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

養生之道網導讀:

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很多人認為感冒是小病, 吃點藥就好了。 但是有些疾病, 看似跟感冒差不多, 卻會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那麼, 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呢?

感冒是嬰兒期常見疾病, 有些父母已經對感冒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只要寶寶一感冒, 他們就能迅速發現症狀。 可是, 還有些疾病的初期症狀和感冒非常相似, 一旦被當作感冒處理, 將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 所以, 當寶寶出現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時, 請務必找專業醫師做詳細診斷, 不要輕易斷定為感冒。

Advertisiment

許多疾病尤其是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症狀, 往往僅有發熱、頭痛、乏力等症狀, 類似感冒, 易於誤診。 大家需謹防被感冒表像所欺騙。

為了讓家長們更好的區分感冒與其它疾病的不同,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

感冒的常見症狀

寶寶一旦患上感冒,

Advertisiment
通常會有明顯的打噴嚏、鼻塞及流鼻水等症狀, 也可能會出現發燒、食欲降低等情形, 不過活動力和睡眠通常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當病毒侵入呼吸道之後, 會在黏膜細胞內增殖, 然後釋放發炎物質, 使黏膜水腫而引起鼻塞。 另外, 黏液分泌的增加會引起支氣管收縮, 造成咳嗽。

以下4種疾病其實並不是感冒

1、軟喉症

這是嬰幼兒常見的喉部異常, 主要是會厭、杓狀軟骨或楔形軟骨在呼吸時會出現凹陷, 影響氣流的通行, 造成類似氣管炎的雜音, 往往讓家長誤以為寶寶有很多痰。

2、麻疹

主要通過飛沫傳染, 病童多半先有發燒、流鼻水、咳嗽及結膜炎等症狀, 通常在三四天左右於耳後出現丘疹, 逐漸蔓延到臉頰及軀幹,

Advertisiment
然後再逐漸消退。

3、白喉

該病由細菌所產生的外毒素所引起, 導致鼻咽部黏膜組織壞死。 由於外毒素可通過血液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 而且心臟和神經組織最容易受到侵犯, 所以常見的併發症就是心肌炎和神經症狀。

4、過敏

有些寶寶雖然出現流鼻水或鼻塞的情形, 但通常都發生在早上, 大約過了中午就慢慢好了, 每天都是這樣, 周而復始, 往往讓父母不知所措。 其實, 這些很可能是過敏體質所引發的症狀。 如果父母或其他家人有過敏體質, 那麼寶寶遺傳過敏體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不過, 如果寶寶持續有流鼻水或鼻塞的症狀, 而且還出現食欲及活動力降低, 甚至發高燒、劇烈咳嗽等情況時, 那麼請儘快就醫做詳細檢查,

Advertisiment
以免發生其他併發症。

感冒引發的併發症

如果寶寶持續流鼻水或咳嗽超過一周, 或是分泌物(鼻涕、痰)變成黃綠色且比較黏稠, 那就代表感冒已經引起了一些併發症。

由於嬰幼兒階段的寶寶生活自理能力很弱, 無法將口鼻分泌物自行排出, 比如咳痰或擤鼻涕, 所以有可能會導致分泌物倒流, 造成細支氣管發炎或中耳炎等併發症。 至於鼻竇炎的發作幾率則比較小, 因為小嬰兒的大部分鼻竇尚未發育完全。

細支氣管炎

一旦出現細支氣管炎, 寶寶通常會持續咳嗽。 當他們躺下來時, 有時會發現他們的呼吸有“咻咻”聲。 如果咳嗽得很厲害, 那麼在口鼻附近還可能有發紺的情形。

中耳炎

如果寶寶感冒後有持續流鼻水、鼻塞的情形,

Advertisiment
或是原來沒有發燒而突然發燒, 以及耳朵附近有膿性分泌物時, 就很有可能是中耳炎的徵兆。

寶寶感冒注意事項

1、多讓寶寶喝水

如果寶寶本來就不愛喝水, 只要能維持不錯的吃奶量(或適當調配的果汁), 那就不要強求喝水。

2、多讓寶寶休息

睡眠對寶寶很重要, 感冒導致身體不舒服, 寶寶一定比較容易哭鬧, 家長應該儘量分散其注意力, 或是利用一些輕柔的音樂舒緩其情緒, 説明寶寶入睡。

3、多觀察寶寶表現

家長應隨時注意寶寶, 是否有任何不同於平常感冒的表現, 例如眼神是否靈活、口鼻有沒有不正常的聲音、皮膚顏色及溫度有無異常等, 這些都是觀察的重點, 對於疾病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

如何預防麻疹

1、在本病流行期間,儘量不要讓孩子去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2、凡接觸麻疹的易感兒童,應予隔離,不能進入幼托機構,需觀察21天。

3、應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4、臥室空氣要流通,室內空氣要保持一定濕度。

5、孩子衣著應冷暖適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潔。

6、飲食應該富有營養且易於消化,多補充水分。可用中藥板藍根、金銀花等清熱排毒藥煎湯代茶頻服。

如何預防白喉

一、控制傳染源

1、早期發現

及時隔離治療病人,直至連續2次咽拭子白喉桿菌培養陰性,可解除隔離。如無培養條件,起病後隔離2周。

2、對密切接觸者

觀察7天。對沒有接受白喉類毒素全程免疫的幼兒,最好給予白喉類毒素與抗毒毒同時注射。

3、帶菌者

予青黴素或紅黴素治療5~7天,細菌培養3次陰性始能解除隔離。如用藥無效者可考慮扁桃體摘除。

二、切斷傳播途徑呼吸道隔離

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須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劑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時。

