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名嘴劉儀偉:女兒是甜蜜負擔

劉儀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 不少影視劇中都能見到他的身影, 主持人做得風生水起, 還不時地客串一下專欄作家。 這樣一個閒不住的人, 卻能為了女兒放棄很多的工作, 不失為一個好爸爸。 下面, 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劉儀偉的育兒經驗吧。
劉儀偉可以說是最具有專業知識的“奶爸”了, 其科學孕兒、育兒堪稱各位准爸爸和年輕爸爸們的楷模!用劉儀偉的話來說, 從寶寶的孕育到成長“完全是按照科學的步驟來的”!從孕前準備到最佳受孕時期, 再到寶寶一天的吃喝拉撒, 劉爸爸都有嚴格的時間表哦!

Advertisiment

和寶貝女兒溝通

劉儀偉是有名的好爸爸, 更是個育兒專家。 雖然我們看他好像忙得不可開交, 但實際上, 他說自己工作的時間並不多, 總是有很多時間可以陪女兒。 甚至在所住的社區裡, 每次都是他親自帶著女兒下樓玩, 然後和一群保姆談天說地, 因為其他孩子都是由保姆陪伴的, 父母總是忙得不見蹤影。

女兒愛說話, 這和他很像, 也和他愛跟女兒說話有關。 自從有了女兒, 劉儀偉會儘量回家吃晚飯, 然後就是和女兒天南地北地聊天——爸爸今天去哪兒了、見誰了、對今天的工作是不是滿意、對買的菜是不是滿意……也不管小傢伙能聽懂多少, 反正會把自己想說的一股腦兒地告訴她。 到現在, 父女倆已成為最佳“聊友”, 親密無間。

Advertisiment

點評:多和寶寶說話促進溝通

剛出生的小寶寶當然還無法理解那麼多的詞彙, 也還沒學會如何回應大人們說的句子。 小寶寶真正能夠表現出理解、用動作回應一句話甚至按照爸爸媽媽所說的話去做, 可能還得等上一兩年的時間呢。 但這並不表示小寶寶沒有聽你說話, 更不是爸爸媽媽不和小寶寶對話的藉口。

嬰兒辨認語言的能力事實上是超乎我們想像的。 早在媽媽的子宮裡, 胎兒就能夠辨認出媽媽的聲音。 小嬰兒出生後, 就特別喜歡媽媽的聲音, 對環境中最常使用的母語有明顯敏銳的反應。 如果你留心, 也許就會發現寶寶在聽你說話時所表現的專注神情, 他會很仔細傾聽, 等你說完, 還會咿咿呀呀地發聲、興奮地踢腿擺手,

Advertisiment
像“是呀是呀”地贊同。

這就是對話了!說給你的寶寶聽吧, 什麼都可以, 唱歌、講故事, 或者隨便聊聊。 只要你是親切的、鼓勵的, 小寶寶都會很喜歡。 聲調輕柔、清晰, 最容易贏得寶寶的注意了。 也許你會覺得肉麻, 但面對小孩子時, 誰不會這樣說話呢!“喔, 換尿布嘍”、“以前媽媽呀, 常常忘記用多少水沖牛奶”、“寶寶你知道嗎, 窗戶外面好漂亮啊。 你看……”

整天在小寶寶耳邊嘰嘰喳喳、什麼事都說給寶寶聽, 不論是過去的、想像的、這裡的還是八萬裡外的事情。 這樣教育孩子, 孩子除了較快地領略語言, 也會較早培養出空間以及時間的概念。

語言的學習與提高, 是從生活中薰陶出來的。 當體會到聲音可以表示某些感受、可以代表某些事物時,

Advertisiment
小寶寶就會十分樂於使用這麼一個快速有效的溝通方式, 來表達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寶寶從哪裡學習到語言呢?當然就是通過身邊“多嘴”的爸爸媽媽了。

和小寶寶說話, 是親子之間建立溝通與親密感的開端。 在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中, 小寶寶也漸漸感覺到, 語言是怎麼一回事。 對小寶寶而言, 可以從中逐漸建立對爸爸媽媽的瞭解和信任。 聽和說之間, 父母與小寶寶之間, 就是這麼開始漸漸理解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