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和孩子“玩”數學,而非“教”數學。 才能為他以後的正規訓練打下基礎。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讓孩子死記硬背, 或對孩子進行強制性教育, 教育內容過於複雜, 讓他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 從而對小學教育產生負面影響, 讓好事變壞事。
要寓教於樂, 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遊戲化, 讓孩子易於接受, 把教育慣穿到兒童生活中, 和生活起居、遊戲玩具融為一體, 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 例如, 每天早上穿衣時一件件的數, 讓孩子漸漸學習數數;或念有數字的兒歌給孩子聽, 如:12345, 上山打老虎,
Advertisiment
不要讓孩子去記什麼公式、表格。 讓孩子自己學會主動地去做, 比如:在吃點心時, 先數給孩子看, 一共有幾塊, 邊吃邊數, 少了幾塊, 這樣的訓練, 孩子覺得是在做遊戲, 漸漸學會簡單的加減方法。 但是這種用實物進行的數學教育, 不能強化, 不能複雜, 點到為止, 以防止孩子進入小學後養成用實物的習慣。
對於不喜歡計算的孩子, 那就大可不必勉強他, 增加他的負荷。 只需指導孩子正確數數, 即可。 媽媽們不用擔心, 進入小學後, 在老師正規系統的教育下, 你的孩子會和別的孩子一樣聰明的。
數學交流意味著同孩子交談並要傾聽孩子所講的。 亦為尋找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思想:可用語言、圖表、圖畫和符號等。 當孩子和你或是他們的朋友在一起討論時,
Advertisiment
教寶寶數數需要很好的耐心, 因為寶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學會這個技能。 家長切莫操之過急, 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焦慮的情緒;應給與寶寶足夠的時間和鼓勵, 耐心等待寶寶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