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告訴您什麼情況下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告訴您什麼情況下寶寶不能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的時間、接種者的身體條件、有何禁忌症等, 都對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種後可能產生的不適反應有著影響, 因此, 接種疫苗前一定要仔細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是否適合接種, 特別是年輕父母, 要瞭解寶寶對即將接種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 否則很可能不僅沒有達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反而會引發其他問題。

有以下情況的兒童一般應禁忌或暫緩接種疫苗:

1、患有皮炎、化膿性皮膚病、嚴重濕疹的小兒不宜接種, 等待病癒後方可進行接種; 體溫超過37.5℃, 有腋下或淋巴結腫大的小兒不宜接種,

Advertisiment
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2、患有嚴重心、肝、腎疾病和活動型結核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3、神經系統包括腦、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小兒不宜接種;

4、嚴重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兒不宜接種;

5、有哮喘、蕁麻疹等過敏體質的小兒不宜接種;

6、如果小兒每天大便次數超過4次, 須待恢復兩周後, 才可服用脊灰疫 苗;

7、最近注射過多價免疫球蛋白的小兒, 6周內不應該接種麻疹疫苗;

8、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9、空腹饑餓時不宜預防接種。

10、另外, 家長在帶寶寶接種疫苗時, 一定要將寶寶當時的身體情況詳細反映給醫生, 最好攜帶相關病史資料, 其中有些家長自己難以判斷是否適合接種的情況,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告訴醫生, 由醫生決定。

一位元媽媽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她帶孩子去接種, 遇到過一位有責任心的接種醫生, 一聽到家長說嬰兒有發燒現象, 馬上拒絕接種, 勸其下次再來。 可萬一遇到稍微疏忽的醫生, 為了免去再次通知的麻煩, 儘早完成接種任務, 而不分情況, 草率決定, 後果將不堪設想。 而合格、有責任心的醫生應在接種前和家長盡可能多地溝通。 家長需如實回答各種問題, 如:患病史、過敏史(食物和藥物)、上次接種同種疫苗後的情況、新生兒體重、有無先天畸形、先天性疾患和媽媽健康狀況等。 醫生可根據經驗判斷是否予以接種。

接種後注意不適反應

任何疫苗針對不同的人,

Advertisiment
在接種後都有可能產生不適反應。 如果在接種後出現局部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發熱等症狀, 但很快就消退, 這屬於正常的不適反應。 而這些症狀如果加重, 且不見好轉, 最好儘快到醫院治療。 另外還有些人會對一些疫苗產生過敏反應, 出現長疹子、過敏性紫癜、血管神經性水腫, 甚至休克等症狀, 今後在接種含有引起過敏成分的疫苗時, 一定要慎重, 最好不要再接種相同疫苗。 如果一定要注射, 必須把自己的過敏情況反映給醫生, 由醫生準備好搶救措施後再接種。 孟醫生同時提醒, 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接種疫苗, 不要自己購買後自行接種, 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