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合群是人類演化出來的結果
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 最好的玩具是同年齡的玩伴, 不論孩子在家裡如何哭鬧打滾, 隔壁的小毛、小妞一來, 馬上從地上爬起來, 破涕為笑, 出門去玩了。 合群是人類演化出來保命的方式, 因為人沒有尖牙利齒, 又跑不過四條腿的動物, 只有靠群居合作抵抗外敵。 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和背地性, 人類有群居合作的天性, 這些都是演化出來的結果。
孩子間的交往會主動活化大腦, 激發創造力
合群對大腦的發展來說, 更是重要。 孩子一出生時, 大腦中有1013那麼多的神經細胞,
Advertisiment
遊戲不但保護神經元不必修剪掉, 它也使神經間的連接變的更綿密。 在實驗上, 看到遊戲和閱讀可以幫助神經連接, 但看電視不行, 因為它是被動的接受訊息, “創造力”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兩個不相干的回路碰在一起, 活化第三條回路, 神經連的密, 自然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所以遊戲還可以幫助創造力。
Advertisiment
交往中的新經驗和新經歷, 形成新的認知架構
過去的父母不愛孩子亂跑, 最好乖乖坐在家裡, 現在知道探索新奇的東西和事物可以幫助神經連接, 現在的神經發展學家都鼓勵父母要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因為創造力源自好奇心, 老地圖找不到新航線, 沒有探索就沒有新發現, 這些新經驗、新經歷會形成新的認知架構, 對後續再進來的新訊息的接收有利。
孩子在與孩子的交往遊戲中, 也學會人際關係:太凶別人不跟你玩, 太懦弱別人要欺負你, 我們看到在家十分兇悍的孩子, 出去跟別人玩時就完全改了樣, 因為他知道在家的那一套, 在外面行不通, 所以儘量讓孩子去外面跟別的小朋友玩,
Advertisiment
鼓勵孩子多和別人一起玩, 對他的身心成長都有利
合群在二十一世紀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因為二十一世紀是科技整合的時代, 是講究團隊合作的時代, 孩子能不能跟別人和睦相處, 共同成一件事在現代的企業比他的知識還更重要。 曾經有一個哈佛的教授到臺灣來面試學生, 他只剩最後一個名額, 卻有二個學生一樣的好, 他無法取捨, 最後他問: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什麼?一個學生回答打籃球, 另一個回答慢跑, 結果他取了打籃球的那個, 因為打籃球是團隊活動。 所以現代的父母要儘量鼓勵孩子跟別人一塊玩。
不要擔心孩子害羞, 小孩子不知道什麼叫害羞, 他們看到別人玩的很好, 會自然地趨近想去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