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 父母會感到非常辛苦和無奈, 每天都可能發火。 偶爾聽到別人說孩子的一點不是, 媽媽心理會難受一整天;心理只求自己的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成長, 那樣的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可孩子總是和自己對著幹, 媽媽心裡經常會冒出這樣的想法:“難道我的孩子精神有問題嗎?”
媽媽可能問過很多人, 可每次聽到的答案都不一樣。 有的人說孩子本來就是這樣;也有人說媽媽教育的問題;更有人告誡媽媽, 如果孩子不及時改正, 今後會出現更大的問題。
左思右想, 媽媽覺得還是去專門機構看看為好,
Advertisiment
小兒精神科是幫助孩子成長發育的地方
小兒精神科的名字改為“發育醫學科”或許會更合適。 因為和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小兒精神科的作用不只是治療兒童精神方面的疾病。
小兒精神科不僅是治病的地方, 更能夠通過對兒童成長發育的診斷瞭解孩子的不足, 並給予合適的幫助。 要培養孩子對小兒科精神科的正確認識, 媽媽首先要拋開偏見, 並且, 讓孩子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是做母親的責任。
儘管如此, 父母還是不太願意帶孩子看精神科, 這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怕引起旁人的指指點點, 二是擔心孩子形成負面的心理想法。
Advertisiment
什麼情況下需要接受診斷和檢查
小兒精神科檢查的年齡涵蓋0~18歲。 問診的人當中, 有哭個不停的5個月大的小孩子, 也有小時候曾經接受過檢查, 現在因為考試情緒緊張自己來問診的大孩子。
來小兒精神科, 一般要接受兒童認識能力、自身性格、父母性格、父母撫養態度等方面的檢查。 由於孩子的發育和父母的撫養態度密切相關, 所以父母和孩子都要接受檢查。
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 進行下一步檢查。 根據年齡和問題嚴重程度, 檢查的方法和種類都不盡相同。 注意力方面,
Advertisiment
孩子應該什麼時候來精神科接受檢查?對於那些不能正常適應環境, 即使身邊的人給予協助也不能擺脫困境的孩子, 請帶來接受檢查。
孩子無來由地出現問題行為時, 大多數家長會認為“長大了自然會好起來”, 問題因此得不到重視。 這種想法並不全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生理機能發育成熟, 社會性形成, 很多問題行為都會逐漸自然消失。 但這應該僅限於媽媽或老師能夠掌控的範圍之內。 如果媽媽發現了問題, 但周圍的人覺得無所謂時, 應以媽媽自己的判斷為准,
Advertisiment
另外,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 父母要及時給予幫助。 對待剛剛出現反抗期表現的4歲孩子和反抗心理已經形成、打同學或和父母頂嘴的4年級小學生, 是有很大區別的。 如果是剛剛出現反抗期表現, 6個月內可以治癒, 定型後再治療則需要超過兩年的時間。 這是因為, 反抗期還會引發其他問題的出現。
有時候這些治療會遇到非常排斥藥物治療的媽媽, ADHD(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即多動症)或強迫症、抽動障礙多緣於大腦機能問題, 藥物治療最有效, 副作用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大。 其他心理方面的問題, 可以通過遊戲治療、談話治療、集中治療等方式緩解症狀。 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還可以安排專門的學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