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孩子在一起的訣竅

很多父母會希望多一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但相比之下, 比充裕的時間更重要是相處的品質。 我們先看看孩子對於父母都有哪些需求, 針對這些需求, 我們都能做些什麼, 都應該做些什麼吧。
1) 安全感的需求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 沒有什麼比給予孩子安全感更重要的。 他們在害怕的時候, 難過的時候, 饑餓的時候是不是有人能敏感的發現, 能及時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環抱和關注。
孩子在嬰幼時期, 更容易的感受到父母的愛。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給他一個很堅實的擁抱, 用雙手環抱他, 讓他能夠感受到我們的身體貼近他,
Advertisiment
是最好地讓他感受到你的愛的方法。
2) 交流的需求
嬰幼兒時期, 孩子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能力都有限, 他們更經常用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使用語言來刺激孩子的感官系統和語言系統的發育。 寶寶渴望有人和他說話並且認真地聽他發出的嗚嗚啦啦的聲音, 仔細讀懂他們臉上泛出的各種奇怪的表情, 哪怕是發呆的樣子, 都需要我們認真地看, 認真地聽, 並認真地和他們交流。
為了達到滿足寶寶安全感和交流的需求, 我們在表達自己愛的時候需要遵守三個基本規則:
1. 建立固定的溝通模式
* 比如說給寶寶讀書講故事, 每天也許只有15分鐘, 但一定要堅持, 這就是建立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模式的開始。
Advertisiment

* 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身上充滿著一股獨特的味道, 這就是媽媽的味道, 自己不在的時候, 也可以讓房間裡或者孩子周圍彌漫這樣的媽媽味道, 孩子也會覺得安全。
* 還有就是在寶寶出現不同情緒的時候, 例如開心或傷心的時候, 我們可以重複地給他唱一些歌, 把這些歌曲錄製下來, 當我們沒有辦法陪伴寶寶的時候, 可以用音響設備讓寶寶從歌聲中感受爸爸媽媽的存在。
* 爸爸媽媽在寶寶心裡不同形象的建立是從嬰幼時起開始的, 比如說爸爸回家後的用力擁抱就非常重要, 在寶寶心裡, 和爸爸玩耍實際上是孩子和爸爸的交往模式。 所以, 爸爸回家後在肢體上和孩子之間的玩耍非常重要。
Advertisiment

* 而媽媽的表達則更多地偏向於語言和情緒的交流。 一天的工作忙碌後, 回到家裡, 最重要的就是擁抱他, 用力擁抱你的孩子。 和他說話, 告訴他你一天的生活, 自己在忙碌的時候還是惦記著他, 告訴他明天自己要幹什麼, 自己有多想念他。 也可以把一些煩惱的事情告訴你的孩子, 當孩子看著你的時候, 他心裡能夠感受到你的心情和你對他的愛。
2. 保持溝通的多樣性
建立傳統模式後, 我們需要在內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變。 比如說時間充裕的時候帶孩子到戶外玩玩, 千萬不要認為孩子小就算帶他去什麼地方, 他也不會記得。 實際上, 孩子每一次和新鮮事物在一起都會對他的發育有所幫助。 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
Advertisiment
我們可以隨機增加一些和孩子交流的內容。
3. 延長有效期
當沒有時間和孩子共處的時候, 想辦法突破空間的束縛, 讓我們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有效期變長。 比如說當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 也要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存在, 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把相片印在枕頭上。 寶寶睡覺的時候感覺爸爸媽媽就在身邊。 我們還可以錄製我們想對寶寶說的話, 讓家裡人在一定的時間給寶寶播放, 然後讓寶寶看著自己的相片, 聽著從答錄機傳來的聲音, 這樣的方法也能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
面對孩子不要有愧疚心理!
如果我們和孩子都在家裡, 但仍然是孩子幹孩子的或者是由老人或阿姨看著, 我們看著電視, 聊著閑天,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垃圾時間再多也沒有實際效果, 所以雖然職業父母陪孩子的時間少,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有效的時間內如何高效運用, 如何讓自己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也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 很多工作忙碌的父母因為自己不能用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都會有些愧疚的心理狀態, 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了一些負面影響, 比如說我們可能會溺愛孩子, 毫無條件的滿足了他的各種不合理的需求, 其實這樣的滿足是填補了我們自己的內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