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吐奶,除了拍背還能怎麼辦

寶寶在吃完奶之後, 經常會出現吐奶的情況, 對此不少媽媽都擔心不已, 害怕出現了什麼健康問題。 其實吐奶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過程, 它還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生理性的, 另一種是病理性的。 遇到吐奶究竟該怎麼辦?怎麼樣才能減少寶寶吐奶呢?

一、吐奶的分類

生理性:新生兒才會出現的症狀, 這是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 賁門肌肉收縮能力不強。 而且新生兒的胃部容量較小, 當胃部的奶水過多時很容易從賁門溢出。 除此之外, 新生兒吃奶還處於學習過程, 一不小心就會有空氣混入,

Advertisiment
當打嗝排氣時也容易使奶一起噴出。 生理性吐奶的量不太多, 而且寶寶不會覺得不舒服, 精神狀態依舊很好, 一般在6個月就會消失。

病理性:病理性吐奶是由於寶寶的身體出現了不适才導致的吐奶, 會發生在任何的年齡段, 而且噴吐兇猛, 還會伴隨胃酸一起吐出, 能夠聞到酸臭的味道。 病理性吐奶時寶寶會感到難受, 哭鬧或者精神萎靡不振。 一旦發生病理性吐奶就要及時就醫治療, 尋找吐奶的原因, 有時候感冒、發燒等都可能會引發吐奶, 所以需要對症下藥。

二、應對吐奶的小妙招

1.拍嗝

估計每一位媽媽都知道拍嗝能夠幫助寶寶緩解吐奶, 當寶寶3個月後就能夠豎著抱起來了, 把寶寶豎著抱起來, 頭靠在爸爸媽媽肩膀上,

Advertisiment
輕輕拍打背部, 打一會兒嗝, 排出氣後再把他平放到床上。

2.少吃多餐

寶寶的胃很小很小, 不適合一次性喂太多, 最好的辦法就是少吃多餐, 多喂幾頓。 因為寶寶的胃太小, 如果吃太多就容易把多餘的奶溢出來。

3.按壓乳☆禁☆房

有的媽媽奶水充足, 奶孔大, 出奶快, 寶寶喝奶又著急, 很容易吸到空氣或者自己把自己嗆到, 所以媽媽們可以在餵奶的時候按壓乳☆禁☆房, 控制出奶量。

三、吐奶緊急處理

有時候吐奶看起來並不可怕, 但是如果寶寶吐奶後由於姿勢不當很可能不小心嗆入氣管, 結果導致缺氧, 甚至窒息, 發生生命危險, 所以吐奶要重視起來。

1.側躺

側著躺可以防止吐出的奶又回流到口腔, 甚至進入呼吸道, 一旦發現吐奶要及時清理口腔和鼻腔。

Advertisiment

2.拍打背部

當寶寶吐奶後發生臉變紫色等憋氣症狀, 媽媽們一定要及時把寶寶放在自己手背上, 讓他趴在你胳膊上然後拍背, 直至把奶水咳出來。

寶寶吐奶這件事可大可小, 所以餵奶時一定要注意姿勢, 喂過奶後不要立刻平放寶寶, 還要時刻觀察他, 及時做好應對措施, 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