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哦,這個我知道!知道,我全都知道

“你知道紐約就在倫敦的旁邊嗎?你聽說過‘海灣’就是一個湖泊嗎?還有, 一刻鐘就是一點鐘?……反正我是不知道、沒聽說過!不過我家磊磊4歲那會兒可都聽說過這些事情, 甚至還知道得更多!當我糾正他或者給他講一些更‘真實’的事實時, 他會一本正經地告訴我, 他還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 我是錯的!
“從磊磊過了4歲生日之後幾個月, 他就突然變得這樣好像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 不過, 儘管他宣稱他什麼都懂, 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對什麼事情都好奇, 依然整天用無數的問題來轟炸我們, 比如‘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為什麼貓頭鷹只在夜晚出來活動?’但是,

Advertisiment
幾乎每次都是一樣, 我們一開始回答他的問題了, 他就會半截打斷我們的話, 然後說:‘哦, 這個我知道!……’
“我總是覺得, 教導磊磊——不論是一些具體的基本常識知識, 還是一些抽象的人生道理, 是我很重要的一份責任和任務。 可他, 我的兒子, 那時顯得那麼不可教“謙虛”、不願受教!而且我更擔心的是, 如果他幼稚園的小朋友都是跟他一樣也處在這個階段, 有相似的表現的話, 那麼, 他們之間就只會彼此指責對方是錯誤的, 而無法真正地相互學習, 並且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磊磊爸爸的擔心很正常很可以理解, 而我們還想說的是, 磊磊的表現其實也很正常, 也很可以理解。 美國紐約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Robin Goodman博士告訴我們,
Advertisiment
孩子其實從3歲以後就開始特別愛問問題, 這是因為他們已經基本能夠掌握語言這個工具, 並且把注意力大都放在運用這種語言的、詞語的能力上, 用以探索這新奇的世界。 而他們3歲的時候能夠安靜地聽你給他講解“為什麼”, 是因為那時候的他們還不懂得在乎自己是被認為聰明還是笨。 但4歲以後就不同了, 孩子們會更傾向於把自己表現得比他實際的年齡要聰明——不是一些而是很多, 哪怕這是他們假裝的!
我比別人強!
幼稚園裡的在上課, 妮妮問老師:“為什麼火車能跑那麼快?”老師剛要開口, 冬冬邊舉著手站起來邊喊著:“我知道!我知道!因為火車有很多腳!……”還沒等他說完,
Advertisiment
樂樂就搶過話頭:“不對!老師他說的不對。 是因為火車吃很多燃料, 嗯, 然後跑起來還吐熱氣……”“是因為火車裡面有, 有……什麼機, 我從書上看見的……”小男孩兒們一個比一個踴躍, 每人都有自己的道理。
到了4歲, 孩子們開始懂得把自己和別人比較, “我比你強, 比你懂得多!”是他們內心的悄悄話。 甚至有時他們不惜在遊戲或比賽中用上一些小聰明、小伎倆來取勝, 從而得到一些吹牛的資本。 Goodman博士解釋說, 這是因為孩子們這時已可以熟練地運用他們的語言能力, 一定程度地來表達他們自己知道些什麼、能做什麼, 從而增強自己的競爭力。
超級活躍的想像力
“丹丹每天都要跟她一箱子的恐龍玩具玩兒上幾個小時。 這一天裡, 她總是會向我們講述一些遠古的恐龍的故事,
Advertisiment
它們都吃什麼、怎麼生活、誰是誰的敵人或朋友等等。 有時候她講的是真實的恐龍, 有時候她栩栩如生地描述的其實只是她想像出來的。 這時我會問他:‘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呢?’丹丹就會一臉俏皮的嚴肅:‘我就是知道!’”
四五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喜歡的圖畫書, 並且對他感興趣的情節、人物能記得特別清楚。 他熱衷於講述他喜歡的故事。 但是, 講述中一旦出現了他們不瞭解的事情時, 他們也不會留著空白, 而是用自己的想像做素材把它添補齊全。 這個年紀的孩子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想像也當作真實。 於是, 他們好像知道那麼多, 你想也想不出來的東西。
《父母》建議他“都知道”時,
Advertisiment
你該怎麼辦?
* 強調他說的對的那些就可以了。
4歲以後的孩子會很自豪他們自己的獨立能力和他們的自主力。 當他們告訴你“我

