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媽媽用藥的注意事項

哪些藥物在乳汁中排泄最多?

母乳餵養新生兒, 藥物可通過乳汁進入體內, 幾乎所有母親服用的藥物都可在乳汁中排泄, 但其量很少超過攝入量的1%~2%, 一般不致帶來危害, 不同的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有較大的差異。 如母體服用地高辛後, 乳汁中含量甚微;服用酒精、異煙肼及滅滴靈等藥物後, 乳汁中含量較高。 因此, 母親注意服用藥物對嬰兒的危害性, 避免濫用。

藥物在乳汁中的排泄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1、藥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200的物質難以穿透細胞膜。

2、藥物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

3、藥物與母體血漿蛋白的結合能力,

Advertisiment
只有在母親血漿中處於游離狀態的藥物才能進入乳汁, 而與母親血漿、蛋白牢固結合的藥物, 如抗血凝的苄丙酮香豆素不會在乳汁中出現。

4、藥物的離解度:離解度越低, 乳汁中的藥物濃度也越低。 電解質鋰易進入乳汁中並可達高濃度。

5、藥物的酸鹼度:鹼性藥物如紅黴素易在乳汁中排泄, 而酸性藥物如青黴素G、磺胺噻唑較難排泄。 下列一些藥物在乳汁中排泄較多, 易通過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帶來不良的影響。 即哺乳期應禁用的藥物有:激素類、避孕藥、抗代謝藥、甲狀腺功能抑制劑、溴化物、氯黴素、麥角堿類、異煙肼、鋰製劑、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滅滴靈、苯茚二酮和有放射性的同位素製劑等藥物、如進行同位素檢查時,

Advertisiment
應待放射性物質排清後再哺乳。

有些藥物在哺乳期應慎用, 如鎮靜劑、抗驚厥藥物、抗精神失常藥、阿司匹林、青黴素、磺胺類、廣譜抗生素和 吸收的導瀉劑等。

哺乳期婦女用藥注意事項

哺乳期婦女用藥首先應權衡用藥的必要性和對乳兒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決定取捨。 應明確用藥特徵, 儘量避免因哺乳用藥而對乳兒造成危害。

二是選用進入乳汁最少, 對嬰幼兒影響最小的藥物。 因嬰幼兒的組織器官及生理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特別是體內酶系統未十分健全, 對某些藥物的毒性反應表達不明顯。

三應注意用藥和哺乳的時間間隔。 可根據藥物的半衰期長短調整用藥和哺乳的最佳間隔時間。 一般應避免在藥物濃度高峰時授乳,

Advertisiment
或採取哺乳後用藥, 最少間隔4小時以上。 當用藥劑量過大或療程過長時, 為防止對乳兒產生不良影響, 應監測乳兒血藥濃度, 特別對於那些治療指數低的藥物尤應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