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吸取教訓勝過鼓勵

也許, 現在許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更多地采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 但千萬不要忘記, 教訓對于孩子來說, 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和前者相比, 教訓這種方式在某些方面更能讓孩子領悟父母的意圖。

在此處, 我們所說的教訓, 并不單單是指告誡孩子:不能這樣, 不能那樣……這不是成功的教育。 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不落痕跡的影響, 而非教條的標語口號式的教育。

給孩子以教訓, 應當是自然、形象的, 在孩子最想嘗試、實踐的時刻, 讓他接觸、體會、自省、自悟。 然而, 把一個不識水性的孩子強按進水中,

Advertisiment
教他感受水火的無情, 這豈不又成了形而上學的教育了?

教訓, 實質上是一種積極探索世界的過程與活動, 雖然它的結果是痛苦、失敗, 甚至不幸的, 但只有教訓, 才能讓孩子從內心感受一種警醒的教育力量。 看到外國媽媽拒絕幫助自己那跌倒的孩子爬起來, 只是在旁邊鼓勵他, 這也是一種教訓, 一種哲理的生活教育。 當父母年邁時, 有誰能幫助你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呢?只能是你自己!

“教”本來是個象形字, 意思是一個成人手拿木棒在示范, 在傳授“抓、放牧、打”等, 充滿著實踐的意味。 “訓”自然就是用言語來傳授生活、生存的內容。 二者合起來, 也可以理解為:教育就是“身教+言傳”。 其中“身教”既指作為父母(施教者)的示范, 又指孩子(受教者)的躬身踐行。

Advertisiment

今天, 我們倡導的游戲活動是教育。 真誠是教育, 尊重是教育, 其實教育的內涵比這些要豐富得多。 適當的拒絕、冷落、經歷失敗、教訓等也都是教育。 當然, 給孩子以教訓, 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讓他“吃苦頭”, 關鍵在于幫助孩子找原因, 鼓勵他自己想出辦法, 解決問題, 此外也應該教給他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