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唐氏篩查令多少孕媽媽矛盾

篩查成了普查, 孕婦選擇矛盾

“每位孕婦都有生出先天愚型患兒的可能, 愚型篩查是一種較經濟、簡便, 對胎兒無損傷的檢測方法。 ”昨日, 懷孕16周的劉女士從武漢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 領到一張“武漢市唐氏綜合征產前篩查知情同意書”, 上面印著這樣的提醒。

同意書中說, 唐氏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 是一種先天性染色體異常的多基因畸變造成的疾病, 患兒的典型特征是體貌異常、智力低下, 生活不能自理, 且壽命短。 其患病率為1/800-1/600, 目前尚無治療方法。 同時說明“靜脈抽血檢查只是一種篩查, 但約30%的先天愚型胎兒通過這種方式無法檢出”。
Advertisiment


劉女士心里有些打鼓:不做篩查, 胎兒是愚型咋辦;做篩查吧, 交100多元還未必能準確查出。

記者從同濟、省婦幼等多家醫院獲悉, 懷孕16周-19周左右的孕婦, 醫院都會給一份類似的“告知書”, 建議通過靜脈抽血篩查唐氏愚型。

醫生立場中立, 孕婦忐忑不安

林女士近日從武漢市婦幼保健院拿到篩查結果時發現, 自己的結果單是紅色的, 而別人的結果單多是藍色。 一問才知“紅單”特指檢查結果異常, 林女士心中頓生不悅。

記者看到, “紅單”上寫著“唐氏綜合征的危險度超過預定篩查標準”。 醫生解釋, 這表明孕婦是唐氏綜合征高危孕婦, 可能生愚型兒, 但需羊水穿刺或臍帶血檢查確診。

讓孕婦們忐忑不安的是,
Advertisiment
醫生們對篩查結果的解釋都留有余地:高危孕婦的胎兒未必是愚型;非高危孕婦的胎兒未必不是愚型兒。

準確率低, 唐氏篩查有待改進

據介紹, 唐氏篩查是參考孕婦年齡、身高、體重、孕周等多種因素, 通過電腦公式測算, 超出標準值就屬“高危孕婦”。

但記者發現, 有關指標在不同的醫院并不統一:有的醫院正常值標準是“小于1/270”, 有的則是“小于1/380”;最佳篩查期有“16周-19周”、“18周-21周”或“15周-20周”不同的說法, 讓孕婦不知所措。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陳潔介紹, 篩查只是初篩, 不能確保結果的準確, 是否愚型兒還要參考懷孕6個月時的彩超結果, 以及羊水穿刺或臍帶血檢查最終確認。

同濟醫院婦產科曾萬江副教授坦言,
Advertisiment
按有關標準, 100個篩查結果是陽性, 最終通過羊水穿刺確診的愚型兒應在60個左右。 但事實上, 篩查的假陽性率太厲害, 很多孕婦會被篩查結果“誤判”。

專家還提到, 國內采用的唐氏篩查法, 參考了國外孕婦的相關數據和標準值, 這可能是產生誤差的原因之一。 有醫生在專業雜志上撰文稱, 篩查的假陽性率竟達90%以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