知道”的時候——儘管有時候他們並不真的知道——會讓他們覺得自己長大了, 像大人一樣聰明。 同時, 他們也不希望你知道他們不知道什麼事情, 於是他們就不願意告訴你他們“是怎麼知道這些事情的”。 孩子們可愛地覺得, 只要他不告訴你他是怎麼知道的, 你就不會發現他的錯誤似的。
所以, 當你發現他又在“全知全懂”“異想天開”的時候, 不要生氣也無需擔憂。 你只需要認真地回應他話中正確的那部分就可以了。 並且記住, 這只是孩子的一個自然發展的階段, 5歲以後, 他們就會漸漸懂得把各種概念進行比較地理解。 到時,他們就不會這麼斷然地宣佈“我知道”,而是用“我想想”來回答那些問題了。
* 其實孩子並不需要過量的資訊。
有時候,“我知道”其實只是孩子的一個很有禮貌的客氣的回答,他的意思其實是:“我已經知道我想知道的了,資訊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看似好像什麼都想刨根問底,什麼都想知道,可他們很多時候其實真正的只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細節就夠了,太多的資訊或知識也是他們接受不了、消化不了的。因此,在大人們滔滔不絕興致正濃地給孩子大講“汽車發動機的原理”時,孩子很可能會告訴你:“哦,這個我知道!”
“我以前的那些擔心、憂慮的確在磊磊5歲半之後被證實是沒有必要的了。一天,我們看到一個人正在準備啟動他的摩托車,‘媽媽,你看他馬上就能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奔跑了!’‘你肯定嗎?’我問他。‘不,我只是猜想。因為我並不知道他怎麼能把摩托車開起來。’他的申請嚴肅而認真。作為爸爸,我的心微微地震動了一下。我想,我會懷念他急性子的、什麼都知道的自信模樣。但是,我更加盼望今後等待著我們父子的,那許多充滿而有積極意義的交談。”
Tips
當孩子表現得有些過頭,甚至“狂妄”時,他仍然是我們可愛的寶貝。為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爸爸媽媽你們一定不能——
* 大發脾氣,指斥他胡說八道,還告誡他不許“無稽之談”。
* 嘲笑他或者說一些諸如“小屁孩兒,你懂什麼?”之類的話,哪怕你也只是開玩笑地逗他。
* 不搭理他,或者就跟沒聽見似的忽略他說的話。
文/肖雪
本文由《父母》雜誌授權搖籃網獨家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到時,他們就不會這麼斷然地宣佈“我知道”,而是用“我想想”來回答那些問題了。
* 其實孩子並不需要過量的資訊。
有時候,“我知道”其實只是孩子的一個很有禮貌的客氣的回答,他的意思其實是:“我已經知道我想知道的了,資訊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看似好像什麼都想刨根問底,什麼都想知道,可他們很多時候其實真正的只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細節就夠了,太多的資訊或知識也是他們接受不了、消化不了的。因此,在大人們滔滔不絕興致正濃地給孩子大講“汽車發動機的原理”時,孩子很可能會告訴你:“哦,這個我知道!”
“我以前的那些擔心、憂慮的確在磊磊5歲半之後被證實是沒有必要的了。一天,我們看到一個人正在準備啟動他的摩托車,‘媽媽,你看他馬上就能騎著摩托車飛快地奔跑了!’‘你肯定嗎?’我問他。‘不,我只是猜想。因為我並不知道他怎麼能把摩托車開起來。’他的申請嚴肅而認真。作為爸爸,我的心微微地震動了一下。我想,我會懷念他急性子的、什麼都知道的自信模樣。但是,我更加盼望今後等待著我們父子的,那許多充滿而有積極意義的交談。”
Tips
當孩子表現得有些過頭,甚至“狂妄”時,他仍然是我們可愛的寶貝。為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爸爸媽媽你們一定不能——
* 大發脾氣,指斥他胡說八道,還告誡他不許“無稽之談”。
* 嘲笑他或者說一些諸如“小屁孩兒,你懂什麼?”之類的話,哪怕你也只是開玩笑地逗他。
* 不搭理他,或者就跟沒聽見似的忽略他說的話。
文/肖雪
本文由《父母》雜誌授權搖籃網獨家發表,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