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同伴關係,意義重大

同伴關係能促進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

相比親子交往, 同伴交往對寶寶的社會交往技能要求更高, 更能鍛煉他們的社會適應性。

讓寶寶享受與人交往的快樂有助於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

同伴關係, 意義重大

人們往往誤以為3歲前寶寶是沒有或極為缺乏同伴意識, 因而他們幾乎沒有同伴關係。 其實不然。

新生兒有一種“生理移情能力”:聽到別的寶寶哭, 他們也會大聲哭起來, 這已是同伴關係的萌芽。

4個月左右, 寶寶就開始與人進行有意識的交流。 他對別人的手勢、臉部表情和聲音都會有所反應,

Advertisiment
別人對他說“不要”, 他能注意到了――這是他人際交往上一項成就。 這項成就, 將要被廣泛應用。

讓寶寶享受與人交往的快樂有助於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

親子關係中的寶寶通常處於被關注、被愛護的地位, 幾乎不需要他去發起或維持與父母的交往。 同伴關係則不同, 0~3歲的寶寶的同伴關係也是促進他們社會適應的重要源泉――

* 同伴之間沒有權威, 不需要指導, 寶寶更自由、更隨意。

* 交往雙方都處於平等的地位, 同伴不會像大人那樣遷就對方, 需要寶寶特別關注對方的反應態度, 提高自己行為的表現性和反應的靈活性, 這樣才能保持和維護雙方交往的順利, 繼續一起遊戲。

同伴交往相比親子交往, 對寶寶的社會交往技能要求更高,

Advertisiment
從而更能鍛煉他們社會適應性。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寶寶需要主動向對方發出交往行為的信號:如微笑、請求、邀請等, 從而嘗試、練習社會交往的技能和策略, 尤其需要根據對方的反應作出調整。 自顧自, 一定是行不通的。

2. 寶寶要通過觀察同伴的行為, 學習新的社交手段, 改善自身的社交行為。 譬如某一方朝對方發出親善微笑、商量請求、大方分享的信號, 一旦獲得了愉悅的回應, 寶寶都會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 以後他碰到類似的狀況也會嘗試同樣的行為。

3. 研究發現, 當寶寶處於困境, 比如遇到危險、有了難題、受到欺侮時, 同伴的幫助常常是他擺脫困境、恢復平靜、獲得愉悅的有力途徑。 良好的同伴交往, 像良好的親子關係一樣能使寶寶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

Advertisiment
學前寶寶與同伴交往時, 經常表現出更多、更明顯的愉快、興奮和無拘無束, 能更加放鬆和自主地學習和探索。

4. 同伴交往為寶寶提供了溝通交流、一起協商、相互討論的機會, 有助於寶寶擴展知識, 豐富認識, 發展其思考、操作和理解問題的能力。 寶寶逐漸學會認識別人觀點, 學會瞭解別人、理解別人, 學會約束自己, 改變自己不合理的行為與想法, 努力與同伴友好相處。 同伴交往能夠幫助寶寶克服認知上的自我中心。

5. 同伴交往有利於寶寶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控系統的發展。 同伴交往為寶寶的自我評價提供了對照標準, 使寶寶通過對照更好地認識自己。 這是最初的社會性比較,

Advertisiment
為寶寶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打下了基礎。

6. 交往中寶寶發出的各種行為, 往往會招致同伴的不同反應, 從這些反應中, 寶寶可以瞭解自己行為的結果和性質, 還可以瞭解自己是否為他人所接受, 從而進一步據此調整自己的行為。 同伴交往, 特別是同伴的情緒和言行回饋, 對寶寶自我調控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爸媽可以做什麼

讓寶寶多一點情感體驗, 幫助寶寶表達情感

當有人傷心或難過時, 你應該表現出同情, 讓寶寶模仿學習關心別人、一起分擔和表達善意。 你富有同情心的表現、對他人的善意和溫文爾雅的禮貌, 都會印入寶寶的大腦, 日積月累, 寶寶大腦裡相應的情感細胞就會越積越多。 這不光有利於寶寶的情感發育,

Advertisiment
還有益於寶寶的語言和認知的發展。

你要和寶寶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 你應該儘量做到溫和而開心, 使寶寶願意靠在你懷裡尋求安定。

* 對內向寶寶, 你尤其需要注意集中, 反應敏感, 及時應對。

* 對於敏感的、容易興奮的寶寶, 你要有耐心, 及時安慰他, 平心靜氣地向他表示愛意。

* 保持你自己情緒的穩定, 留心哪些方法能幫助寶寶消除不快和緊張。 深入地瞭解寶寶的感覺, 知道哪些是寶寶喜歡的, 哪些會使寶寶不安。  文/ 周念麗 (心理學博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