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吮手指是個壞習慣, 我倒沒有阻止她, 沒想到她居然又染上了壞毛病:拉自己毛衣上的毛, 然後放到鼻子邊, 來回地動, 感受那種癢癢的感覺。 剛開始, 我以為只要不去阻止她, 不加強她的感覺, 她就不會繼續。 她這樣做時, 我就對她微笑, 然後抱抱她。 結果她就愈演愈烈, 最後發展到要拉所有有毛的東西。 我開始著急, 暗暗想辦法, 看書, 到李躍兒教育論壇來請教。 說是可以為孩子找一個替代物。 我就買了一個毛比較牢, 不容易掉的大魚的玩具給孩子, 沒想到她不喜歡, 扔在一邊。 後來, 我發現孩子偏愛一件羊羔絨的小背心,
Advertisiment
可是現在, 我的父母強烈地譴責我, 怪我沒有在毛病剛發現的時間制止, 現在也不阻止。 按他們的意思是, 這個問題是個原則問題, 一定要逼孩子改過來, 不然以後健康是個大問題!我開始焦慮, 我也擔心孩子的健康, 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做對不對, 難道真要用時間, 用孩子的健康來作賭注?!
剛來過我家的叔叔在電話裡嚴肅地向我提出了這個問題, 要我一定不能心軟, 一定要堅持原則。 他還說, 不能硬來, 可以用別的替代物來引導。
我真的很矛盾, 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另外也很擔心她會不會一個人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答 看了案例中的描述, 我們發現孩子一家人為孩子不當的自我安慰行為非常焦慮。 孩子一種行為被制止後, 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行為, 到最後不惜不要媽媽在身邊而寧願要安慰物。 這從兒童安全依戀的角度來看, 是非常有問題的。
所有的動物從一出生起, 首先依戀的是自己的母親, 當對母親的依戀不能滿足時, 才會用身邊其他的物質加以想像來替代母親。 一個嬰兒總是將他的憂傷原因全部建立在基本生活方面, 除了吃喝拉撒以外, 就是對母親的安全依戀, 如果母親不能完成, 兒童會依戀身邊的另外一個養育人。
通過我們對兒童成長過程的觀察和對上百個入園以後的兒童的觀察,
Advertisiment
有些成人過分需要兒童的身體, 在帶孩子時, 他們喜歡把寶寶不斷地抱在懷裡, 不停地感受來自孩子身體的舒適感, 這樣容易使孩子內心非常地軟弱,
Advertisiment
看案例中孩子的狀態, 應該不是一個很陽光的孩子。 我們成人應該反思一下, 為什麼一歲多的孩子需要安慰物?兩歲的孩子竟然能把成人趕出去?無非有幾種可能性:一、對成人的需求不能獲得恰當的滿足;二、依戀成人不如依戀安慰物讓他感覺舒服;三、成人讓他感覺到緊張和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