水中化凍,然後溫至38度即可,不要放在熱水中進行消毒或者複溫,母乳營養會被高溫破壞。

解凍後的奶不能再放到冰箱複凍;寶寶吃過後剩在奶瓶中的奶不能保留,一定要倒掉,然後把奶瓶洗淨、消毒、晾乾(晾乾環節很重要!)。

八、寶寶吐奶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

新生兒吐奶的主要原因一是新生兒下食管、胃底肌發育差,胃容量較少,呈水準位元。二是吃奶時含接不正確而吸入過多的空氣。如溢奶不嚴重,嬰兒體重在增加,又未發現其他不良現象,就不必緊張,隨著胃容量的逐漸增大,在出生後3-4個月會自行停止。

防止寶寶溢奶,每次餵奶後要幫助寶寶打嗝兒。餵奶後將寶寶豎直抱起,輕輕拍背部,使孩子打個嗝,防止溢奶。目的:將胃內的空氣排出來。打嗝後可減少寶寶的不舒服。

方法:

1、寶寶坐在母親大腿,輕拍背部。

2、寶寶伏于媽媽肩上,輕拍背部。

九、乳☆禁☆頭皸裂怎麼辦?如何預防?

母乳餵養的初期要特別注意乳☆禁☆房的護理,因為開始母乳餵養後,有些媽媽可能會遇到一些小麻煩,常見為乳☆禁☆頭疼痛或皸裂。預防的方法就是要掌握正確的含接姿勢,因為乳☆禁☆頭是粘膜,乳暈是皮膚。若吸吮時有疼痛感,說明含接不正確,要重新含接。

解決的辦法:哺乳後將乳汁塗在乳☆禁☆頭上或使用乳☆禁☆頭保護劑,不要使用肥皂,酒精和帶香味的清潔劑,這些都可能導致乳☆禁☆頭皸裂。必要時用乳☆禁☆頭保護罩或吸奶器。要改善哺乳方法,不要輕言放棄。

十、媽媽乳☆禁☆房脹痛怎麼辦?

生理性乳☆禁☆房脹痛一般在自然分娩第二天,剖宮產後第三天,泌乳增多而乳腺導管不通暢,導致乳☆禁☆房血管和淋巴管充盈,乳☆禁☆房脹痛。

出現漲奶的原因主要是早期吸吮不夠,方法不正確,沒有做到有效吸吮。預防的方法是尚未下奶之前就要做到有效吸吮。

解決方法:增加哺乳次數,哺乳前濕熱敷,按摩乳☆禁☆房,有助於乳腺導管的通暢。還要確保哺乳姿勢及含接正確。可背部按摩刺激射乳反射。沒有排空乳☆禁☆房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出現紅腫熱痛炎症表現及時就醫。

愛吐奶的孩子拍嗝可以多一些,但是不愛吐奶或者不吐奶的孩子多拍無益。

喂完奶後,拍嗝,直立抱一會,如果需要把寶寶放下睡覺,則需要45度側臥,過一段時間後再仰臥,並且要注意兩邊交替側臥,有助孩子頭型平衡生長。

要在餵奶前更換尿布,然後餵奶,餵奶過程中如果寶寶邊吃邊拉,也不要更換尿布,要等寶寶吃完、拍嗝之後,過一段時間再換尿布,以免寶寶嗆奶。

正常情況下:第一天寶寶小便1次,大便1次;第二天寶寶小便2次,大便2次;第三天寶寶小便3次,大便3次;母乳正常後,寶寶24小時有6次以上小便,3次以上大便,這都是母乳夠吃得表現,不需要擔心寶寶吃不飽。

出生2周後,6個月內,寶寶每月體重增長不少於600克(1斤2兩),吃奶粉的寶寶一般長得更快,但容易撐大胃口,產生肥胖問題等。

母乳日記可以幫助瞭解寶寶的規律,幫助健康成長。

不要用乳☆禁☆頭矯正器餵奶,否則寶寶將不認乳☆禁☆頭。

為保護乳☆禁☆頭,可在餵奶後和餵奶前擠出母乳抹在乳☆禁☆頭上,不需要用毛巾擦洗,因為毛巾上的細菌比母體更多,媽媽身上的細菌都可以被寶寶接受,不會生病,但是毛巾上的細菌有可能讓寶寶生病。

熱敷乳☆禁☆房有助於下奶,但是熱敷的時候不要熱敷乳☆禁☆頭,否則容易乳☆禁☆頭容易破。

使用吸奶器吸出的奶在25度以下室溫可以保留4個小時;冰箱4度冷藏可以保留48小時;冰箱-16度冷凍可保留3-6個月。放在冰箱內一定要單獨放在一個儲存格裡,不要與其他任何食物混放。

凍奶解凍和複溫:將凍奶容器放在常溫或者溫水中化凍,然後溫至38度即可,不要放在熱水中進行消毒或者複溫,母乳營養會被高溫破壞。

解凍後的奶不能再放到冰箱複凍;寶寶吃過後剩在奶瓶中的奶不能保留,一定要倒掉,然後把奶瓶洗淨、消毒、晾乾(晾乾環節很重要!)。

八、寶寶吐奶的原因是什麼?怎麼解決?

新生兒吐奶的主要原因一是新生兒下食管、胃底肌發育差,胃容量較少,呈水準位元。二是吃奶時含接不正確而吸入過多的空氣。如溢奶不嚴重,嬰兒體重在增加,又未發現其他不良現象,就不必緊張,隨著胃容量的逐漸增大,在出生後3-4個月會自行停止。

防止寶寶溢奶,每次餵奶後要幫助寶寶打嗝兒。餵奶後將寶寶豎直抱起,輕輕拍背部,使孩子打個嗝,防止溢奶。目的:將胃內的空氣排出來。打嗝後可減少寶寶的不舒服。

方法:

1、寶寶坐在母親大腿,輕拍背部。

2、寶寶伏于媽媽肩上,輕拍背部。

九、乳☆禁☆頭皸裂怎麼辦?如何預防?

母乳餵養的初期要特別注意乳☆禁☆房的護理,因為開始母乳餵養後,有些媽媽可能會遇到一些小麻煩,常見為乳☆禁☆頭疼痛或皸裂。預防的方法就是要掌握正確的含接姿勢,因為乳☆禁☆頭是粘膜,乳暈是皮膚。若吸吮時有疼痛感,說明含接不正確,要重新含接。

解決的辦法:哺乳後將乳汁塗在乳☆禁☆頭上或使用乳☆禁☆頭保護劑,不要使用肥皂,酒精和帶香味的清潔劑,這些都可能導致乳☆禁☆頭皸裂。必要時用乳☆禁☆頭保護罩或吸奶器。要改善哺乳方法,不要輕言放棄。

十、媽媽乳☆禁☆房脹痛怎麼辦?

生理性乳☆禁☆房脹痛一般在自然分娩第二天,剖宮產後第三天,泌乳增多而乳腺導管不通暢,導致乳☆禁☆房血管和淋巴管充盈,乳☆禁☆房脹痛。

出現漲奶的原因主要是早期吸吮不夠,方法不正確,沒有做到有效吸吮。預防的方法是尚未下奶之前就要做到有效吸吮。

解決方法:增加哺乳次數,哺乳前濕熱敷,按摩乳☆禁☆房,有助於乳腺導管的通暢。還要確保哺乳姿勢及含接正確。可背部按摩刺激射乳反射。沒有排空乳☆禁☆房的情況下使用吸奶器。出現紅腫熱痛炎症表現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