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些整形手術該在學齡前做

很多人都知道, 處在生長發育中的孩子不應該去做整形手術。 整容後, 孩子的面部是否能協調發展是無法預料的, 搞不好, 反而會弄巧成拙。 可是, 一些整形手術, 還就是要在學齡前完成呢!

A:我遇到過一個小朋友的媽媽, 她說孩子的幼稚園同學中有好幾個去開了“雙眼皮”, 所以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去開“雙眼皮”。 從您的門診情況來看, 真有那麼多孩子來開“雙眼皮”嗎?

B:幼稚園孩子開“雙眼皮”可能是家長的一個誤解。 很多人以為孩子去醫院開“雙眼皮”是為了漂亮, 事實上,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的“雙眼皮手術”是因為上眼瞼下垂,

Advertisiment
這些孩子如果不動手術, 眼睛就不能往上看, 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因為上眼瞼下垂手術後的效果和“雙眼皮”效果一樣, 所以, 有些媽媽就產生誤解, 認為別的孩子可以開“雙眼皮”, 自己的孩子當然也能開“雙眼皮”了。

A:現在社會上流行整容整形, 不少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的學生也加入了整容的行列。 您認為如果做整形手術, 什麼年齡比較合適?學齡前的幼兒適合做整形手術嗎?

B:整形手術作為手術的一種, 必然會有一定的醫療風險。 身體發育尚未完全的孩子, 為了美貌而去做整形手術, 所承擔的風險就更大了。 孩子的身體在發育成長, 俗話說, “女大十八變”, 在孩子還沒有完全發育好的時候預測孩子將來的外形是不負責任的。

Advertisiment
更何況, 在生理發育的同時, 孩子的心理也在發展著, 在他們對美的看法尚未形成之時, 也不應該急著去做整形手術。

孩子的臉部輪廓, 至少要到14歲後才能大致定型, 到18~19歲後, 才停止發育。 一般來說, 如果為了美貌而做整形手術的話, 至少也要在孩子17~18歲以後。 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還處在青春期, 思想尚不穩定, 如果孩子為了漂亮想要做整形手術, 家長也不要採取壓制的態度, 以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應該找有經驗的整形醫生, 讓醫生和孩子好好談幾次。 我個人認為, 最好在20歲以後做, 如果是大學生, 也就是大二以後做。 因為, 不少孩子在上大學後, 思想上、心理上還會有一個發育成熟的階段。 來醫院做整形手術的,

Advertisiment
不外乎兩種目的:一種是為了美貌;另一種則是為了改善病理狀況, 是為了治病。 從美容的角度來看, 學齡前的孩子當然不適合做整形手術, 但從治病的角度來看, 有些整形手術, 醫生會建議在學齡前完成。

A:哪些整形手術需要在學齡前完成?

B:剛才說到的上眼瞼下垂是一種, 還有其他先天畸形的情況, 也需要在學齡前完成手術, 例如:倒睫(倒睫毛, 眼睫毛往裡翻)、招風耳(耳朵往前耷拉著)、唇裂(兔唇)、齶裂(牙齒裡面的骨頭開裂)、面部或其他暴露部位的胎記(影響美觀)、痣(有病變的可能)等。 孩子一上學, 就要正式開始他的集體生活了。 在集體生活中, 外形上的這些先天問題, 很有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心理問題。 因為孩子很有可能會遭到同學的嘲笑,

Advertisiment
時間長了, 容易形成心理障礙。 如果在孩子上學前動手術的話, 就可以避免孩子入學後可能面臨的尷尬。

附表:學齡前兒童常見整形科手術

名稱 特徵 手術時間(門診或住院) 最佳手術年齡 費用 上眼瞼下垂 睜眼費力, 部分瞳孔被遮擋 2~3小時, 部分需住院 4~5歲 手術費2000元左右 倒睫 睫毛伸向眼球, 刺激眼球不適 45分鐘~1小時門診手術 6~7歲 960元, 雙眼 招風耳 耳似貝殼, 前傾 2~3小時門診手術 7~14歲 雙耳2500~3000元 唇裂 上唇開裂 1~2小時門診手術 ≥3個月 5000元左右 齶裂 上顎開裂 1~2小時門診手術 ≤12個月 5000元左右 胎記 面部紅、褐色斑塊 鐳射或門診手術 學齡前 依大小而定 痣(不良, 可疑) 無毛, 癢、增大、色不均等 鐳射或門診手術 依情況而定 依大小而定,
Advertisiment
約120~480元

A:如果孩子存在上述的這些病理性的問題, 在進行整形手術的時候, 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B:首先, 家長要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手術, 不要光看廣告宣傳。 另外, 有些家長一聽要全身麻醉就害怕、又擔心手術會有痛苦而推遲治療, 其實, 這類病理性的問題應該儘早治療, 因為這些問題或多或少總會影響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例如, 上眼瞼下垂、倒睫會影響孩子視力;唇裂、齶裂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A:在日常生活中, 常聽一些老人說, 孩子要養成好習慣, 不要有太多小動作。 例如, 老是用手托著腮幫子, 臉就會長得不對稱、老是擠眉弄眼會長皺紋等等。 您覺得這些說法有道理嗎?家長在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B:其實,這些說法沒有太大的科學依據。我覺得,家長與其注意這些小動作,不如在另外一些小細節上多花些心思。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長一個心眼,儘量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讓孩子遠離危險。例如,燙傷、摔傷、玻璃劃傷等意外傷害都可能給孩子留下難看的疤痕。家長應該教孩子如何自我保護,例如:不要在廚房灶旁玩耍;瞭解電熨斗是危險的;走路的時候不要太著急;在玻璃落地窗旁不要打鬧……

如果家長經常提醒孩子,讓孩子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盡可能避免意外傷害,也就避免了可能產生的疤痕。

B:其實,這些說法沒有太大的科學依據。我覺得,家長與其注意這些小動作,不如在另外一些小細節上多花些心思。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長一個心眼,儘量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讓孩子遠離危險。例如,燙傷、摔傷、玻璃劃傷等意外傷害都可能給孩子留下難看的疤痕。家長應該教孩子如何自我保護,例如:不要在廚房灶旁玩耍;瞭解電熨斗是危險的;走路的時候不要太著急;在玻璃落地窗旁不要打鬧……

如果家長經常提醒孩子,讓孩子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盡可能避免意外傷害,也就避免了可能產生的疤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