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媽媽應該如何用藥

生產過後, 媽媽體質減弱, 抵抗力和免疫力全面下降, 此時媽媽的身體是很脆弱的。 有的媽媽在哺乳期內會出現頭疼腦熱、傷風感冒的症狀, 對於這樣的情況, 到底能不能吃藥?如果吃藥了會不會在餵養期間影響到寶寶呢?如果堅持不吃, 等到病情加重了, 傳染給了寶寶又怎麼辦?這個問題確實讓媽媽很頭疼,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Advertisiment
 

專家稱, 媽媽口服或經肌肉、靜脈注射進入體內的藥物是通過血液迴圈進入乳汁的。 乳汁中藥物的濃度主要取決於藥物在血液的濃度, 另外也和藥物的酸鹼度、溶解度以及藥物與蛋白質的結合力等有關。

媽媽在哺乳期間服藥會導致寶寶出現不良反應, 主要是由於寶寶還小, 生理機能不完善, 不能正常的代謝和排出藥物, 以致藥物在體內蓄積而引起的。 因此哺乳期媽媽服藥除了要考慮藥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以外,

Advertisiment
還要考慮寶寶的大小。 如新生兒體內的酶系統發育不完善, 肝臟功能不成熟, 當媽媽用氯黴素後容易引起“灰嬰綜合征”, 表現為面色蒼白、氣急等。

一般來說, 媽媽如果在哺乳期間偶爾染上傷風感冒, 短期的用一些非處方藥物(OTC), 對寶寶是沒有影響的, 但是在服藥前一定要參閱說明書, 看看是否有相關的禁忌, 並且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所標明的劑量使用。 哺乳期的媽媽短期地使用一些普通劑量的抗生素也是安全的。 但是由於大多數的抗生素都會進入乳汁中, 因此可能引起嬰兒過敏、腹瀉、皮疹等一些副作用, 如媽媽使用四環素可引起寶寶牙齒的色斑, 媽媽用磺胺類藥物可引起寶寶的皮疹等。 媽媽長期地使用抗菌素則可能會改變寶寶的腸道菌群,

Advertisiment
影響寶寶的免疫功能, 應儘量避免。

總之, 媽媽在哺乳期間用藥並不是一定會影響到寶寶, 如果不放心可以遵照醫囑吃藥。 或者也可以選擇食療法。 現在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許多家庭很注重養生, 有很多食物也可增強免疫力, 及時補充身體所缺的維生素。 而不同體制的媽媽, 在哺乳期用藥的時候, 一定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後再進行處理。 必要時請到醫院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