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智力開發>正文

啟發智能的游戲

好玩又充滿學習智慧的游戲, 不僅是親子感情的促進劑, 更可以讓孩子從游戲中快樂成長, 開啟更多的潛能。 以下, 分別就迦納教授所提出的八大智能理論:音樂、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人際、內省及自然觀察為基礎, 設計出適合親子一起進行的游戲,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親子動一動提升肢體智能

游戲1/我是好駕駛

讓孩子在趣味的游戲中, 區分走與跑的不同, 在快與慢的節奏中, 學習掌控自己的肌肉。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呼拉圈(兩人一個)、或是小投環(一人一個)

游戲說明:

1.邀請孩子進行開汽車的游戲,

Advertisiment
可以載客人(兩人一個), 也可以單獨自己一個人開。

2.當小朋友選好以后, 告訴孩子汽車有時快、有時慢。 快的時候用跑的、慢的時候用走的, 并示范跑與走的動作, 讓孩子自由調整步伐。

注意事項:

1.由于有些時候需要跑步, 因此在游戲前, 爸媽們要注意場地是否夠大, 避免孩子因為不小心互相碰撞或是撞到家具而受傷。

游戲2/城堡大戰

反復練習扔球的動作, 讓孩子感受破壞與重組的趣味, 同時宣泄緊張與焦慮的情緒。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道具:小球、積木若干個。

游戲說明:

1.爸爸和媽媽先邀請孩子一起拿積木蓋一座城堡, 等城堡蓋好之后, 告訴孩子要進行一個丟炸彈的游戲。

2.爸爸媽媽和小朋友輪流拿球攻擊城堡, 直到城堡倒塌為止。

Advertisiment

3.大家一起再把城堡蓋起來, 或許也可以想想, 蓋成怎樣的城堡比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輪流用球攻擊。

注意事項:

1.鼓勵孩子多多練習丟。 孩子的力道或許不足, 可以考慮讓孩子站前面一點, 并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瞄準目標物。

2.如果用的是紙積木, 可以請孩子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倒塌的樂趣, 但如果是實心的積木, 則高度不宜高于90公分, 避免掉落時碰傷孩子。

3.在丟球前一定要告知孩子, 不可以將球丟到別人身上。

游戲3/小小飛行員

這個游戲可以增進手臂的肌耐力、發展平衡感及協調性, 并加強孩子對空間的認識。

適合年齡:4-5歲

準備道具:滑板、粗繩、可以當成目標的物品、可系綁繩子的固定物。

游戲說明:

1.請小朋友以伏臥的姿勢,

Advertisiment
將腹部貼在滑板上, 用雙手及手臂的力量拉動滑板, 使滑板自由活動。

2.選擇一地點放置目標物, 讓孩子繞著目標物滑行且不能碰到目標物。

3.將粗繩放在地上, 一端系在固定物上, 滑板放在粗繩上, 讓小朋友手攀著繩子前行或后退。

注意事項:

1.滑板的輪子必須是可以各個方向自由轉動的。

2.一定要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活動。

3.步驟中的各種活動也可以改成跪在滑版上進行。

游戲4/轉轉樂

藉由親子互動游戲, 刺激前庭系統, 訓練孩子的平衡感發展。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道具:附有手把的旋轉椅

游戲說明:

1.父母協助孩子坐進旋轉椅中, 讓孩子的雙腳跨出旋轉椅外, 雙手扶住旋轉椅內的把手, 記得提醒孩子背后向后靠穩,

Advertisiment
然后慢速開始旋轉。

2.爸媽可以跟孩子輪流游戲, 讓孩子也可以幫忙擔任轉圈圈的人, 可以幫助孩子手眼協調及肌肉發展。

注意事項:

1.旋轉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 如果孩子覺得害怕, 就給予安撫或暫停游戲。

玩球躲貓貓訓練邏輯數學

游戲1/球球泡泡澡

通過與水、球等物品, 讓孩子體驗觸覺感受, 并啟發孩子對數量、多少的基本認知。

適合年齡:1-2歲

準備道具:澡缸、塑料球

游戲說明:

