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向孩子敞開心扉,能讓孩子懂得感恩

但凡大人有了煩心事, 都會自己藏著掖著, 或與最親近的成年人交流、傾訴, 卻很少有人會向孩子述說。 他們總認為孩子還小, 無法懂得成年人的喜怒哀樂。 其實, 讓孩子知曉你工作的艱辛、社會的錯綜複雜、內心的煩惱以及掙錢的不易等, 對他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工作的苦累讓孩子先知

那時, 兒子還小, 剛上小學一年級。 我的工作是在一家鄉鎮幼稚園上班。 每天早晨6點來到幼稚園, 晚上6點回家。 就連中午也要待在幼稚園照看那幫頑皮的孩子, 根本沒有片刻時間休息。 工作時間長不說, 而且同幼兒打交道極其苦累,

Advertisiment
唯恐幼兒出現抓傷、撓傷、碰傷等事故, 每天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

當我晚上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到家時, 兒子早已放學, 被他爸接回家, 正躺在沙發上看動畫片, 而沙發的另一端擺滿了他的玩具。 或許是動畫片太精彩了, 兒子瞅見我, 並沒有起身讓座的意思, 而是繼續觀看他的動畫片。 我覺得兒子太不體諒我了, 我忍著心裡的不快, 默默地坐在沙發一角, 閉目仰躺著休養身心。

當動畫片看完後, 兒子這才意識到身邊無精打采的我, 他露出無比驚訝的神情說:“媽媽, 您怎麼了?”我索性佯裝一臉病容, 用微弱的語氣對他說:“兒子乖, 能不能幫媽媽倒杯水來, 媽媽太累了。 ”

很快, 兒子跑到飲水機前, 不一會, 便端來滿滿一杯水。

Advertisiment
我無力地用手指了指唇, 兒子領會, 懂事地將水遞送到我唇邊, 並用十分憐憫的語氣說:“媽媽, 您快喝吧!喝了就不累了!”水喝完, 我立即振作精神, 將兒子摟在懷中, 除了誇他懂事, 還對他講起了我工作的勞累。

初始, 兒子並不認為我的工作有多麼累。 他眨著天真的大眼睛說:“有那麼多的小朋友陪著您, 多開心呀, 怎麼會累呢?要不, 我幫你上班, 你幫我上學吧?我太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這真是個有趣的交易!在兒子心中, 在幼稚園上班比他上學好玩。 卻不知,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 其工作職責, 並不僅僅是陪孩子玩那麼簡單。 我將我的工作一一講給他聽。

當我說完, 兒子才恍然大悟道:“我以為你們的工作就是帶孩子們玩遊戲呢,

Advertisiment
沒想到每天會有那麼多事要做, 那真是很累!”

通過我的講述, 兒子已經懂得了我工作的艱辛, 並在我每天回家的第一時間, 給我倒上一杯熱茶, 隨後, 讓我坐在沙發上好好歇息, 而他卻為我忙前跑後, 一會兒問我想吃點什麼, 一會兒問我想看什麼電視, 令我真是感動不已!

伸張正義並非只靠勇氣

上初三的兒子性格耿直, 常仗著高大的身材愛打抱不平。 在學校時, 他曾因“修理”了幾位常欺負女生的低年級男生而得意不已。 儘管打抱不平是值得提倡的正義之事, 可我覺得只憑一腔義氣, 盲目魯莽地處理問題, 兒子遲早會吃虧, 便總想找個機會向他傾吐我心裡的想法與擔憂。

那天, 我下班回家後, 一臉憤懣。 兒子上前關切地問:“媽媽,

Advertisiment
您怎麼了?為什麼這麼不開心?”

於是, 我向他講起了公車上的所見所聞。 公車上人很多, 連過道裡都站滿了人。 一位年近70歲的老大爺上車後, 一手拄著拐杖, 一手扶著座椅, 顫巍巍的身子隨公車的開動而左右搖晃, 隨時都有摔倒的可能。 而緊挨老人的身邊, 坐著一位正玩手機遊戲的男青年。 當公車猛然顛簸的瞬間, 老人一個趔趄, 摔在男青年身上, 碰掉了他的手機。 手機落在座椅上, 安然無恙。 可男青年撿起手機後, 還是很惱怒, 他不僅罵了些難聽的話, 還用力推搡了老人幾把。 而公車內, 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老人說話, 大家要麼睡覺, 要麼閒聊, 似乎根本沒聽到, 也沒看到。 只不過, 幾秒鐘後, 同時站起來3名中年男子,

Advertisiment
這3名男子紛紛表示要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

聽到這裡, 嫉惡如仇的兒子氣憤難耐地嚷著說:“那些不讓座的人, 還是父母養的嗎?那個男青年怎麼一點公德心也沒有呢?要是我在車上, 一定會好好教訓那位男青年, 替老人出口氣!”

看看, 兒子的“正義病”又發作了。 我搖頭否定了兒子的做法, 並告訴他, 從那名男青年手臂上的蛇蠍刺青可以看出, 那極有可能就是一名社會混混, 同這樣的人打交道, 稍有不慎, 不僅不能幫到老人, 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甚至惹來殺身之禍。

我告訴兒子, 即使打抱不平, 也要用一種智慧的方法, 不可蠻幹。 兒子點點頭, 陷入了深思中, 並在口中喃喃自語道:“可我總不能不管, 我該怎樣幫到那位老人呢?”

