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呼吸道感染怎麼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 常指鼻、咽、扁桃體、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 發病率占兒科疾病首位。

本病90%以上由病毒所致, 病毒感染後繼發細菌感染。 依病變主要部位的不同又可稱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

[併發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不論輕重, 如不及時治療, 一般均可引起全身併發症, 最易併發支氣管炎和肺炎。 此外還可併發鼻竇炎、急性眼結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頸淋巴結炎、咽後壁膿腫、扁桃體周圍膿腫、上頜骨髓炎等。 假若感染通過血液迴圈播散於全身各處, 細菌感染併發敗血症時,

Advertisiment
可引起多種化膿性病灶, 如皮下膿腫、腹膜炎、關節炎、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等。

[治療]

體溫在38℃以上時, 可服用藥物退熱, 4小時可重複一次。 如發生高熱時, 可用75%酒精兌一倍溫開水在頸部兩側、腋下、腹部溝部等有大動脈搏動處做酒精擦浴, 頭部可用冷毛巾濕敷降溫, 防止驚厥。 藥物降溫可用阿司匹林。 有高熱驚厥時止驚藥可用苯巴比妥鈉肌注。

一般不用抗生素。 疑細菌感染或有併發症時可選用青黴素, 或頭孢氨苄青黴素、紅黴素等。 具體用藥由醫生確定。

如用中成藥可諮詢醫生選用小兒感冒沖劑、維C銀翹片、兒童清肺丸、小兒清咽沖劑, 板藍根沖劑, 雙黃連口服液, 小兒回春丸, 小兒清熱散等。

[飲食療法]

芫荽黃豆湯:鮮芫荽(香菜)30克,

Advertisiment
黃豆50克, 加水兩碗半煎至一碗半, 加食鹽少許調味食用。

大白菜根煮水:大白菜根7個, 煮沸, 3分鐘關火, 加蓋燜30分鐘, 根去掉, 代水溫服。

[預防與調理]

增強抵抗力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加強室外活動, 多曬太陽, 增強體質, 提高抗病能力。 平時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注意清潔衛生, 冬春季節少去公共場所。

患兒要適當休息, 充足睡眠, 多飲白開水, 避免受涼。 合理餵養, 添加輔食, 預防佝僂病、營養不良等疾病。

注意隔離, 防止交叉感染。 發熱患兒要注意控制體溫, 避免體溫突然上升引起驚厥。

飲食宜清淡。

西醫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從鼻腔到環狀軟骨下端部位的鼻、咽、喉的粘膜炎症。 一年四季均可發生。

Advertisiment
本病屬中醫感冒、咳嗽、乳蛾、喉痹等範疇。

臨床主要表現常有鼻塞、流涕、頭痛、咽痛、咳嗽或有發熱等症狀, 或扁桃體紅腫、化膿。 嬰幼兒常可出現嘔吐。 腹瀉, 一時性高熱, 抽搐等兼證。

現代醫學認為小兒由於上呼吸道解剖的特點, 易為病毒或細菌感染, 加之免疫功能不足, 常有反復出現的現象。 可為支氣管炎, 支肺炎, 急性腎炎, 風濕熱, 小兒常見急性傳染病(麻疹、風疹、幼兒急疹水痘、脊髓灰質炎等)的前驅期。

西醫治療

(1)高熱用阿斯匹林, 5~10mg/kg/次, 或安乃近等退熱藥, 或新雪丹1/3 支至1 支。

(2)驚厥處理:10%水合氯醛0.15~0.6mg/kg/次。 鼻飼或保留灌腸, 或肌注苯巴比妥5~8mg/kg/次, 必要時6~8 小時可重複使用。 有驚跳或有高熱抽搐病史者可口服苯巴比妥1~2mg/kg/次作預防。

(3)如有細菌感染者,

Advertisiment
可選用青黴素、魚腥草等注射液。

(4)外用藥:冰硼散, 雙料喉風散噴喉;麻苯滴鼻液滴鼻。

不必太擔心, 照顧好寶寶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遵醫用藥..合理飲食寶寶會很快康復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