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回想起來, 竹江先生至今一次也沒有說過要如何改變由香裡, 只是一再強調要我們家長端正對孩子的態度。 他堅信只要家長正確地駕馭生活, 端正對孩子的態度, 孩子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走上健康成長之路的。 他不僅這樣想, 也是這樣做的。
以前, 我們集一切家長的錯誤做法於一身, 對孩子不能細緻入微地關心體貼, 而是干涉、限制、痛打;或則一味嬌寵、討好, 結果被孩子搞得暈頭轉向、焦頭爛額。 對此, 竹江先生首先明確地告訴我們:孩子也是人, 對一個人是不能隨意干涉、嬌寵和痛打的。 教育孩子不能拘泥于小事,
Advertisiment
此外, 竹江先生對我們最重要的教誨就是在孩子“人格形成”時期, 家長絕不能放鬆教育、放任自流。 當然, 中學階段是孩子最容易犯罪的年齡, 但在這段時間內, 抓緊教育和放鬆教育的巨大差異, 將會在孩子成人後的某個方面充分地顯示出來, 而決定其一生的命運。
在此基礎上, 他教給我們的是, 建立一個孩子認為是最溫暖的家庭, 就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夫婦完全理解了竹江先生教育思想的本質。 我相信在今後漫長的生活道路上, 我們肯定還會有迷路的時候, 但我相信, 我們一定能夠終生保持作為一個父母的應有姿態。
Advertisiment
在今天這個時代, 家長對於孩子, 孩子對於家長, 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兩者之間應該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誰也無法為我們做出明確的答覆。
在我們為女兒的失足而終日苦惱的時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笑著對我說:“在今天這個時代, 很難說清有孩子是幸福還是不幸。 ”這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 我曾經認為天下的父母都是不幸的。 恐怕那些為失足兒女苦惱的家長們, 至今也仍是這樣想吧?不!豈止是想, 有的家長在飽嘗了痛苦之後, 竟將自己的親生骨肉活活殺死了。 想到這些父母的心情, 我們的熱淚就奪眶而出。 我要疾呼:“我們的心情是一樣的啊!”但是, 看到今天的女兒,
Advertisiment
家庭, 好像是積木搭成的房子, 它十分脆弱。 但是, 我―― 一個將近50歲的父親, 卻不知道它的正確建造方法, 也不知道父親應占的位置, 當然更不知道女兒的位置了。 妻子恐怕也和我一樣。 通過這一年多的艱苦實踐, 在竹江先生的正確指導下, 我對父親的位置和作用多少有了一定的認識。
竹江先生曾說過:“孩子的問題就是母親的問題, 母親的問題就是父親的問題, 父親的生活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他說得太對了。 正是由於我的錯誤的生活態度, 導致了女兒的失足、家庭的悲劇。 回首往事, 我深切地感到, 這部記錄絕不是女兒失足的記錄,
Advertisiment
“積木”可能還會倒塌, 但我已不會為此驚慌失措。 我有信心能夠再建立一個牢固的新家庭。
因此, 這部記錄是一個父親向昨天的訣別書, 是指向未來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