於是,我和他一起商議。商議的最後結果是,輕扶住老人,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或在乘客中做思想工作,讓大家多幫幫老人。

通過這件事,兒子知道了,怎樣靈活機智地去幫助他人,而不是僅憑著一腔正義。而事後,3名中年男子的讓座行為,更讓兒子知道了這個社會,雖然有壞人,但是好人更多。

通過我的講述,兒子不僅懂得了分辨社會的美醜善惡,更懂得了在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情況下,還能説明到他人。

做婆媳間的調和劑

婚後,因家務瑣事,我和婆婆之間發生了不少爭執。當然,這些小小的爭執都是背著老公和兒子發生的。

有一次,因為我將飯做得太硬了,和婆婆再一次發生了爭執。而且,婆婆賭氣不吃飯,任憑公公怎麼勸也不吃。

我自認為沒有錯,便不願去向婆婆認錯。我想,自己工作勞累了一天,回家不僅沒飯吃,還得做飯侍侯她,她不僅不體諒,還挑三揀四,天下哪有如此蠻不講理的婆婆?

老公不在家,於是我將內心的苦惱說給10歲的兒子聽。兒子眨巴著眼睛認真聽完後,說:“媽媽,您知道奶奶的胃病犯了多少天嗎?有時,她疼得滿床打滾,怕吵擾您休息,而不敢呻吟一聲。她知道您上班很辛苦,很多次,都強撐著幹完家務,做好飯等你。可那天,奶奶因胃疼得非常難受,爺爺陪她去了醫院,回家晚了才沒做飯的。”

從兒子口中我才知道,婆婆患上了中期胃癌。擔心治療要花費我們不少錢,便想用絕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婆婆只是心情不好而已,並非生我的氣,而我卻被蒙在鼓裡,甚至為了丁點兒小事和婆婆爭吵。那天,我在兒子的陪同下,很是愧疚地主動向婆婆認了錯,並極力勸說婆婆早早接受治療。我說:“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拿得出,您一定得放下思想包袱。”

後來,婆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康復後的婆婆同我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爭執,只因兒子充當了我和婆婆之間的調和劑。當我對婆婆偶有不滿時,兒子總會安慰我說:“奶奶年老了,您就多多包涵她吧!畢竟,奶奶還是很心疼您的。她說話,您愛聽則聽,不愛聽就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吧,不要和她頂嘴!”那一刻,我心中豁然一亮,對兒子刮目相看。

別小看孩子,有時,孩子比我們成年人更大度,心胸更寬廣,更明晰事理。通過向孩子傾訴家務瑣事,可提高孩子解決問題、應對困難的能力,用他的智慧幫我們化解生活難題。

參與家庭計畫刹住奢靡風

兒子上中學後,花起錢來毫不含糊。今天向我要錢為同學買生日禮物,明天向我要錢買新衣新鞋襪。儘管他的衣服還能穿,鞋子也並不舊,可沒幾天,便嫌式樣有些老,嫌和某位同學撞衫了,而執意要錢再去買。

倘若我說沒錢,兒子怎麼也不會相信。他認為,我和他爸一個月的工資給他買這些東西,無論如何也綽綽有餘,可他並不知道,我們要將錢積攢起來,供他以後上大學用,買房用,而不是如此奢侈浪費在沒必要的花費上。

於是,趁兒子週末在家時,我拿出家裡的存摺本給他看,告訴他,我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他爸每個月的工資又是多少。而每月的生活開支及人情往來需要多少錢,每月孝敬他的爺爺奶奶要多少錢,他每月要花多少錢,所剩的錢供他以後上大學還差多少,買房子還差多少。

很多時侯,我們都會讓兒子參與家庭計畫。兒子拿著計算器,陪著我一筆一筆地算,縮減這項開支,縮減那項開支,算來算去,所剩還是無幾。從那以後,兒子再也不無緣無故向我要錢了,甚至他還會將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存進我們為他開的帳戶。看著帳戶上一筆筆慢慢增多的積蓄,兒子很是高興。他手捧著自己的存摺,無限憧憬地對我說:“媽媽,以後我要用這些錢,為您和爸爸蓋一幢別墅。”儘管兒子的想法很天真,也很遙遠,我和老公還是非常高興。兒子體會到我們掙錢的艱辛和不易,知道感恩了。

通過我的苦難灌輸,以前從不愛學習的兒子變得認真努力了。他時常對我說:“媽媽,您們供我念書花了這麼多錢,倘若沒學到知識,這虧就大了。”看來,兒子不僅懂事了,還懂得計算時間與金錢的成本了。

向孩子敞開心扉,便是用心傳輸一種正確的教育觀,用最民主的方式,向孩子敞開愛的懷抱,讓孩子也能用同樣的方式回報我們。向孩子敞開心扉,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提前全面瞭解社會,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學校那片單純狹窄的天地裡,從而培養出體貼父母、關愛父母、能力強與社會經驗豐富的好孩子。 

