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呵護孩子愛學習的天性!

三歲時, 能看著時鐘正確報時;四歲時, 認識1000多個漢字;五歲時學圍棋, 一年半後達到三段……當人們驚歎“是如何將孩子培養得如此優秀”時, 作為孩子的母親, 她只是淡淡一笑道:“我不過盡最大努力保護了孩子愛學習的天性而已。 ”

“省心”的背後都有一份“勞心”

孩子今年已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了, 每天放學的路上, 總能聽到他的小喇叭不停播報:“媽媽, 學校真好, 我真想天天上學!”“媽媽, 我今天和某某約好了晚上一起玩。 ”“媽媽, 我要主持學校的六一匯演啦!”“媽媽, 我做班長啦, 同學們投票選舉我的。 ”看著兒子燦爛的笑臉,

Advertisiment
由衷為他能享受學校生活的每個點滴而倍感欣慰。

老師說:“你家孩子思維能力非常好, 對學習特別熱愛。 ”別的同學家長說:“你家孩子什麼都愛學, 真省心。 ”但我的體會是:每一個“省心”的孩子背後, 都有一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特別“勞心”的家長。 而這種“勞心”, 與其說是對孩子的“培養”, 不如說是對孩子某些天性的“保護”。

保護孩子的“求知欲”熱情回應孩子的每一次提問

每一個懵懂的孩子, 都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小腦袋會不停地冒出“為什麼”“怎麼會這樣”等等問題。

記得兒子兩歲半時, 有一次帶他去公園, 他追著翻飛的樹葉到處跑。 當風停後, 樹葉隨風而落時, 兒子瞪著大眼睛四處張望:“媽媽, 樹葉怎麼不飛了?”“風停了,

Advertisiment
樹葉就不飛了。 ”“那風到哪裡去了呀?”是啊, 風到哪裡去了, 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孩子才會聽得懂。

為了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後來找來了和風有關的繪本——《風到哪裡去了》, 以圖畫書的形式, 深入淺出地和孩子講述萬物迴圈的道理。

現在孩子碰到問題, 有時自己會主動尋找工具書尋求答案, 並且喜歡探索。 我想, 這和年幼的時候, 我們對他每一個問題的及時回應是分不開的, 因為這是對孩子好奇心的保護。 其實, 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是愛提問的, 這正是他們充滿求知欲的表現。 而家長對孩子每一次提問的積極回應, 也正是在鼓勵和強化孩子的求知欲。

發現並保護孩子的“興趣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Advertisiment
但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 對於自己喜歡或是擅長的事情總是更樂意去嘗試。 我家孩子也一樣。 他講話比較晚, 一歲多的時候還只會一些簡單的稱呼, 但是他對車牌號碼很關注, 一邊歪歪斜斜地走路, 一邊用小手指著車牌上的數字讓我們反復念給他聽。

再後來, 只要有數位的事物, 他都特別留心, 最喜歡的積木也是因為上面標有數字。 看超市里的價格標籤, 也是兒子每次到超市的樂趣之一, 只要是去超市, 爸爸和奶奶負責購物, 媽媽就負責陪著寶貝看標籤並“陪讀”。 兩歲半時, 兒子突然對時鐘有了興致, 我們馬上給他買了可以撥動的鐘錶玩具, 並自己製作了蒙氏操作教具“時鐘三段卡”, 孩子感興趣的時候經常會拿出來玩一玩,

Advertisiment
到三歲左右他就可以看著真正的時鐘準確為我們報時了。

公共汽車和高架橋是很多男孩子迷戀的對象, 兒子也不例外。 每次戶外活動一到家, 他就會用積木搭建停車場、高架橋, 上面擺滿了他的小汽車。 從平鋪到有一定的雛形, 再到精美的立體設計, 孩子憑著自己的熱愛和實踐, 不斷地積累經驗, 而我這個對建構一點都不擅長的媽媽能為他做的, 就是提供寬鬆的空間, 及時添置“原材料”了。 而正是在這種“搭建”遊戲中, 孩子的空間方位感越來越強。

孩子對數字和空間的敏感和偏好, 在後來的學習生活中顯現出不少優勢。 比如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比較困難的“時間”和“人民幣”, 他掌握運用得非常熟練。 形狀及空間方位的概念也很清晰,

