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告訴寶寶“這是什麼”

寶寶的眼睛猶如攝像機的鏡頭, 耳朵猶如答錄機, 無論看到、聽到什麼, 都統統記錄下來, “印刻”在腦海中, 在恰當的時候, 脫口而出。 如果父母能經常適時、適量地向寶寶傳遞一些資訊, 相信他們的表現一定會令爸爸媽媽大吃一驚甚至欣喜若狂。

“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剛學說話的寶寶對身邊事物表現出的好奇程度, 遠遠超出了成人。 不過, 他們的好奇心可不是會說話時才有的!在寶寶用手指著一些東西“咿咿呀呀”時, 他們實際上就是在問“這些東西是什麼呀?”如果這個時候, 媽媽能用一個個準確的名稱、有趣的講解和好玩的遊戲將周圍的事物介紹給寶寶,

Advertisiment
孩子就能將這些資訊儲存進自己的大腦裡。
教寶寶認識物品, 其實就是培養寶寶學會認知和觀察, 這是他們智力活動的門戶、是學習的基礎。 當然, 寶寶認物的過程也需要隨著年齡的不同而循序漸進。

4-6個月
認知水準
4-6個月是寶寶識物的預備期。 這個時期的baby能辨別爸爸媽媽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有了短暫的記憶力, 如果爸爸媽媽從視線中消失他們會試圖去找;看到喜歡的玩具會很興奮, 以致手舞足蹈, 寶寶的“看”與“肢體運動”開始結合起來;鮮豔的顏色能牢牢地吸引住寶寶的視線。 到寶寶6個月大時, 假如你突然拿走他手裡正在玩的東西, 他多半要以大哭來抗議,

Advertisiment
對此, 媽媽別煩, 這可是寶寶認知上一次大的飛躍呦!
這樣教寶寶
◎ 目光跟著玩具走
色彩亮麗的小鈴鐺、撥浪鼓或其它音樂玩具是這個時期寶寶的最愛, 媽媽在寶寶面前反復擺弄這些玩具, 將寶寶的目光吸引到這些玩具上來, 然後, 把它藏在身後、塞進被子裡或拿著它走開, 同時問他“鈴在哪兒呢?”觀察baby是否伸頭、轉身、用眼睛追隨、尋找玩具。 如果能隨聲追尋, 媽媽不妨進一步用不發聲的絨毛玩具訓練寶寶, 比如把毛毛熊扔到地上, 看看孩子的 眼神能否跟著玩具走。 對於寶寶的出色表現, 媽媽最好的獎勵辦法是重複這個遊戲, 反反復複, 能加深寶寶對物品的認識程度。
◎ 花兒真鮮豔
4、5個月的寶寶對豔麗的色彩特別敏感,
Advertisiment
不自覺地就把自己的目光鎖定在了紅、黃、綠等一些鮮豔的顏色上, 而且表現出異常的興奮。 媽媽千萬要利用這個機會, 給寶寶多看一些, 為日後認識顏色做準備。 當然, 你還不需要急於告訴寶寶這些顏色的名稱, 單單讓寶寶看就足夠了。

半歲-1歲
認知水準
半歲以後, 寶寶認識誰是生人誰是熟人了;到7、8個月的時候開始會看鏡子裡的形象, 有的寶寶因此迷戀照鏡子、通過鏡子裡的自己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會對自己發笑。 同時, 也能在父母的協助下認識少量的日常物品了, 儘管這時他們還說不出來, 但是開始能用眼神、表情、手勢、動作等來表示了;也能看一些簡單明瞭的圖畫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