於是,我和他一起商議。商議的最後結果是,輕扶住老人,將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或在乘客中做思想工作,讓大家多幫幫老人。

通過這件事,兒子知道了,怎樣靈活機智地去幫助他人,而不是僅憑著一腔正義。而事後,3名中年男子的讓座行為,更讓兒子知道了這個社會,雖然有壞人,但是好人更多。

通過我的講述,兒子不僅懂得了分辨社會的美醜善惡,更懂得了在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情況下,還能説明到他人。

做婆媳間的調和劑

婚後,因家務瑣事,我和婆婆之間發生了不少爭執。當然,這些小小的爭執都是背著老公和兒子發生的。

有一次,因為我將飯做得太硬了,和婆婆再一次發生了爭執。而且,婆婆賭氣不吃飯,任憑公公怎麼勸也不吃。

我自認為沒有錯,便不願去向婆婆認錯。我想,自己工作勞累了一天,回家不僅沒飯吃,還得做飯侍侯她,她不僅不體諒,還挑三揀四,天下哪有如此蠻不講理的婆婆?

老公不在家,於是我將內心的苦惱說給10歲的兒子聽。兒子眨巴著眼睛認真聽完後,說:“媽媽,您知道奶奶的胃病犯了多少天嗎?有時,她疼得滿床打滾,怕吵擾您休息,而不敢呻吟一聲。她知道您上班很辛苦,很多次,都強撐著幹完家務,做好飯等你。可那天,奶奶因胃疼得非常難受,爺爺陪她去了醫院,回家晚了才沒做飯的。”

從兒子口中我才知道,婆婆患上了中期胃癌。擔心治療要花費我們不少錢,便想用絕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婆婆只是心情不好而已,並非生我的氣,而我卻被蒙在鼓裡,甚至為了丁點兒小事和婆婆爭吵。那天,我在兒子的陪同下,很是愧疚地主動向婆婆認了錯,並極力勸說婆婆早早接受治療。我說:“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拿得出,您一定得放下思想包袱。”

後來,婆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竟然奇跡般地康復了。康復後的婆婆同我再也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爭執,只因兒子充當了我和婆婆之間的調和劑。當我對婆婆偶有不滿時,兒子總會安慰我說:“奶奶年老了,您就多多包涵她吧!畢竟,奶奶還是很心疼您的。她說話,您愛聽則聽,不愛聽就一隻耳朵進,另一隻耳朵出吧,不要和她頂嘴!”那一刻,我心中豁然一亮,對兒子刮目相看。

別小看孩子,有時,孩子比我們成年人更大度,心胸更寬廣,更明晰事理。通過向孩子傾訴家務瑣事,可提高孩子解決問題、應對困難的能力,用他的智慧幫我們化解生活難題。

參與家庭計畫刹住奢靡風

兒子上中學後,花起錢來毫不含糊。今天向我要錢為同學買生日禮物,明天向我要錢買新衣新鞋襪。儘管他的衣服還能穿,鞋子也並不舊,可沒幾天,便嫌式樣有些老,嫌和某位同學撞衫了,而執意要錢再去買。

倘若我說沒錢,兒子怎麼也不會相信。他認為,我和他爸一個月的工資給他買這些東西,無論如何也綽綽有餘,可他並不知道,我們要將錢積攢起來,供他以後上大學用,買房用,而不是如此奢侈浪費在沒必要的花費上。

於是,趁兒子週末在家時,我拿出家裡的存摺本給他看,告訴他,我每個月的工資是多少,他爸每個月的工資又是多少。而每月的生活開支及人情往來需要多少錢,每月孝敬他的爺爺奶奶要多少錢,他每月要花多少錢,所剩的錢供他以後上大學還差多少,買房子還差多少。

很多時侯,我們都會讓兒子參與家庭計畫。兒子拿著計算器,陪著我一筆一筆地算,縮減這項開支,縮減那項開支,算來算去,所剩還是無幾。從那以後,兒子再也不無緣無故向我要錢了,甚至他還會將自己的零花錢省下來,存進我們為他開的帳戶。看著帳戶上一筆筆慢慢增多的積蓄,兒子很是高興。他手捧著自己的存摺,無限憧憬地對我說:“媽媽,以後我要用這些錢,為您和爸爸蓋一幢別墅。”儘管兒子的想法很天真,也很遙遠,我和老公還是非常高興。兒子體會到我們掙錢的艱辛和不易,知道感恩了。

通過我的苦難灌輸,以前從不愛學習的兒子變得認真努力了。他時常對我說:“媽媽,您們供我念書花了這麼多錢,倘若沒學到知識,這虧就大了。”看來,兒子不僅懂事了,還懂得計算時間與金錢的成本了。

向孩子敞開心扉,便是用心傳輸一種正確的教育觀,用最民主的方式,向孩子敞開愛的懷抱,讓孩子也能用同樣的方式回報我們。向孩子敞開心扉,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提前全面瞭解社會,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學校那片單純狹窄的天地裡,從而培養出體貼父母、關愛父母、能力強與社會經驗豐富的好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