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種“紅色胎記”要看醫生?

所謂“紅胎記”, 在醫學界乘坐先天性血管瘤, 這種是常見的皮膚腫瘤之一, 一般有三種類型, 一旦有一下其中一種就要臨床:
一、鮮紅斑痣(又稱毛細血管擴張痣或葡萄酒樣痣), 出生時即存在或生後不久出現, 表現為小的紅斑到大的紅色斑片, 不高出皮面, 形狀不規則。 如發生於面部者, 一般隨年齡增長而顏色加深, 需儘早治療。 如發生於枕部等隱蔽部位的, 可暫時觀察, 大多數到1-2歲左右可自行消退, 如未消退又影響美觀的可再治療。
二、草莓狀血管瘤(又稱毛細血管瘤), 皮損為鮮紅色, 高出皮面, 境界清楚,
Advertisiment
呈柔軟分葉狀腫瘤, 數目為單個或數個, 大小不等。 對於這一類有可能自行消退的血管瘤, 家長應該儘早看醫生, 讓醫生根據瘤體數目、大小及部位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三、海綿狀血管瘤, 為單個或多個大而不規則的結節狀或分葉狀損害。 狀似海綿。 本病出生時即存在或生後數周發生, 少數瘤體生長迅速, 需要積極治療。 使用硬化劑、激素或後期結合鐳射治療, 可取得滿意效果。 較大的海綿狀血管瘤或內臟血管瘤可通過手術切除。
因此, 如果小孩出生或出生後不久出現“紅胎記”, 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如果以確診患兒的“紅胎記”屬於哪一種類型, 是需要積極治療還是暫時觀察, 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兼職編輯:詹麗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