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向華:和孩子玩藝術的3個高招兒

向華本身就是個愛玩的人:玩編劇, 玩繪本創作, 玩自己攢自行車, 辦漢苗創想園帶著一群孩子一起玩, 在音樂廳聲情並茂地給幾百個孩子講故事……在這些玩兒中, 無不充滿藝術創作的靈感, 也都是在為孩子提供藝術體驗的新途徑。 有了兒子後, 他會怎麼帶兒子玩呢?

一個屬於孩子自己的手工台

男孩子精力充沛的樣子, 讓向華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在一張平面的紙上塗塗抹抹肯定不能被滿足。 因此, 小塵3歲的時候, 向華準備給兒子佈置個手工台。 開始想得簡單, 在家裡的某個角落放一張兒童用的小桌子就好了。

Advertisiment
後來向華一想, 不對, 這個手工台應該大!可能是他經常帶一群孩子玩的緣故, 他覺得好玩的手工肯定不是一個人默默地在角落製作, 而是要幾個小夥伴一起玩才好。 所以向華當時設想的是這個手工台至少要能包容下三四個孩子。

向華說:"有時候想想, 孩子其實真是挺可憐, 因為他生活在一個成人的環境裡, 傢俱都是按照成人的身高和使用習慣設計的, 家裡也很少有孩子自己的角落, 即使有, 也經常被大人各種侵佔。 "所以向華決心給小塵騰出一塊完全屬於他的空間。 幸好全家人都特別支持藝術家爸爸的決定, 他們把本來放在非常寬敞地方的餐桌挪到了一個特別彆扭的角落裡, 把一進門最開闊的區域用來給小塵擺放手工台。

Advertisiment
向華去宜家買了兩個打折的實木桌子, 把腿鋸短到適合孩子的高度, 然後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它。 向華給兒子製作的手工台包括3個重要的功能:展示, 平面的畫要有地方掛, 立體手工要有小平臺可以放;製作, 能舒適地使用;儲藏材料, 孩子拿吸管、蠟筆、紙張等都很方便。

手工台剛做好的時候, 小塵還屬於熱衷蹲在地上挖泥巴的年齡, 所以向華自己先坐到那兒開始玩上手工了。 過了一陣, 小塵媽媽也發現了這個"好地方", 夫妻倆成天坐在小板凳上做手工, 玩得很開心。 夫妻倆自己的確愛玩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們更認為, 想讓孩子幹什麼, 愛上什麼, 大人一定要先自己做起來, 孩子是被帶出來的,

Advertisiment
不是教出來的。 很快, 小塵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宣佈手工台是他的領地, 馬上"收復失地", 而且到處去和鄰居的小夥伴說:"快來我家玩, 我家有手工台!"向華當時設計手工台, 就是希望兒子能為自己擁有這個大玩具而充滿榮耀感。 讓他得意的是, 設想馬上就實現了!

如何帶孩子使用手工台

● 讓孩子逐漸進入狀態 剛開始, 小塵就喜歡拿個筆亂塗顏色, 向華就自己做一些手工, 請小塵幫著裝飾。 慢慢地, 小塵開始注意到爸爸做手工時使用到的各種工具。

● 根據孩子的興趣教他使用工具 當小塵對剪刀感興趣的時候, 讓他試著用剪刀;對螺絲刀感興趣的時候, 在小木塊上打幾個孔, 讓孩子試著擰螺絲;好奇小鋸子時,

Advertisiment
告訴孩子怎麼拿鋸才能把材料鋸開、鋸齊。

● 認識材料, 發揮孩子自己的創意

向華自己在製作手工時, 逐漸讓孩子瞭解材料的本質及其用途。 比如收快遞後拆下的盒子裁好, 就是手工製作時用處最多的硬紙殼;隨手撿來的樹枝、樹葉都能派上用場;用過的吸管、餐盤都能有用。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在工具的使用上, 要教給孩子的怎麼用。 但是材料怎麼用, 用來幹什麼, 是屬於孩子的創意部分, 不要給孩子設定模式, 只是自己做的時候讓孩子看到, 給孩子提供好這些材料即可。

把塗鴉變成大師級展品

小塵喜歡塗鴉, 雖然成長於藝術之家, 但是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樣, 也要經歷塗龍捲風、塗毛線團的階段。 不少有心的父母會把孩子的塗鴉作品收藏起來,

Advertisiment
而向華做的是"向前一步", 把兒子的塗鴉裱起來, 然後展示在工作臺上或者家裡的其他地方。 當然, 他所謂的裝裱不是拿到外面去做昂貴的玻璃相框, 而是自己的手工創作:"我做的一些手工就是來裱兒子丟的塗鴉紙片。 三分畫, 七分裱, 很多塗鴉作品一旦裝飾起來, 就像個作品啦!"向華邀請我們到他家裡去參觀小塵的塗鴉作品, 他也建議父母能花點兒心思去做這些:"我很崇拜兒子的作品。 我沒有教過他, 但他隨手的塗鴉真的非常有創意。 我覺得這樣做會讓孩子于無形中受到很大的鼓勵。 鼓勵不能光是口頭上的'太棒了'或那些很虛的形式, 實實在在的鼓勵才更重要。 "