1.讓寶寶先進入澡缸, 再將澡缸注入清水, 然后將球一顆顆放入澡缸中, 讓寶寶體驗玩水的樂趣及觸覺刺激, 感受澡缸從「0」(沒有球)開始后的變化。

2.爸爸媽媽丟球進澡缸的時候, 可以同時一邊報數, 讓孩子對數與量有最基本的認知。

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1.避免孩子在浴室里滑倒, 發生窒息或溺水的意外。

2..孩子如果有害怕、逃避、拒絕的反應時, 不要強迫他, 可以慢慢地引導他用手或用腳先行碰觸。

游戲2/誰是同一國的

通過視覺及觸覺進行區分, 培養孩子分類、辨識的優勢能力。

適合年齡:3-5歲

準備教具:大小不同的螺絲及螺絲帽數組

游戲說明:

1.將螺絲跟螺絲帽分散在桌面上, 讓孩子通過視覺區分, 先將螺絲帽和螺絲進行第一次的分類。

2.讓孩子通過視覺及觸覺分別分辨大小螺絲帽和螺絲的差異, 然后再加以細分。

3.爸爸媽媽和孩子進行比賽, 看誰最快把螺絲和螺絲帽栓在一起。

注意事項:

1.每次游戲過后要收拾好, 讓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2.避免孩子拿來拋投, 或避免小小孩誤食。

游戲3/躲貓貓

讓孩子通過抓握取拿的動作,促進小肌肉發展;并通過尋找的動作,建立孩子對物品的認知及數與量的概念。

適合年齡:1歲到2歲

準備道具:塑料充氣球池、塑料球、圖卡、一些日常用品

覺球逐漸將身體掩蓋的感覺,建立「存在」和「消失」的概念。

2.選擇一項物品埋入球池內,請寶寶尋找出來。

3.選擇多樣物品埋入球池中,在準備配對的圖卡,當父母拿出圖卡時,請寶寶從池子里面把與圖卡相同的物品找出來。

4.當孩子對于數字已有認識的時候,爸媽也可以拿出數字圖卡,請孩子一邊唱數,一邊丟出與數字圖卡相對應的球數。

注意事項:

1.幼兒注意力并不持久,而且容易分心,玩游戲時應該在沒有雜物的環境下進行。

2.大人玩游戲投入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游戲的興趣。父母玩得愈投入,孩子就愈容易玩得開心。

3.要以輕松、好玩為前提,不要讓孩子察覺到是在學東西,否則可能會引起抗拒,而讓效果大打折扣。

游戲4/跳跳球

讓孩子認識并辨別顏色、學會數數量。

適合年齡:5歲到6歲

準備道具:可以丟接的球與球套

活動內容:

1.讓孩子手拿球拍,將球往空中拋去,當球落下來時,再用球拍接住,同時搭配唱數游戲,例如:1個、2個......。

2.父母將球往地上丟過去,孩子手拿球套,當球觸地彈起時,讓孩子把球接住,再投給媽媽。

3.爸媽投球時,可以一次丟好幾個顏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個顏色的球。

注意事項:

1.孩子如果接對了,要記得給他熱烈的回響,例如:「好棒喔」之類的。

敲敲打打培養音樂智能

游戲1/小小樂隊

讓孩子用耳朵聽、用手敲打,認識不同質料的不同音色。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塑料罐、玻璃罐、鐵罐若干個,大紙箱一個、音樂、任何可以敲打的棒子。

游戲說明:

1.爸爸媽媽敲著三種不同的罐子,讓孩子用耳多仔細聽聽罐子所發出來的聲音,然后再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猜一猜是哪一個罐子的聲音。

2.請孩子站在中間,然后爸媽從遠處敲打其中一個罐子,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指出聲音的方向。

3.讓小朋友用棒子敲打任何東西,包括門、窗、桌子等等,了解音色的不同。

4.用各種瓶瓶罐罐及大紙箱當成樂器,配上音樂,請孩子來一場即興的演奏。

注意事項:

1.不要讓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避免孩子受傷。

2.要適時給予孩子贊美,讓孩子更熱于嘗試。

游戲2/我是音樂家

經由圖片的認知與學習,認識不同的樂器;并聽聽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了解不同的樂器產生的不同聲音或音色。

