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愛拖延?用催促、懲罰、獎勵的方法對他們都不管用?自律與否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麼,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1.不自律的原因
不自律一般是從孩子小時候培養出來的, 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成年人還深受不自量力的困擾的原因, 因此, 自律要從娃娃抓起, 首先, 我們先來瞭解一下, 自律的原則——先解決問題或者說是承受痛苦, 然後再享受快樂和舒適, 避免眼前的快樂和舒適所帶來的後續問題和痛苦。
Advertisiment
2.錯誤的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也分好壞, 最惡劣的教育方式莫過於棍棒教育, 責駡和體罰的背後並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還會起到負面作用, 這種教育方式本身就違背了自律的原則, 強權之下有多少“自願”是被迫的?所以, 想要孩子自律, 就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式, 而不是通過專制的力量。
Advertisiment
3.培養孩子自律能力
要想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有足夠的耐心, 千萬不要一個不耐煩就對孩子說:“不管你了, 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這些話無疑是讓孩子自律的反面教材。
真正聰明睿智的父母是不會這樣做的, 恰當的督促、適當的鼓勵和表揚以及必要的懲戒和責備都可以巧妙地引導孩子, 讓他們養成自律的習慣。
那如果孩子犯錯了要怎麼辦?蹺課?撒謊?打架?賴床?這些又該怎麼辦呢?首先是溝通, 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然後教育, 用正確的態度和方式教給孩子應該怎麼做, 這樣長久下去, 孩子就會有自動避免那些錯誤, 漸漸地也就有了自律的能力。
此外, 在讓孩子自律不等於“放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