向華認為收藏孩子的塗鴉作品, 更適合用來回憶,但是用裝裱的方式來展示,是為了讓孩子更有自信和榮耀感。所以,小塵自己看到家裡的"展品"時也特別得意,覺得很好看。

讓藝術的表達立體起來

向華的觀點是孩子的藝術表達應該是立體的,不要認為藝術就是畫畫。繪畫、玩顏色只是藝術體驗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小塵畫畫,他也鼓勵兒子在畫上做些立體的東西,讓藝術的整體表達立體起來。

向華給兒子做很多立體的玩具,金箍棒、弓箭,因為有一段時間小傢伙迷戀哪吒,還給他做了風火輪、乾坤圈。耶誕節的時候,向華給兒子用報紙做了聖誕樹粘在牆上。結果,這棵聖誕樹一直到盛夏才被拆下來,因為小塵一直不讓拆,聖誕樹已經變成他的靈感舞臺,自己做好什麼東西都粘在上面,最後實在是沉甸甸的,馬上就會被壓垮了,才同意拆,條件是父子倆再設計一棵新的"樹"。通過讓小塵愛上這樣的聖誕樹,向華也啟發父母:"我們可以在家裡找到一個小空間,然後做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哪怕是一個房子形狀的紙殼,就會不斷地激發孩子的藝術靈感,讓他有一種衝動想去進行立體裝飾,並且非常欣賞這樣的立體表達。當能夠讓藝術表達立起來時,孩子探索藝術世界的眼光就不一樣了,表達的方式和思路也會不一樣。"

讓孩子擁有立體的藝術表達方式,向華認為不光是把心思花在手工方面,他覺得對於孩子來講,運動也非常重要。爬樹、騎車、滑板……向華對兒子的約束很少,鼓勵他盡情地探索和使用自己的身體,嘗試摔倒、磕碰。"有一個立體發展的身體,那麼他的思維也一定是立體的,孩子的身心是共通的。"向華說。

最後,向華和我們強調了藝術啟蒙中好奇心的珍貴。此時的小塵正處在"十萬個為什麼"階段,而向華也把回答這些天文地理、動植物的問題當成一種好玩的遊戲,而不是敷衍。他覺得這種應答是父母對孩子非常重要的陪伴,甚至比帶孩子玩有形的手工或進行有形的運動還重要,因為這能讓孩子永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而有好奇心才能有探究的精神:"他需要答案,我們就一起去找答案!我一直期待扮演這樣的啟蒙角色。"

更適合用來回憶,但是用裝裱的方式來展示,是為了讓孩子更有自信和榮耀感。所以,小塵自己看到家裡的"展品"時也特別得意,覺得很好看。

讓藝術的表達立體起來

向華的觀點是孩子的藝術表達應該是立體的,不要認為藝術就是畫畫。繪畫、玩顏色只是藝術體驗的一部分。因此,即使是小塵畫畫,他也鼓勵兒子在畫上做些立體的東西,讓藝術的整體表達立體起來。

向華給兒子做很多立體的玩具,金箍棒、弓箭,因為有一段時間小傢伙迷戀哪吒,還給他做了風火輪、乾坤圈。耶誕節的時候,向華給兒子用報紙做了聖誕樹粘在牆上。結果,這棵聖誕樹一直到盛夏才被拆下來,因為小塵一直不讓拆,聖誕樹已經變成他的靈感舞臺,自己做好什麼東西都粘在上面,最後實在是沉甸甸的,馬上就會被壓垮了,才同意拆,條件是父子倆再設計一棵新的"樹"。通過讓小塵愛上這樣的聖誕樹,向華也啟發父母:"我們可以在家裡找到一個小空間,然後做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哪怕是一個房子形狀的紙殼,就會不斷地激發孩子的藝術靈感,讓他有一種衝動想去進行立體裝飾,並且非常欣賞這樣的立體表達。當能夠讓藝術表達立起來時,孩子探索藝術世界的眼光就不一樣了,表達的方式和思路也會不一樣。"

讓孩子擁有立體的藝術表達方式,向華認為不光是把心思花在手工方面,他覺得對於孩子來講,運動也非常重要。爬樹、騎車、滑板……向華對兒子的約束很少,鼓勵他盡情地探索和使用自己的身體,嘗試摔倒、磕碰。"有一個立體發展的身體,那麼他的思維也一定是立體的,孩子的身心是共通的。"向華說。

最後,向華和我們強調了藝術啟蒙中好奇心的珍貴。此時的小塵正處在"十萬個為什麼"階段,而向華也把回答這些天文地理、動植物的問題當成一種好玩的遊戲,而不是敷衍。他覺得這種應答是父母對孩子非常重要的陪伴,甚至比帶孩子玩有形的手工或進行有形的運動還重要,因為這能讓孩子永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而有好奇心才能有探究的精神:"他需要答案,我們就一起去找答案!我一直期待扮演這樣的啟蒙角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