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抗生素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

寶寶生病能用抗生素嗎?在育兒方面, 不少媽媽苦於寶寶生病時遭受的痛苦常常讓醫生給寶寶開抗生素, 以此希望寶寶能快點兒退燒、快點消炎。 可是, 寶寶生病究竟要不要吃抗生素?吃抗生素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不吃抗生素寶寶的病會好嗎?下面, 就讓我們一起瞭解一下關於抗生素使用的健康手冊!

最實用的專家建議

化驗結果僅作參考

孩子是否需要用抗生素, 很多父母過分依賴化驗檢查。 確實, 化驗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病因, 是準確選擇抗生素重要的一步。 但是, 治病的診斷是醫生的工作,

Advertisiment
父母更多需要配合而不是自行判斷。 醫生在判斷時首先需要考慮臨床表現, 包括症狀和體征 ( 醫生查出來的 )、孩子的病史、孩子之前白細胞水準等等, 再結合化驗結果來決定, 化驗僅是輔助檢查。

何時需要用抗生素?

• 發燒

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增高一點兒, 同時淋巴細胞高, 並不能說明是細菌感染。 如果血液檢查發現白細胞超過15, 其中中性粒細胞超過80%, 結合臨床表現、病史等綜合判斷, 醫生才有可能考慮是細菌感染。

• 腹瀉

孩子腹瀉次數較多, 比較嚴重, 是否服抗生素?事實上用藥與否不取決於大便性狀和排便次數, 而是需確定腹瀉是否由細菌感染引起, 如果為典型細菌性腸炎必須服抗生素。

如何確定腹瀉是由細菌感染所致?可綜合臨床表現、化驗結果等來看。

Advertisiment
從外觀上看, 細菌性☆禁☆感染的大便有黏液或混有血液, 味道惡臭。 大便常規可見每高倍視野 (HP) 含白細胞或膿細胞超過 10 ~ 15 個。

應該向醫生詢問正確的用藥方式, 包括:

① 多長間隔吃一次;

② 該吃幾天;

③ 症狀改善是否可以自行停止服藥;

④ 藥吃完後是否還須複診。

使用抗生素須知

• 抗生素使用一定要慎而又慎。 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次數對孩子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 感染後的首要問題是確定感染的病因。 細菌和病毒是感染最常見的病因, 區別細菌或病毒感染往往至關重要。

• 嚴重細菌性☆禁☆感染必須遵醫囑使用抗生素, 否則可能使細菌感染加重, 發展成敗血症、腦膜炎更為麻煩。

• 極少出現細菌和病毒同時感染的情況,

Advertisiment
絕大多數情況不需要“抗生素+抗病毒藥”同時使用。

• 看病時學會問醫生三句話 :孩子生的病與細菌感染有沒有關係?需要吃抗生素嗎?應該如何吃抗生素?做到心裡有數。

使用抗生素的常見誤區

NO:抗生素不能多吃, 病情穩定立即停

事實:不要擅自決定是否停止使用。

應用抗生素的同時, 細菌也鍛煉了自己的耐藥能力, 如果一次不使其徹底死亡, 它們對用過的抗生素就會產生一定耐藥性。 如此反復, 最終某個時候, 這些細菌對這種抗生素不再敏感, 抗生素也就無法再殺滅細菌了。

所以, 使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 一定要保證足夠的時間, 至少應用 5 ~ 7天 ( 阿奇黴素具有特殊半衰期, 可用3 ~ 5 天 ), 把細菌徹底殺死,

Advertisiment
避免耐藥細菌的產生。

NO:越高級、越貴的抗生素越好用

實事:越針對性的抗生素越好。

如果你懷疑細菌感染, 可配合醫生進行血、尿或細菌敏感性檢查來確定病因。 針對不同細菌感染, 選用作用相對較強的抗生素, 而不是最高級、最貴的抗生素。

同樣, 不管孩子的症狀有多相似, 如果沒有醫生的建議, 千萬不要重新使用以前用過的抗生素。 自作主張給孩子開藥的風險是, 毀掉好的細菌, 甚至是對免疫系統有用的細菌, 而讓那些耐藥菌大舉進犯。

NO:用抗生素可以預防合併細菌感染

事實:抗生素在預防感染中沒任何療效。

現在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就是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 看似非常合理, 實際對孩子損害很大。

Advertisiment

正常抵抗力的嬰幼兒患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後, 極少會併發細菌感染。 有些之所以後期合併細菌感染, 是因患病期間密切接觸了細菌感染的病人, 比如感冒期間頻繁去看病、輸液等。 因此, 大可不必用抗生素預防細菌感染。

育兒專家建議媽媽們, 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 萬不可亂吃, 畢竟, 抗生素的一些負面作用是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