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哺乳期間 輕鬆解決大姨媽那些事兒,愛美媽媽網分享產後月經

生完寶寶, 新媽開始進入哺乳期, 而和新媽分別了十個月之久的“大姨媽”, 也很快就會重新報到。 有些新媽孩子才剛滿月不久, “大姨媽”就找上門來了;而有些新媽都生完小孩快一年了, 卻仍沒見“大姨媽”的蹤影, 到底它什麼時候出現才算正常呢?

一、哺乳期會來月經嗎?

月經到底什麼時候才會恢復呢?其實, 在產後一個月後來月經是正常的, 而在哺乳期內都沒有來月經也是正常的, 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 因人而異。

5成以上媽咪哺乳期也會來月經

一般來說, 在哺乳期裡, 新媽分泌乳汁全靠泌乳素的功勞。

Advertisiment
寶寶吮吸乳☆禁☆房時會刺激泌乳素的分泌, 而泌乳素又會抑制雌激素的分泌, 從而又抑制了卵泡的形成, 卵泡形成不了, 排不了卵, 當然也就沒有月經啦。

但從醫學的角度來說, 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以排卵了。 而月經複潮時間與哺乳次數有著密切的關係:哺乳的次數越多、吸奶時間越長, 月經複潮的時間就越晚。

二、哺乳期來月經影響餵奶嗎?

以前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如果哺乳期來月經, 不僅母乳失去了營養, 甚至還會產生毒素, 因此必須斷奶。

哎呀, 這都什麼年代了, 這種毫無根據的“傳說”你還相信?還是相信科學君才是正道啊。

哺乳期來月經可繼續餵奶

正常情況下, 母乳營養價值最高、品質最好是產後11天到4個月這段時間。

Advertisiment
當月經複潮後, 母乳並不是沒有營養, 而且濃縮了精華, 蛋白質會有所增多, 則含脂肪則會減少一些。

母乳中的脂肪非常小, 而且約50%的脂肪依靠母乳本身的作用, 在寶寶的胃裡分解為一種叫游離脂肪酸的物質, 這種物質是寶寶的重要能量來源。 而新媽的月經複潮後, 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就會減少, 相應地, 寶寶的能量來源也就減少, 所以就得添加米糊、牛奶等輔食。 這時只要多喝點湯水、魚肉、牛奶等, 就能避免乳汁成分。

現在奶粉安全問題頻頻出現, 像什麼三聚氰胺、轉基因成分、激素問題層出不窮, 大家為了讓孩子吃得安全, 不惜重金砸銀子去買那貴得可怕的進口奶粉。

其實眾裡尋他千百度, 孩子最好的口糧就在眼前——媽媽的乳汁。

Advertisiment
最天然、最安全、最完整……再加多幾個“最”字, 母乳都是當之無愧的。 所以, 為了孩子, 小編不得不再一次扮演“老媽子”的角色, 苦口婆心地奉勸各位新媽:別瞎聽那些傳言, 即使月經複潮, 為了孩子的“食品安全”, 也要堅持母乳餵養才是王道!

三、哺乳期月經不規律正常嗎?

有句老話對女人的總結真是精闢到了極點:做人難, 做女人更難!每個月來“大姨媽”那幾天, 那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而在哺乳期裡月經不規律, 那是十個女人中有九人要面臨的問題:該來的時候沒來, 時間老是沒個准?來的時候, 要不就是量很少, 要不是就量太多?總之, 狀況不斷, 讓新媽急得跳牆。 這個現象到底是正常的, 還是不是正常的呢?

哺乳期前三次月經不規律,

Advertisiment
不用擔心。

情況二:哺乳期內月經不規律

——大部分媽咪斷奶後三個月左右恢復正常

很多新媽在哺乳期間月經不規律, 於是把斷奶當成“救命繩”, 寄希望於在斷奶後能恢復正常。 一般來說, 斷奶後三個月左右, 月經會恢復正常, 不過這也是由條件限制的。 加入孕前你的月經一直很規律, 那麼斷奶後三個月內基本會恢復正常週期。

可是如果你孕前月經週期就不規律, 僅僅寄希望於斷奶調節週期, 那小編不得不殘忍地告訴這些新媽, 斷奶與否與月經是否正常並無直接的關係。

要想讓“大姨媽”不再飄忽不定、讓人捉摸不透, 那就得從自身入手:每天好個大好心情, 作息時間有規律, 飲食安排科學而合理, 這樣慢慢調理,

Advertisiment
“大姨媽”才會準時到達。 有時也可以利用一些中藥來調理一下, 如桂圓、益母草等, 對調經都有很好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