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問題寶寶糟心媽 我與寶寶共成長

現在的小孩子真是越來越鬼機靈了, 你會發現自己需要求助於各種管道拼命補充能量才能和他們“打太極”, 並且不能保證每一次都能行之有效。 但是這就是真正的育兒, 爸媽們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 教會寶寶更多、更有用的東西。

Advertisiment

關於禮貌

禮貌第一關, 大概是——見面問好。 見阿姨叫阿姨, 見阿婆叫阿婆, 都不用提醒的寶, 最讓家長開心。 不過隨著孩子長大, 這些習慣反而漸漸被丟棄了, 或許是厭煩了, 或許是開始有了喜好不喜歡叫了, 也或許是其它, 總之這習慣就這麼斷了, 家長即便煩惱, 卻也無從下手, 若強制孩子叫, 則可能得不償失, 讓孩子對你厭煩。

領育網網媽心得:

丫丫剛會說話的時候就很喜歡叫人, 叔叔阿姨阿公阿婆, 人人都誇她嘴甜, 現在大了反而不叫了, 你讓她她都懶得搭理你。 苦口婆心見縫插針的教育:“小朋友要有禮貌啊,

Advertisiment
這樣大家才能喜歡你啊。 媽媽喜歡有禮貌的寶寶。 ”結果總是收效甚微。

反思:其實孩子老要叫會覺得很煩的。 上次我公公說, 在菜場碰到一個熟人帶著孫女, 爺爺讓她叫人, 她生氣的大嚷:“叫人叫人每天要叫, 昨天叫了今天還叫, 煩不煩哪。 ”如果打招呼成了孩子的一種負擔, 那麼一味的叫她叫人還是不可取的。 禮貌是什麼, 如果只是表面功夫, 不是心甘情願誠心誠意的又有意義嗎?是為了在人前覺得有面子而硬要孩子來應酬自己的朋友嗎?我們做家長的怎能為了讓大人高興而不顧孩子的感受呢?再說, 禮貌的表現形式也未必一定要叫啊, 笑一笑, 舉手示意也未嘗不可啊。 再加上有時候孩子正玩得起勁, 注意力一下子不能轉移是常有的事。

Advertisiment

改進教育方式:有了這些認識, 我就會在丫丫主動叫人之後這樣跟她說:“丫丫, 剛才你叫了阿姨之後阿姨看起來好開心啊。 ”丫丫顯得很高興:“恩, 是的, 她的嘴巴都笑成這樣了。 ”她跟我做了個嘴角彎彎的動作。 我說:“你看, 丫丫叫了人, 他們就特別開心, 你看到他們開心你高興嗎?”丫丫點點頭:“恩。 ”這樣就不用我經常嘮叨, 她也會很喜歡叫人的, 有時候碰到陌生人也嘎嘎跑上去叫, 回頭還樂呵呵的跟我說:“媽媽你看他們都笑得好開心哪。 ”這樣對她來說叫人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負擔, 而是實實在在會讓人高興的一件事,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從小瞭解這一點也很不錯啊。 如果她不想叫我也不會強求她, 我想她一定有她的原因,

Advertisiment
不叫並不代表什麼。 如果事先知道有人來或去見誰, 都提前通知她一下, 好讓她不會覺得很突然, 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關於哭鬧

有些娃娃總愛哭鬧, 重點是哭的莫名其妙, 你想解決都沒辦法。

領育網網媽心得:

俊俊不算一遇事兒就哭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可是就算偶爾面對孩子沒來由的哭鬧也很心煩。 我通常總是問問他為什麼哭, 然後就是勸:“哭可不是乖寶寶, 媽媽不喜歡哭的寶寶, 我們不哭了, 一二三, 停!”“哭是沒有用的, 再哭媽媽就走開了哦。 ”基本上要周旋很久。

反思:其實, 每個人都有情緒不佳的時候, 哭也是人正常的一種發洩。 雖說3歲的孩子交流都不成問題, 但是有時候要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有困難的。 “為什麼”有時對孩子來說是個很難的問題, 當大人不能很好的瞭解孩子的心思, 他們往往會哭的更凶。 在他想哭又需要人安慰的時候我們要讓他短時間內停止哭泣甚至以離開他作為威脅, 那也太殘忍了。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不發洩出來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 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及發育也十分不利。

改進教育方式:碰到這種時候,我就更耐心的對待,努力的嘗試說出一些可能的緣由,讓他簡單的回答是或者不是,盡可能的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孩子與大人的思維上存在巨大的鴻溝,有時大人覺得微不足道的事他們心裡的害怕會很大,比如打針(不是打心底的害怕,有必要那麼用全身來反抗嗎?)比如怕小蟲子(俊俊就很怕),不管我們在人前遭遇多麼大的尷尬,我們都要呵護孩子脆弱的心靈,多給他們一點理解,不要一味的讓他們停止哭泣。如果實在找不到什麼原因,比如睡覺醒來哭的時候我就問他:“寶寶只是心裡很難過,就是想哭一會是嗎?”他往往會點頭。我就緊緊抱著他:“那媽媽抱抱你,一會兒不難過了我們就不哭了。”即使什麼都不說他也哭一小會就好了。