Advertisiment
在一年級一次數學考試裡, 有一道題目請孩子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 公佈的準確答案是9個, 兒子是唯一不認可這個答案的孩子, 他把找到的10個三角形一個個數出來給老師看, 最後老師把全班的試卷重新批改一遍, 並肯定了他的堅持。 當然, 生活裡也給了“路盲”媽媽很多幫助, 從上大班開始, 每次外出只要有兒子跟著, 我都可以很放心地“不記路”。

在這裡, 我想說的是, 其實,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 都是獨特的存在, 他們的興趣和關注點也總是有所不同的。 家長最需要做的是, 積極挖掘和保護孩子的“興趣點”, 而不是把你認為“好的”或者“別人都在學的”強加給他。 我的體會是, 如果家長能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 及時給予孩子適宜的環境,他們的發展將會事半功倍。

接納支持受挫的孩子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探索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有時難免選擇逃避。

兒子大約在三歲半左右開始學習拍皮球,最初一個都拍不起來,嘗試了幾次,覺得很沮喪便想放棄。為了避免加強他的受挫感,打擊自信心,我和他爸爸沒有強迫他。但從那以後,每天帶他出去玩,我們總會帶著小皮球,主動和社區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丟接球或者踢球的遊戲。兒子本身對球很排斥,看到我們玩得很開心,不由自主地也就加入進來。

慢慢地,孩子對球的好感逐漸加深,有時下樓我們忘記帶小皮球,他還會提醒我們或者乾脆自己帶上皮球出門。看到別的小朋友拍皮球,他會認真觀察並嘗試著去拍一拍,偶爾有一次成功拍起來,我會及時肯定並好奇地問兒子:“你是怎麼拍起來的?能教教媽媽嗎?”兒子頗有成就地向我介紹他的成功經驗。

不斷地總結方法,反復地練習動作,兩三個月之後,孩子很自然就學會了拍皮球。後來在學習跳繩時,孩子也有類似的逃避情緒,我們一起回憶了拍球的經歷,最後兒子很有信心地跟我說:“媽媽,我只要多多練習,就肯定能學會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成就自己的能力,同時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接納孩子受挫的情緒,及時給予理解支持而不是施加壓力,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孩子的意志力、耐挫力、自控力、自信心等優秀品質才能更好地得到發展。

其實,每個孩子的天性中部有“愛學習”的一面,這種天性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如對某些事物的熱衷……而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援,呵護好孩子“愛學習”的天性、這樣,良好的學習品質才能水到渠成。

及時給予孩子適宜的環境,他們的發展將會事半功倍。

接納支持受挫的孩子保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探索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有時難免選擇逃避。

兒子大約在三歲半左右開始學習拍皮球,最初一個都拍不起來,嘗試了幾次,覺得很沮喪便想放棄。為了避免加強他的受挫感,打擊自信心,我和他爸爸沒有強迫他。但從那以後,每天帶他出去玩,我們總會帶著小皮球,主動和社區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丟接球或者踢球的遊戲。兒子本身對球很排斥,看到我們玩得很開心,不由自主地也就加入進來。

慢慢地,孩子對球的好感逐漸加深,有時下樓我們忘記帶小皮球,他還會提醒我們或者乾脆自己帶上皮球出門。看到別的小朋友拍皮球,他會認真觀察並嘗試著去拍一拍,偶爾有一次成功拍起來,我會及時肯定並好奇地問兒子:“你是怎麼拍起來的?能教教媽媽嗎?”兒子頗有成就地向我介紹他的成功經驗。

不斷地總結方法,反復地練習動作,兩三個月之後,孩子很自然就學會了拍皮球。後來在學習跳繩時,孩子也有類似的逃避情緒,我們一起回憶了拍球的經歷,最後兒子很有信心地跟我說:“媽媽,我只要多多練習,就肯定能學會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有成就自己的能力,同時在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接納孩子受挫的情緒,及時給予理解支持而不是施加壓力,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孩子的意志力、耐挫力、自控力、自信心等優秀品質才能更好地得到發展。

其實,每個孩子的天性中部有“愛學習”的一面,這種天性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如對某些事物的熱衷……而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充分的支援,呵護好孩子“愛學習”的天性、這樣,良好的學習品質才能水到渠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