適合年齡:4-5歲

準備道具:介紹樂器的唱片或錄音帶,樂器的圖片或演奏者彈奏樂器的照片或圖片。

游戲說明:

1.爸媽先將樂器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如小提琴等。

(1)拿一張小提琴手正在拉小提琴的照片給小朋友看。

(2)請小朋友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勢與動作。

(3)聽小提琴獨奏的曲子,并請小朋友以剛才的動作配合曲子搖擺。

(4)依先前的步驟,在介紹木管樂器如單簧管、長笛等;打擊樂器如定音鼓、三角鐵等;銅管樂器如小喇叭、法國號等也可以加入中國的樂器如古箏、鑼鼓等等。

(5)聽音樂,請小朋友找出樂器的圖片。

注意事項:

1.請孩子辨別樂器的時候,可以請孩子指出圖片即可,不一定要強求孩子說出樂器的名稱。

2.如果孩子已經沒有耐心,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3.聽一種樂器獨奏時,最好可以以古典作品曲與一首現代流行曲交錯。

游戲3/瘋狂配音員

模仿日常生活中可以聽到的音響節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讓學習效果更突出。

適合年齡:5-6歲

準備道具:空紙箱

游戲說明:

1.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杜撰一個故事。

2.說故事的時候,用空紙箱制造出一些適當的音響效果。例如:用手摩擦紙箱,發出腳步聲等。

3.一開始先用簡單的節奏音響。例如用指甲敲兩下停一下、或用手掌重拍等,接下來可以將多種不同的節奏聲音組合起來。

4.可以請孩子學習爸媽的方式,試著來進行配音的工作。

5.改變故事,讓孩子注意聽,并讓孩子主動根據故事情節的改變,創作出屬于自己的音響效果。

注意事項:

1.這個活動的目的只要引起孩子注意聲音并模仿,所以故事不要太長,也不要有太復雜的變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這是一個激發想象力的活動,因此模仿敲出的聲音不一定要逼真,只要有不同的變化即可。

3.用紙箱制造聲音的效果雖然不如用各式各樣的東西配合來得豐富,但可避免樣式太多而使小朋友興奮過度,結果只顧著敲東敲西,難以靜下來聽故事及配音;并可讓小朋友發現單一的紙箱就能制造出多種的音響效果。

游戲4/猜一猜

反應。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道具:不透明的塑料罐數個,與銅板、彈珠等小東西

游戲說明:

1.在塑料罐裝上數量不同的小東西。

2.在孩子的耳邊搖一搖。

3.讓孩子用聽覺辨別哪一個罐子裝的東西比較少、裝了什么東西。

注意事項:

1.可以在孩子背后用各種樂器或器皿敲擊出各種聲音,讓他分辨相同和不同聲音的物品。

2.孩子焦躁不安的時候,或是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不宜馬上要求他跟你玩游戲。

謝謝對不起啟發人際智能

游戲1/禮貌大師

強化本體感、肢體運動計劃能力,表達情感、人際溝通的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活動時間:3-5分鐘

準備道具:鏡子

游戲說明:

1.大人做出打招呼、行禮鞠躬、對不起、再見等動作,讓小孩跟著模仿。

2.讓孩子在鏡子前面進行這樣的活動,幫助孩子了解肌肉運作的情形。

3.大人在示范動作之余,要告知孩子意義。

注意事項:

1.動作要很明確,讓孩子可以充分跟上。

2.可以一再地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

游戲2/形形狀狀

通過視覺及觸覺的刺激,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跟信任感、擴充他的生活經驗,并訓練孩子人際溝通及互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5-6歲

準備道具:無

游戲說明:

1.讓孩子通過視覺及觸覺觀察區分不同積木的特征,并讓孩子表達感受及描述特征。

2.讓孩子將積木進行分類,將相同形狀的歸在一起;或是進行配對游戲,將積木和圖卡進行一對一的對應。

3.將積木放入觸覺箱中,大人拿起任何一張圖卡,請孩子將手伸入觸覺箱中,找出與圖卡對應的積木。

4.也可在觸覺箱里放入常見或常用的物品,例如:湯匙、筷子、鑰匙、球等,讓孩子伸手去摸,并猜出正確的名稱。

注意事項:

1.可反復練習加深孩子的印象。

2.孩子如果答錯或答不出來,要適時地引導他,不要太過急躁嚇壞孩子。

游戲3/我的好朋友

通過分享與訴說,讓孩子更進一步的了解好朋友的意義,并學習如何培養友誼、欣賞別人的優點。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道具:無

游戲說明:

1.爸爸媽媽先跟孩子說明,大家來談談好朋友,問問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如果孩子不了解朋友的定義,爸媽可以加以解釋說是:你最喜歡一起玩游戲的人。

2.爸媽們可以先告訴孩子,我的好朋友是某某某,他有長長的頭發、我最喜歡聽他唱歌等等。

3.讓孩子努力表達出,他心中的好朋友。加強他對朋友的概念,并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與學習如何和別人互動。

游戲4/優點大集合

鼓勵與贊美是提升人際的最佳方式,爸媽經常的贊美和鼓勵孩子,將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看待別人的優點,并產生同理心

適合年齡:4歲以上

準備道具:一些小貼紙,或是可以當成獎勵的小禮物等等。

游戲說明:爸媽可以先跟孩子訂好一個目標,如大家一起做家事、或是分享等等,因此當孩子出現如自己收拾玩具、或是告訴爸媽任何一件「好事」的時候,爸媽都可以即刻的予以獎勵,以增強孩子的正面行為。

注意事項:在進行優點大集合的游戲的時候,爸媽要先讓孩子了解怎樣的行為是正確,而且值得鼓勵的。

手摸眼看身體會感覺空間智能

游戲1/搬運工

培養孩子協調的前庭平衡,訓練孩子的眼肌、頸肌靈活運轉,及良好的空間感等等,避免閱讀時發生無法持久、專心,甚至無法順利閱讀的現象。

適合年齡:3到4歲

準備道具:含4個滾輪的柔軟平滑板

游戲說明:

1.讓孩子坐在滑板上,父母設定適當距離,請孩子靠手推前進或后退,由起點運貨物至終點交給父母。

2.讓孩子俯臥滑板,父母在適當的距離內丟擲沙包或球,孩子再從另一邊瞄準適當時機前進接球或沙包。

3.讓孩子俯臥滑板上并利用背部運送沙包。

4.讓孩子坐在滑板上,并且運球前進。

注意事項:

1.游戲環境需要寬敞簡潔,避免障礙物阻撓。

2.確實跟孩子說明使用性及游戲規則,以免發生危險。

3.進行滑板活動時,為確保安全可讓孩子戴上安全帽。

游戲2/越野障礙賽

訓練幼兒大肌肉的發展,刺激前庭中樞,增加孩子的學習能力。

適合年齡:1-2歲

準備道具:PVC塑料布(或是大床單、被單等等)、圓球等玩具或物品

游戲說明:

1.用塑料布(或是大床單、被單等等)搭建成山洞的形狀(可以藉由椅子來支撐),并在里頭放置觸感及大小不同的物品,增加孩子爬行中的變化性,并加強觸覺、前庭刺激,培養肢體運用的能力。

游戲3/大手牽小手

通過跟孩子一起創作,通過色彩和線條增強孩子的視覺感受。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水彩筆、顏料、白紙

游戲說明:

1.爸媽先在自己的手掌上涂上水彩,然后蓋印在白紙上面。

2.讓孩子自己涂,或是由爸媽協助孩子在手掌上涂上喜歡的色彩。在涂水彩的過程中,孩子會對于水彩冰冰涼涼,以及毛刷刷過的感覺感到好奇。

3.請孩子張開小手,將手蓋印在爸媽的手印旁邊,就是一幅好看的作品了。

4.當然,除了色彩的選擇外,爸媽們還可以跟孩子討論,除了手掌以外,還可以用哪些東西來蓋印,增加作品的創作變化,也培養孩子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唷!

游戲4/我住在這里

地圖,對孩子來說,是相當有趣的東西。而通過散步來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周遭環境,則可以進一步的幫助孩子對于空間地理環境的觀察唷!