關於調皮不聽話

沒有哪個孩子是真正聽話的,一旦調皮起來,十個大人都拉不住,比如,吃飯的時候對著東西亂戳,洗腳的時候把臉盆蹬翻了,叫他往東他往西,說他是個奶娃娃,這動起來比你還快速敏捷,打不得,罵不聽,真真讓人火大。

領育網網媽心得:

甜甜自小就調皮,我總是先好言相勸,講道理擺事實,實在不行就動用武力,眼神的殺傷力。不過最後往往會讓甜甜很不高興,做出來的事情越來越不像話,像是賭氣似的。

反思:孩子的不像話真的是超出我們的底線了嗎?有時無非就是把家里弄得一團糟而已,如果為了讓我們大人省事,而不顧孩子愛玩的天性,讓她們變得一味的順從,聽話,那不是讓他們越來越缺乏主見和創造力了嗎?其實一直以來,“乖”“聽話”這種字眼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在甜甜變得越來越乖巧的同時我發現她正在失去很多寶貴的天性,於是乎,類似於讓她變乖這種字眼讓我自己覺得很刺耳,為什麼孩子要迎合大人,為什麼我們不能聽孩子的話,讓他們做主?只是因為我們大,他們小嗎?當我們制定心裡的底線的時候有沒有是真正的為孩子著想?

改進教育方式:首先,我要停止以“乖”來表揚她,“乖”算什麼,難道是統治者對於順從者的一種口頭表揚嗎?碰到甜甜不可理喻的時候還是多動動腦筋從事情本身出發來講道理,而不是要求她“聽話”,把她當大人對待,凡事跟她商量,尊重她的意見。如果她實在愛玩水,就在她想玩的時候好好的跟她玩,不怕弄濕,沒有比孩子的玩更重要,這樣她也不會到洗腳的時候拼命想著玩水了。輕易不要對她瞪眼睛,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我們的眼神表現出厭惡,她會很受傷,會亂發脾氣來回敬父母對她的不喜歡,如此惡性循環。我們自己首先要是個孩子,站在孩子的高度看問題,心就寬很多,經常笑著對她,她會在我們面前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可愛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及發育也十分不利。

改進教育方式:碰到這種時候,我就更耐心的對待,努力的嘗試說出一些可能的緣由,讓他簡單的回答是或者不是,盡可能的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孩子與大人的思維上存在巨大的鴻溝,有時大人覺得微不足道的事他們心裡的害怕會很大,比如打針(不是打心底的害怕,有必要那麼用全身來反抗嗎?)比如怕小蟲子(俊俊就很怕),不管我們在人前遭遇多麼大的尷尬,我們都要呵護孩子脆弱的心靈,多給他們一點理解,不要一味的讓他們停止哭泣。如果實在找不到什麼原因,比如睡覺醒來哭的時候我就問他:“寶寶只是心裡很難過,就是想哭一會是嗎?”他往往會點頭。我就緊緊抱著他:“那媽媽抱抱你,一會兒不難過了我們就不哭了。”即使什麼都不說他也哭一小會就好了。

關於調皮不聽話

沒有哪個孩子是真正聽話的,一旦調皮起來,十個大人都拉不住,比如,吃飯的時候對著東西亂戳,洗腳的時候把臉盆蹬翻了,叫他往東他往西,說他是個奶娃娃,這動起來比你還快速敏捷,打不得,罵不聽,真真讓人火大。

領育網網媽心得:

甜甜自小就調皮,我總是先好言相勸,講道理擺事實,實在不行就動用武力,眼神的殺傷力。不過最後往往會讓甜甜很不高興,做出來的事情越來越不像話,像是賭氣似的。

反思:孩子的不像話真的是超出我們的底線了嗎?有時無非就是把家里弄得一團糟而已,如果為了讓我們大人省事,而不顧孩子愛玩的天性,讓她們變得一味的順從,聽話,那不是讓他們越來越缺乏主見和創造力了嗎?其實一直以來,“乖”“聽話”這種字眼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在甜甜變得越來越乖巧的同時我發現她正在失去很多寶貴的天性,於是乎,類似於讓她變乖這種字眼讓我自己覺得很刺耳,為什麼孩子要迎合大人,為什麼我們不能聽孩子的話,讓他們做主?只是因為我們大,他們小嗎?當我們制定心裡的底線的時候有沒有是真正的為孩子著想?

改進教育方式:首先,我要停止以“乖”來表揚她,“乖”算什麼,難道是統治者對於順從者的一種口頭表揚嗎?碰到甜甜不可理喻的時候還是多動動腦筋從事情本身出發來講道理,而不是要求她“聽話”,把她當大人對待,凡事跟她商量,尊重她的意見。如果她實在愛玩水,就在她想玩的時候好好的跟她玩,不怕弄濕,沒有比孩子的玩更重要,這樣她也不會到洗腳的時候拼命想著玩水了。輕易不要對她瞪眼睛,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我們的眼神表現出厭惡,她會很受傷,會亂發脾氣來回敬父母對她的不喜歡,如此惡性循環。我們自己首先要是個孩子,站在孩子的高度看問題,心就寬很多,經常笑著對她,她會在我們面前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可愛表現也會越來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