三、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學齡前兒童應預防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可產生良好免疫力。6月齡的幼兒即可開始免疫,皮下注射3次(0.5、1.0、1.0ml),每次間隔4~6周,1年後和入學前各加強注射1次。7歲以上兒童首次免疫注射,應以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開始。對白喉易感者或體弱多病者可用抗毒素作被動免疫,成人1000~2000μ肌注,兒童1000μ,有效期僅2~3周。

兒童應定期接受白喉計畫免疫。白喉類毒素一般是與破傷風類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為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經接種了白喉免疫的人與已受感染的人接觸,應加強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護性。

預後:白喉預後好壞與病人年齡、病型、有無併發症和治療的早晚有關。嬰幼兒的病死率較年長兒童和成人為高。重型咽白喉可產生嚴重中毒性症狀,多在病後第2~3周出現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的主要死因。喉白喉可引起窒息。

如何防止寶寶過敏

1、避免接觸花粉

家長不要讓寶寶直接接觸太猛的陽光,少帶寶寶到花粉、柳絮較多的地方去。避免讓寶寶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易過敏物質。

2、保持室內通風

家長要保持房間空氣的清新和流通,要經常開窗通風。周冼苡提醒,空調的濾網最好一周清洗一次,至少每兩周清洗一次。

3、衣被常洗常曬

寶寶的貼身衣服、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材料,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清洗晾曬,保持乾爽。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曬被褥、衣服時儘量不要在樹下面曬,收回時要彈打一下,把可能沾上的小蟲子彈掉。

4、溫水洗浴

寶寶外出回家後,家長要幫其認真清洗手和臉,徹底去除身上可能攜帶的花粉。寶寶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或中性的洗浴用品。

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平時要讓孩子加強身體鍛煉,注意飲食衛生,提高抵抗力。

1、在本病流行期間,儘量不要讓孩子去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

2、凡接觸麻疹的易感兒童,應予隔離,不能進入幼托機構,需觀察21天。

3、應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4、臥室空氣要流通,室內空氣要保持一定濕度。

5、孩子衣著應冷暖適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潔。

6、飲食應該富有營養且易於消化,多補充水分。可用中藥板藍根、金銀花等清熱排毒藥煎湯代茶頻服。

如何預防白喉

一、控制傳染源

1、早期發現

及時隔離治療病人,直至連續2次咽拭子白喉桿菌培養陰性,可解除隔離。如無培養條件,起病後隔離2周。

2、對密切接觸者

觀察7天。對沒有接受白喉類毒素全程免疫的幼兒,最好給予白喉類毒素與抗毒毒同時注射。

3、帶菌者

予青黴素或紅黴素治療5~7天,細菌培養3次陰性始能解除隔離。如用藥無效者可考慮扁桃體摘除。

二、切斷傳播途徑呼吸道隔離

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須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劑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時。

三、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學齡前兒童應預防接種百、白、破三聯疫苗,可產生良好免疫力。6月齡的幼兒即可開始免疫,皮下注射3次(0.5、1.0、1.0ml),每次間隔4~6周,1年後和入學前各加強注射1次。7歲以上兒童首次免疫注射,應以白喉和破傷風類毒素開始。對白喉易感者或體弱多病者可用抗毒素作被動免疫,成人1000~2000μ肌注,兒童1000μ,有效期僅2~3周。

兒童應定期接受白喉計畫免疫。白喉類毒素一般是與破傷風類毒素和百日咳菌苗混合,作為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疫苗而使用。如果已經接種了白喉免疫的人與已受感染的人接觸,應加強注射一次疫苗以增加保護性。

預後:白喉預後好壞與病人年齡、病型、有無併發症和治療的早晚有關。嬰幼兒的病死率較年長兒童和成人為高。重型咽白喉可產生嚴重中毒性症狀,多在病後第2~3周出現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的主要死因。喉白喉可引起窒息。

如何防止寶寶過敏

1、避免接觸花粉

家長不要讓寶寶直接接觸太猛的陽光,少帶寶寶到花粉、柳絮較多的地方去。避免讓寶寶接觸羽毛、獸毛、花粉、化纖等易過敏物質。

2、保持室內通風

家長要保持房間空氣的清新和流通,要經常開窗通風。周冼苡提醒,空調的濾網最好一周清洗一次,至少每兩周清洗一次。

3、衣被常洗常曬

寶寶的貼身衣服、床上被褥最好是棉質的材料,衣物、枕頭、被褥等要經常更換,清洗晾曬,保持乾爽。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日常生活護理方面要避免過熱和出汗。曬被褥、衣服時儘量不要在樹下面曬,收回時要彈打一下,把可能沾上的小蟲子彈掉。

4、溫水洗浴

寶寶外出回家後,家長要幫其認真清洗手和臉,徹底去除身上可能攜帶的花粉。寶寶以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或中性的洗浴用品。

哪些疾病與感冒相似?平時要讓孩子加強身體鍛煉,注意飲食衛生,提高抵抗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