準備道具:4-6歲

游戲說明:

1.通過每天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的時間,介紹住家附近的環境,如:門口有郵筒、左邊有麥當勞、右邊有超商等等。

2.如果遇到十字路口或是需要左右轉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解釋,讓孩子了解方向。

3.多走了幾趟,等孩子有了基礎的認識后,和孩子一起畫下屬于自己的地圖。完成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拿著地圖出門冒險去。

注意事項:

1.當孩子注意到附近的地標有任何異動的時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或修改,讓這份屬于自己的地圖,永遠保持在最新而且最正確的狀態。

接觸花草蟲魚啟發自然觀察智能

游戲3/躲貓貓

讓孩子通過抓握取拿的動作,促進小肌肉發展;并通過尋找的動作,建立孩子對物品的認知及數與量的概念。

適合年齡:1歲到2歲

準備道具:塑料充氣球池、塑料球、圖卡、一些日常用品

覺球逐漸將身體掩蓋的感覺,建立「存在」和「消失」的概念。

2.選擇一項物品埋入球池內,請寶寶尋找出來。

3.選擇多樣物品埋入球池中,在準備配對的圖卡,當父母拿出圖卡時,請寶寶從池子里面把與圖卡相同的物品找出來。

4.當孩子對于數字已有認識的時候,爸媽也可以拿出數字圖卡,請孩子一邊唱數,一邊丟出與數字圖卡相對應的球數。

注意事項:

1.幼兒注意力并不持久,而且容易分心,玩游戲時應該在沒有雜物的環境下進行。

2.大人玩游戲投入的程度,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游戲的興趣。父母玩得愈投入,孩子就愈容易玩得開心。

3.要以輕松、好玩為前提,不要讓孩子察覺到是在學東西,否則可能會引起抗拒,而讓效果大打折扣。

游戲4/跳跳球

讓孩子認識并辨別顏色、學會數數量。

適合年齡:5歲到6歲

準備道具:可以丟接的球與球套

活動內容:

1.讓孩子手拿球拍,將球往空中拋去,當球落下來時,再用球拍接住,同時搭配唱數游戲,例如:1個、2個......。

2.父母將球往地上丟過去,孩子手拿球套,當球觸地彈起時,讓孩子把球接住,再投給媽媽。

3.爸媽投球時,可以一次丟好幾個顏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個顏色的球。

注意事項:

1.孩子如果接對了,要記得給他熱烈的回響,例如:「好棒喔」之類的。

敲敲打打培養音樂智能

游戲1/小小樂隊

讓孩子用耳朵聽、用手敲打,認識不同質料的不同音色。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塑料罐、玻璃罐、鐵罐若干個,大紙箱一個、音樂、任何可以敲打的棒子。

游戲說明:

1.爸爸媽媽敲著三種不同的罐子,讓孩子用耳多仔細聽聽罐子所發出來的聲音,然后再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猜一猜是哪一個罐子的聲音。

2.請孩子站在中間,然后爸媽從遠處敲打其中一個罐子,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指出聲音的方向。

3.讓小朋友用棒子敲打任何東西,包括門、窗、桌子等等,了解音色的不同。

4.用各種瓶瓶罐罐及大紙箱當成樂器,配上音樂,請孩子來一場即興的演奏。

注意事項:

1.不要讓孩子敲打易碎物品,避免孩子受傷。

2.要適時給予孩子贊美,讓孩子更熱于嘗試。

游戲2/我是音樂家

經由圖片的認知與學習,認識不同的樂器;并聽聽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了解不同的樂器產生的不同聲音或音色。

適合年齡:4-5歲

準備道具:介紹樂器的唱片或錄音帶,樂器的圖片或演奏者彈奏樂器的照片或圖片。

游戲說明:

1.爸媽先將樂器介紹給小朋友認識,如小提琴等。

(1)拿一張小提琴手正在拉小提琴的照片給小朋友看。

(2)請小朋友模仿拉小提琴的姿勢與動作。

(3)聽小提琴獨奏的曲子,并請小朋友以剛才的動作配合曲子搖擺。

(4)依先前的步驟,在介紹木管樂器如單簧管、長笛等;打擊樂器如定音鼓、三角鐵等;銅管樂器如小喇叭、法國號等也可以加入中國的樂器如古箏、鑼鼓等等。

(5)聽音樂,請小朋友找出樂器的圖片。

注意事項:

1.請孩子辨別樂器的時候,可以請孩子指出圖片即可,不一定要強求孩子說出樂器的名稱。

2.如果孩子已經沒有耐心,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3.聽一種樂器獨奏時,最好可以以古典作品曲與一首現代流行曲交錯。

游戲3/瘋狂配音員

模仿日常生活中可以聽到的音響節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讓學習效果更突出。

適合年齡:5-6歲

準備道具:空紙箱

游戲說明:

1.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杜撰一個故事。

2.說故事的時候,用空紙箱制造出一些適當的音響效果。例如:用手摩擦紙箱,發出腳步聲等。

3.一開始先用簡單的節奏音響。例如用指甲敲兩下停一下、或用手掌重拍等,接下來可以將多種不同的節奏聲音組合起來。

4.可以請孩子學習爸媽的方式,試著來進行配音的工作。

5.改變故事,讓孩子注意聽,并讓孩子主動根據故事情節的改變,創作出屬于自己的音響效果。

注意事項:

1.這個活動的目的只要引起孩子注意聲音并模仿,所以故事不要太長,也不要有太復雜的變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這是一個激發想象力的活動,因此模仿敲出的聲音不一定要逼真,只要有不同的變化即可。

3.用紙箱制造聲音的效果雖然不如用各式各樣的東西配合來得豐富,但可避免樣式太多而使小朋友興奮過度,結果只顧著敲東敲西,難以靜下來聽故事及配音;并可讓小朋友發現單一的紙箱就能制造出多種的音響效果。

游戲4/猜一猜

反應。

適合年齡:3-4歲

準備道具:不透明的塑料罐數個,與銅板、彈珠等小東西

游戲說明:

1.在塑料罐裝上數量不同的小東西。

2.在孩子的耳邊搖一搖。

3.讓孩子用聽覺辨別哪一個罐子裝的東西比較少、裝了什么東西。

注意事項:

1.可以在孩子背后用各種樂器或器皿敲擊出各種聲音,讓他分辨相同和不同聲音的物品。

2.孩子焦躁不安的時候,或是玩得正高興的時候,不宜馬上要求他跟你玩游戲。

謝謝對不起啟發人際智能

游戲1/禮貌大師

強化本體感、肢體運動計劃能力,表達情感、人際溝通的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活動時間:3-5分鐘

準備道具:鏡子

游戲說明:

1.大人做出打招呼、行禮鞠躬、對不起、再見等動作,讓小孩跟著模仿。

2.讓孩子在鏡子前面進行這樣的活動,幫助孩子了解肌肉運作的情形。

3.大人在示范動作之余,要告知孩子意義。

注意事項:

1.動作要很明確,讓孩子可以充分跟上。

2.可以一再地重復,加深孩子的印象。

游戲2/形形狀狀

通過視覺及觸覺的刺激,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跟信任感、擴充他的生活經驗,并訓練孩子人際溝通及互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5-6歲

準備道具:無

游戲說明:

1.讓孩子通過視覺及觸覺觀察區分不同積木的特征,并讓孩子表達感受及描述特征。

2.讓孩子將積木進行分類,將相同形狀的歸在一起;或是進行配對游戲,將積木和圖卡進行一對一的對應。

3.將積木放入觸覺箱中,大人拿起任何一張圖卡,請孩子將手伸入觸覺箱中,找出與圖卡對應的積木。

4.也可在觸覺箱里放入常見或常用的物品,例如:湯匙、筷子、鑰匙、球等,讓孩子伸手去摸,并猜出正確的名稱。

注意事項:

1.可反復練習加深孩子的印象。

2.孩子如果答錯或答不出來,要適時地引導他,不要太過急躁嚇壞孩子。

游戲3/我的好朋友

通過分享與訴說,讓孩子更進一步的了解好朋友的意義,并學習如何培養友誼、欣賞別人的優點。

適合年齡:3-6歲

準備道具:無

游戲說明:

1.爸爸媽媽先跟孩子說明,大家來談談好朋友,問問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如果孩子不了解朋友的定義,爸媽可以加以解釋說是:你最喜歡一起玩游戲的人。

