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各種常用檢查,孕媽媽能做嗎?

B超、X光、CT、MRI、胃鏡、腸鏡……
知道自己懷孕, 但是宮內還是宮外, 做個B超確認一下?懷孕後, 需要定期做B超看胎兒、胎盤、羊水等情況?孕媽媽腿扭傷了, 能不能做個CT?懷孕後突發急性胃炎, 能不能照個胃鏡?專家指出, 不少孕婦由於各種情況可能需要超聲、X線、CT、核磁共振MRI、胃鏡、腸鏡等的檢查。 作為准媽媽和家屬, 自然會擔憂這些檢查對孕婦和寶寶的安全性。


一、X光、CT都有輻射, 早孕期不做
正常情況下, 孕婦盡可能不接觸X光、CT等有放射性的影像學檢查, 決不能做胸透(一次胸透的輻射劑量在0.60-4.85msv, 遠大於胸部X光片), 尤其是懷孕的頭三個月早孕期。

Advertisiment
孕28周後, 除非有危及孕婦或胎兒性命的情況, 否則也不該接觸放射性檢查。
X光對胎兒的影響主要與照射劑量和照射部位有關, 照射胸部、手腳等遠離胎兒的部位比照射腹部、骨盆等離胎兒近的部位影響小。 而在重點部位穿上鉛服, 可防止射線穿過, 一定程度上減少輻射傷害。
同樣的部位, 做CT的輻射量幾乎是拍10張X線片的輻射量。 因此, CT是更要避免接觸的檢查, 大原則仍然是:除非危及生命且不做不可的才做。
二、B超安全性最高但沒必要做太多
超聲檢查是一種無創傷性的影像檢查技術, 在整個孕期被認為是安全的, 是妊娠期影像學檢查的首選方式。 健康、正常的孕媽媽整個孕期的超聲檢查可這樣安排:
第一次:孕8周,
Advertisiment
主要作用是確定孕周、是否宮內妊娠、計算孕產期、是否多胎、多胎性質等;
第二次:孕11-13+6周, 可通過B超做頸部NT厚度檢查;
第三次:孕22-26周, 可B超進行胎兒排畸檢;
第四次:孕32-34周, 作用為補充排畸及胎兒生長發育情況的檢查, 查驗胎兒是否有生長受限、羊水及臍帶情況等;
第五次:孕37-38周, 檢查胎盤成熟度、胎兒生長發育、有無臍帶繞頸等。
若有不良孕史、陰☆禁☆道出血、合併症、高危妊娠、雙胎妊娠, 或遇到胎兒生長受限、胎兒宮內缺氧、胎兒畸形、羊水過多或過少等, 應根據醫生建議加大超聲檢查的頻率。
三、MRI最好不在18周以前做
磁共振(MRI)為短波段電磁波成像原理, 是相對安全的一種檢查手段。 但由於胎兒的特殊性, 做任何檢查都應當極為慎重。
Advertisiment

MRI並不是通用的篩查方法, 僅用於解決超聲檢查提出的特殊問題或應用在某些高危情況下。 胎寶寶做MRI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胎兒神經系統和有壓迫氣管可能的頸部腫塊上, 包括腦室增寬、中線結構異常、後顱窩異常、大腦皮質異常、家族性腦病的篩查如結節性硬化、胼胝體發育不全等。
國外專家建議, 最好不在18周之前進行MRI檢查。 推薦的檢查時間為20-22周, 可以結合超聲的檢查結果進行比對;而晚孕期是用MRI評估皮質發育和頸部腫物的最好時間。 潘建英還指出, MRI還是晚孕期懷孕診斷胎盤植入診斷手段之一。 臨床上診斷前置胎盤和可疑胎盤植入, 除了做超聲, 還可以常規做MRI的檢查, 以明確植入的程度和侵入周圍臟器的情況。
Advertisiment

四、減少孕期各種檢查, 孕前應多排查
一些疾病, 在孕期容易發生, 孕媽媽在懷孕前、備孕時就該提前排查。 例如口腔疾病, 孕期由於內分泌的改變, 加上孕期進食多又容易忽略口腔清潔, 容易發生牙周炎、齲齒等問題, 那麼在孕前就最好做一次較徹底的口腔檢查, 有牙病要在孕前治療, 包括拍有放射性的牙片等, 減少孕後因口腔問題需要診斷卻又無法拍牙片等麻煩。
平常腸胃不好的准媽媽, 也應該在備孕前就將這些疾病控制好。 胃鏡、腸鏡作為診斷和治療的方法, 可在未懷孕前就進行檢查並治療, 以防胃腸道疾病因懷孕而加重。 胃、腸鏡畢竟有插管、麻醉等刺激, 一般來說孕期儘量不做, 腸胃疾病就只能保守治療,
Advertisiment
可能影響整個孕期的營養和寶寶的生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