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同情心和善解人意並非與生俱來, 孩子們需要後天去學習如何理解和關心他人, 而家長則應該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他們一些幫助。
如果一個兩歲多的孩子指著路人問媽媽:“他為什麼這麼胖?”大家會說這是童言無忌, 孩子並沒有惡意, 被說的人即使尷尬, 也只能一笑作罷。 但如果一個青少年這麼做, 則會被指責為沒有教養和缺乏同情心。 不過, 一般孩子長到3歲以後, 你會發現他們開始變得善解人意了。 例如, 當媽媽做菜時不小心切到手, 他們會心疼媽媽, 學著媽媽以往哄自己的樣子哄媽媽。
Advertisiment
在心理學中, 同情是指一種能夠理解他人在特定情況中的感受的能力, 並且自己能夠做出照顧他人感受的反應。 這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社交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學會了同情, 那麼這表示他能夠:
1.開始理解每個人都是獨立的
2.開始理解其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開始認識一些人類共有的情感, 例如快樂、驚訝、生氣、失望、悲傷等
4.開始想像出其他人在特定的情形中產生的情緒, 例如, 看到小夥伴的媽媽離去後, 能夠猜測出小夥伴此刻的沮喪
Advertisiment
5.開始預測自己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是得體的, 並且能夠安撫他人的情緒, 例如, 在小夥伴情緒低落時, 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熊借給他
同情是一種成長的需求展現同情心是一種親社會行為, 同情心強的人可能會主動給無家可歸的人送棉服, 同情心弱的人可能對於小孩在自己面前啼哭也沒什麼感覺。 不同于遺傳基因占主導作用的身高或者智商, 一個人的同情心是強還是弱大多都是後天習得的。
表現同情心的行為常常都是利他和無私的。 我們為什麼會從幼年時便自發地學習這種“不利己”的行為呢?一些心理學家提出, 其實表達同情心和幫助他人也並非完全“不利己”。 在美國俄勒岡大學的實驗中,
Advertisiment
同情心弱的人, 讓人感到冷酷無情, 在社交活動中一般都不受歡迎, 但也並不是說, 同情心越強就越好。 對於一些同情心氾濫的人來說, 他們對於他人的悲傷過於敏感, 所以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到波及,
Advertisiment
小寶寶們從6個月大, 便已經開始學著通過父母的反應來衡量自己應該做出什麼反應了;從18~24個月開始, 他們開始能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而且他人的想法、感受、目標並不同於自己的。 因此, 一般3歲左右, 他們便開始能夠表達自己的同情心。 在2歲以後, 父母不妨這樣做:
1、和孩子一起去感受 例如, 當孩子遇到一隻寵物狗並且感到害怕時, 不要急著否定孩子的恐懼, 而是說:“它叫起來是很嚇人, 但它是一條乖狗狗, 走過它身邊的時候, 我會牽著你的手。 ”讓孩子對自己的感受和感知感到自信。
Advertisiment
2、談談其他人的感受 例如, 孩子和小夥伴產生矛盾時, 你可以說:“因為你拿走了濤濤的玩具車, 所以他不開心。 你可以把車還給他, 然後自己另選一件玩具和他一起玩嗎?”鼓勵孩子多去瞭解他人的感受。
3、給他一些具體建議 例如, 當有人傷心時, 告訴孩子:“你能去抱抱她嗎?”讓孩子明白如何用行為表達同情心。
4、多跟孩子使用“我”字 例如, 當孩子捶打或者不小心弄傷你時, 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 你把我弄痛了。 ”教會孩子使用“我”字能夠加強他們的自我意識, 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5、教孩子識別各種情緒 例如, 孩子大哭時, 你可以問他:“你很傷心嗎?”孩子大鬧時, 你可以告訴他:“你在生氣。 ”教會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 能夠幫助他們去識別他人的情緒。
6、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 在三歲以前,孩子都不會明顯地表達出同情心,他們有時候可能讓人覺得“冷酷”“煩人”“自私自利”,這都是正常的。但你應該做個好榜樣,不要忽視或者否定他們的感受,在他們面前展現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關心。
6、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 在三歲以前,孩子都不會明顯地表達出同情心,他們有時候可能讓人覺得“冷酷”“煩人”“自私自利”,這都是正常的。但你應該做個好榜樣,不要忽視或者否定他們的感受,在他們面前展現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