2.爸媽們可以先告訴孩子,我的好朋友是某某某,他有長長的頭發、我最喜歡聽他唱歌等等。

3.讓孩子努力表達出,他心中的好朋友。加強他對朋友的概念,并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與學習如何和別人互動。

游戲4/優點大集合

鼓勵與贊美是提升人際的最佳方式,爸媽經常的贊美和鼓勵孩子,將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看待別人的優點,并產生同理心

適合年齡:4歲以上

準備道具:一些小貼紙,或是可以當成獎勵的小禮物等等。

游戲說明:爸媽可以先跟孩子訂好一個目標,如大家一起做家事、或是分享等等,因此當孩子出現如自己收拾玩具、或是告訴爸媽任何一件「好事」的時候,爸媽都可以即刻的予以獎勵,以增強孩子的正面行為。

注意事項:在進行優點大集合的游戲的時候,爸媽要先讓孩子了解怎樣的行為是正確,而且值得鼓勵的。

手摸眼看身體會感覺空間智能

游戲1/搬運工

培養孩子協調的前庭平衡,訓練孩子的眼肌、頸肌靈活運轉,及良好的空間感等等,避免閱讀時發生無法持久、專心,甚至無法順利閱讀的現象。

適合年齡:3到4歲

準備道具:含4個滾輪的柔軟平滑板

游戲說明:

1.讓孩子坐在滑板上,父母設定適當距離,請孩子靠手推前進或后退,由起點運貨物至終點交給父母。

2.讓孩子俯臥滑板,父母在適當的距離內丟擲沙包或球,孩子再從另一邊瞄準適當時機前進接球或沙包。

3.讓孩子俯臥滑板上并利用背部運送沙包。

4.讓孩子坐在滑板上,并且運球前進。

注意事項:

1.游戲環境需要寬敞簡潔,避免障礙物阻撓。

2.確實跟孩子說明使用性及游戲規則,以免發生危險。

3.進行滑板活動時,為確保安全可讓孩子戴上安全帽。

游戲2/越野障礙賽

訓練幼兒大肌肉的發展,刺激前庭中樞,增加孩子的學習能力。

適合年齡:1-2歲

準備道具:PVC塑料布(或是大床單、被單等等)、圓球等玩具或物品

游戲說明:

1.用塑料布(或是大床單、被單等等)搭建成山洞的形狀(可以藉由椅子來支撐),并在里頭放置觸感及大小不同的物品,增加孩子爬行中的變化性,并加強觸覺、前庭刺激,培養肢體運用的能力。

游戲3/大手牽小手

通過跟孩子一起創作,通過色彩和線條增強孩子的視覺感受。

適合年齡:2-4歲

準備道具:水彩筆、顏料、白紙

游戲說明:

1.爸媽先在自己的手掌上涂上水彩,然后蓋印在白紙上面。

2.讓孩子自己涂,或是由爸媽協助孩子在手掌上涂上喜歡的色彩。在涂水彩的過程中,孩子會對于水彩冰冰涼涼,以及毛刷刷過的感覺感到好奇。

3.請孩子張開小手,將手蓋印在爸媽的手印旁邊,就是一幅好看的作品了。

4.當然,除了色彩的選擇外,爸媽們還可以跟孩子討論,除了手掌以外,還可以用哪些東西來蓋印,增加作品的創作變化,也培養孩子對藝術創作的興趣唷!

游戲4/我住在這里

地圖,對孩子來說,是相當有趣的東西。而通過散步來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周遭環境,則可以進一步的幫助孩子對于空間地理環境的觀察唷!

準備道具:4-6歲

游戲說明:

1.通過每天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的時間,介紹住家附近的環境,如:門口有郵筒、左邊有麥當勞、右邊有超商等等。

2.如果遇到十字路口或是需要左右轉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解釋,讓孩子了解方向。

3.多走了幾趟,等孩子有了基礎的認識后,和孩子一起畫下屬于自己的地圖。完成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拿著地圖出門冒險去。

注意事項:

1.當孩子注意到附近的地標有任何異動的時候,可以提醒孩子增加或修改,讓這份屬于自己的地圖,永遠保持在最新而且最正確的狀態。

接觸花草蟲魚啟發自然觀察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