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是擋不住的誘惑?
小孩子眼饞別人的東西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在他們的眼中, 別人家的飯菜香, 別人家的玩具好。 這就是小孩子的心理特點, 總是傾心於沒有得到的, 在他們的小心眼裡, 想像著別人東西的美好, 於是, 別人的東西就變得越來越誘人。
這種情況在大人身上也是有的, 只是大人是理性的, 而且自控能力強, 會理智地對待。 而小孩子卻是情緒化的, 興之所至的, 難以克制自己。 所以奶糖就成了當當越來越擋不住的誘惑, 就像一隻小蟲子在不停地撓著他的心, 讓他不得安寧, 只有得到滿足,
Advertisiment
很多父母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
是由著孩子?還是阻止孩子?我想,
前提是理解孩子,
只有“讀懂”了孩子,
才能教育孩子。
兩面性是怎樣形成的?
很小的孩子也會——當著父母的面是順著大人的, 背著父母的面卻我行我素。 這並不是個別情況, 大人們會責怪孩子兩面性, 小小年紀怎麼也會表裡不一?是呀, 小孩子本性是天真率直的, 本不會如此, 這顯然是心理扭曲了。
怎麼會扭曲了呢?讓我們透過現象, 來看看孩子真實的內心:哇, 奶糖好甜喲, 我想要;不行, 上次要了鄰居的蘋果就受罰了, 不能說真話;媽媽好厲害, 只好聽她的嘍;哎呀, 想著奶糖好難受;不讓媽媽知道, 偷偷地去討吧。
小孩子的心理活動是環境刺激的“折射”,
Advertisiment
一些研究也表明, 環境的壓力越大, 大人的權威越大, 越容易形成小孩子的兩面性。 這與教子的觀念緊密相關。 你看, 很多媽媽在拒絕別人給孩子零食的時候, 就好象孩子是不存在的。 這說明在媽媽的心裡, 孩子是她的附屬, 是被她主宰的, 是沒有獨立人格的。 可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媽媽轉變教子觀念。
根本的出路是尊重孩子。 尊重不是消極放縱, 而是民主、平等地對待孩子。
Advertisiment
能一概地肯定與否定嗎?
該不該讓孩子吃別人的東西?說“可以”, 好象不合適, 說“不可以”嘛?似乎也不合適。
媽媽不讓孩子吃別人的東西, 自有她的道理。 想來有這些考慮:隨便吃別人的東西不是好習慣;對孩子不安全;對健康不利;是沒有教養的行為等。 這些想法不是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嗎?尤其對安全的考慮是必要的, 小孩子難以把握分寸, 放任這種行為就有不安全的隱患。
Advertisiment
但是, 能因此就肯定媽媽的“不可以”嗎?當然不是, 除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合適, 這種一概地“不可以”也未必恰當。
一概地肯定與否定都是不合適的。 世界是複雜的, 各種因素往往是交織的, 不能放任自
流, 也不能因噎廢食。 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應該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其實, 這就是教子的契機, 只要把握好“度”, 方式方法得當, 不僅會避免不利, 還能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展。
為此, 應該培養孩子有以下的意識和習慣:
對很親近的人可以接受,
而對陌生人一定不能接受;
可以接受的要向人表示感謝,
不可以接受就好好謝絕;
不應該去向別人要吃的,
更不能去騙吃的;
自己若是想要,
應告訴父母,
徵求父母的意見等。
為此, 提供一些教育策略建議:
Advertisiment
以事以情感動孩子。 給孩子講講接受陌生人東西很危險的事件或故事, 將道理融於生動的情景中, 講完了再討論一下。 符合孩子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孩子會印象深刻, 樂於接受;
輕鬆愉快地談話:“假如……。 ”父母假設一個情景, 讓孩子來判斷或出個主意, 如:“假如隔壁張阿姨是新搬來的, 她給你好吃的, 能要嗎?該怎麼辦呢?”“假如媽媽的好朋友劉姨給你糖葫蘆, 能要嗎?該怎麼辦呢?”“假如你看見樓下的小寶在吃好吃的, 你特別想吃, 能去要嗎?該怎麼辦呢?”……為調動積極性, 可以進行有獎回答, 答得好可得獎, 談話就更有樂趣了。
用正、負反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強化或弱化。 每次孩子行為得當, 就即時給予肯定的回饋, 除了採取精神的肯定外,也可以適當讓孩子得到物質的滿足,例如,孩子有禮貌地拒絕了不熟悉人的饋贈,除口頭肯定外,可以問孩子是不是喜歡,若孩子喜歡又有可能,應儘量滿足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不得當,也要適時給予否定的回饋,不是強制,而是讓孩子感受父母的不滿意,而且知道父母為什麼不滿意。當然,否定不一定能馬上有效,也不應該強求立杆見影,要積極引導和積極等待,只要持續調教,就會“功到自然成”的。
除了採取精神的肯定外,也可以適當讓孩子得到物質的滿足,例如,孩子有禮貌地拒絕了不熟悉人的饋贈,除口頭肯定外,可以問孩子是不是喜歡,若孩子喜歡又有可能,應儘量滿足孩子。如果孩子的行為不得當,也要適時給予否定的回饋,不是強制,而是讓孩子感受父母的不滿意,而且知道父母為什麼不滿意。當然,否定不一定能馬上有效,也不應該強求立杆見影,要積極引導和積極等待,只要持續調教,就會“功到自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