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期用藥要謹慎 新媽哺乳期如何安全用藥

哺乳期用藥要謹慎

寶寶體內的藥物濃度一方面可能是媽媽分娩前或分娩時使用的藥物通過胎盤留下的, 另一方面是通過乳汁得到的。 哺乳期媽媽服用的大多數藥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出現在乳汁中, 而且寶寶代謝和排泄藥物的功能尚不成熟, 寶寶排除藥物非常緩慢, 比如給大人服用咖啡因, 清除一半咖啡因的時間不到4小時, 但寶寶則需要80個小時以上才能清除。

由於寶寶對某些藥物的排泄能力可能特別低下, 如果經母乳不斷地重複供給這些藥物, 可使問題加重, 如咖啡因就是這類藥物。

Advertisiment
因此, 哺乳的媽媽應該避免飲用咖啡因類飲料, 否則將使寶寶興奮不已。

因此, 媽媽在哺乳期用藥時一定要謹慎, 必須注意藥物是否會從乳汁排出, 寶寶吸入後是否會產生危害。

新媽媽哺乳期用藥指南:

新媽媽在哺乳期服藥, 除了影響乳汁分泌, 更有可能對嬰兒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但新媽媽往往不知道哪些藥物對嬰兒有影響, 如何影響, 有多大的影響。

事實上大多數藥物可隨母親乳汁進入新生兒體內, 從而對乳嬰產生作用;儘管有的藥物進入乳汁的濃度很低, 但對於體稚身嫩的乳嬰來說, 其禍害甚大。

目前確認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藥物有下列種類, 應禁用:

1、抑制泌乳藥物。 乳母不應服用避孕藥。

避孕藥中含睾丸酮、黃體酮以及雌激素類衍生物等,

Advertisiment
這些物質進入媽媽體內, 會抑制泌乳素生成, 使乳汁分泌量下降, 導致分泌的母乳達不到寶寶的需求。 並且避孕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會隨著乳汁進入寶寶體內, 使男嬰乳☆禁☆房變大及女嬰陰☆禁☆道上皮增生。 所以哺乳的媽媽不宜採取藥物避孕的方法。

2、抗腫瘤藥物。 抗癌藥隨乳汗進入乳兒體內會引起骨髓受抑制, 出現顆粒性白血球減少。

3、抗精神藥物。 如苯巴比妥、阿米妥等通過血漿乳汁屏障後, 在嬰兒肝臟有腦內濃度較高, 長期用藥時一旦停藥則嬰兒可出現停藥反應, 表現不安定、睡眠時有驚擾、過多啼哭及抖動等。 安定也可通過乳汁, 使嬰兒嗜睡、吸水力下降, 因嬰兒排泄藥物較慢, 此種藥物作用可持續一周之久。

Advertisiment

4、抗凝藥物。 不能用肝素, 以免引起新生兒凝血機制障礙, 發生出血。 以用雙香豆素乙酯為宜。

5、抗甲狀腺藥。 可以由母及子而抑制乳兒的甲狀腺功能, 口服硫脲嘧啶, 可導致乳兒甲狀腺腫和顆粒性白細胞缺乏症。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哺乳母親服此藥後, 可引起乳兒過敏反應、嘔吐、皮疹等。

此外, 四環素可影響小兒牙齒、骨骼發育, 氯黴素影響小兒骨骼造血, 都應避免使用。

哺乳期用藥注意事項

哺乳期用藥如此多禁忌,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媽媽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 要百毒不侵呢?這明顯是不現實的, 那麼, 哺乳期的媽媽在用藥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有些藥物對寶寶是安全的,

Advertisiment
有些藥物卻會產生不良甚至非常嚴重的反應, 如病理性黃疸、紫紺、耳聾、肝腎功能損害或嘔吐等, 所以, 哺乳媽媽一定要慎重使用藥物。 需要用藥時, 應向醫生說明自己正在餵奶, 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藥。

2、應給予最低的有效量:乳汁中藥物濃度和服藥劑量有關, 所以乳母用藥給予最低的有效量, 這樣盡可能降低乳汁中的藥物濃度, 以減少對寶寶的影響。

3、不應隨意中斷哺乳:一般來說, 乳汁中的藥量很少超過攝入量的1%~2%, 一般不至於給寶寶帶來危害。 所以服用的藥量不大或藥物副作用不太大時, 不應中斷餵奶。

4、服藥後調整哺乳時間:如果哺乳期需要用藥, 而且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藥, 應在哺乳後立刻服藥, 並盡可能推遲下次哺乳時間(最好間隔4小時),

Advertisiment
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嬰兒吸入的藥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