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兒, 吃自然是一等一的頭等事, 不過也是很多媽媽奶奶的頭疼事。
每到吃飯的時間, 幾乎每家的餐桌上都會上演一幕幕劇情雷同的“悲喜劇”, 目的都不外乎希望孩子能多吃上一口兩口。
有一個朋友不無得意地告訴我, 為了讓她的孩子能多吃一點、吃好一點, 她想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 除了把食物做得可愛和想辦法把孩子喜歡吃和不喜歡吃的食物創意性地炮製到一起之外, 她的那些方法之中也不乏有趣有效的“吃飯遊戲”:
1.“芝麻開門”
孩子的嘴巴是一個山洞, 每次媽媽說對“密碼”, 孩子就會張開嘴巴,
Advertisiment
2.“飛機降落”
盛滿食物的小勺子是一架裝滿貨物的大飛機, 降落啦!降落啦!孩子開開心心地張開嘴巴, 啊嗚一大口!
3.“火車進山洞”
這次盛滿食物的小勺子是一列裝滿貨物的小火車, 嗚嗚嗚!卡恰!卡恰!“火車”開進了山洞, 孩子也吃下了食物。
4.“娃娃陪餐”
孩子不肯吃飯, 就把她最喜歡的幾個娃娃放在旁邊, 陪著孩子一起吃飯, 媽媽假裝挨個喂過來, “小兔子一大口!”“哦, 小熊也吃了一大口!”“接下來就輪到寶寶了!”孩子張嘴, 啊嗚一口!
5.“吃飯兒歌”
這個朋友甚至還自創了“吃飯兒歌”:小勺子呀, 找朋友!小鼻子問:我是你的好朋友嗎?不是!不是!小耳朵問:我是你的好朋友嗎?不是!不是!小眼睛問:我是你的好朋友嗎?不是!不是!小嘴巴真著急,
Advertisiment
與那些在後面舉著碗筷追著黏著跑著奔著想讓孩子多吃一口的媽媽奶奶們比起來, 我的這位朋友顯然技高一籌。 可是, 她創意十足的“吃飯遊戲”值得鼓勵和借鑒嗎?
作為過來人媽媽, 我第一個想問的問題就是:多吃一口有那麼重要嗎?
我很理解這個朋友的良苦用心, 她的女兒與同齡孩子比起來, 無論身高和體重都差了一大截。 雖然我們可以輕飄飄地安慰她: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有早晚快慢的差異, 不過, 這種安慰實質撫慰不了她的焦慮。
那麼, 請保健醫生給孩子做一下體格檢查吧,
Advertisiment
如果醫生判定孩子發育不達標, 需要營養跟上, 媽媽第一要做的可能也是調整食譜, 在飯菜上多下工夫, 而不是糾結著一定要孩子“多吃一口”, 反而給孩子很多的壓力。
第二個問題:依賴“吃飯遊戲”培養的進餐習慣, 會讓孩子忽視吃飯的本質, 反而強化對遊戲的期待嗎?
不是每個媽媽都有創意和耐心, 以及體能, 就算習得再多的遊戲方式, 媽媽能保證每次都保持樂觀昂揚的心態和孩子進行有趣的吃飯遊戲嗎?
媽媽們可能很快就會面臨這樣的窘境:一旦沒有媽媽的“吃飯遊戲”,
Advertisiment
饑飽感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然感受, 這種感受不需要我們去干涉, 順乎孩子的天性, 它就一直在。 而如果我們不自覺地用愛、耐心、過度的關注去過頻地干涉它, 它就會喪失, 而我們的孩子就會變成一個“不是我想吃, 是媽媽想要我吃, 我吃了媽媽看上去就很開心”的被動的孩子。
這個時候, 原本簡單的吃飯問題可能就變成了複雜的教育問題。 因為感受是學習的第一步, 而教育最初和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培養孩子的感受力, 有感受力, 所有的教育才可能“被滲透”。
好吧, 這樣的觀點可能不太會被我那個因母愛激發出無限創意的朋友接受,
Advertisiment
其實, 吃飯的問題很簡單, 德國行為療法專家阿奈特?格斯特采恩在其所著的《吃飯的遊戲規則》中為我們提出了簡單明瞭的“正確的吃飯規則”:父母決定何時吃、吃什麼以及怎樣吃, 孩子決定吃不吃和吃多少。
何時吃:父母決定吃飯的時間以及次數, 最好能做到每天都固定。
吃什麼:父母根據自己在健康飲食以及營養方面的知識確定並選擇製作好要吃的食物。
怎樣吃:父母制定自己家裡的餐桌上的要求並身體力行, 儘量營造出愉悅的進餐氛圍, 如果孩子太小不能吃飯, 可以適度提供幫助。
最簡單的舉措就是:我們負責提供足量的食物, 而孩子負責吃。
在沒有壓力而親子雙方也都沒有“不當期待”的就餐環境裡,孩子的饑飽感以及食欲自然而然就會恢復,因為吃飯本來就應該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也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更應該是一件毫無壓力的事情,對吧?
而孩子負責吃。在沒有壓力而親子雙方也都沒有“不當期待”的就餐環境裡,孩子的饑飽感以及食欲自然而然就會恢復,因為吃飯本來就應該是一件最簡單的事情,也應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更應該是一件毫無壓力的事情,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