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男孩出現“偽娘”傾向的概率越來越大,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爸爸媽媽應該多瞭解一下, 幫助男孩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 導致孩子性別錯位的4個因素:
1.家長呵護過度致男生低能
以前這個現象並不突出, 也許和當時的家庭環境有關, 那時家裡通常有好幾個孩子, 家長很忙, 物質條件也不好, 養孩子很‘粗放’, 所以男孩子相對皮實, 獨立性強, 大點的男孩在家裡幾乎頂半個家長, 要負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 都是獨生子女, 再加上重男輕女的家長也為數不少, 男孩養得太嬌了!對這一點,
Advertisiment
2.學校教育壓抑男孩個性
不少家長指出, 男孩女孩心理和生理發育不同步, 差別很大, 學校無視這種客觀規律, 沒有“因性施教”, 那些千篇一律的聽話、守紀律的要求嚴重壓抑了男孩個性。 教育專家孫雲曉也指出:“男孩愛冒險、愛挑戰、愛爭吵、愛跑動, 這些行為傾向都與男孩體內更高水準的雄性激素分泌有關。 ”一味地限制只能讓他們感到不滿和受挫, 最終被嚴重傷害。
3.父親陪伴很少, 男孩對男性角色認同不夠
在很多家庭中, 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席的, 學校裡的男老師也相對較少。
Advertisiment
4.家長教養不當, 幼兒時期打扮出錯
有些家長希望生個女兒, 可生了個男孩, 為了彌補這些缺憾, 一些男孩從小被當做女孩養, 導致長大後沒有男子漢的氣概, 說話細聲細氣, 不果斷。 有些男孩骨子裡還是很男性化, 可是表現得卻很女性化。
做好孩子的性別教育
1.按照性別給孩子穿衣打扮:出生後, 無論性別如何, 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應混淆,
Advertisiment
2.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能聽懂言語時, 家長應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 如在洗澡、著裝、修整髮型及玩具選擇等方面要有明確的性別區分。 還可通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去引導孩子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和繁殖, 使孩子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 從而使他們接受大自然, 熱愛人類, 認識生命本質, 使性自認得以完成。
3.自由探索自己的身體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開端:父母在家庭生活中,
Advertisiment
4.不要回避孩子的性問題:當孩子提出有關性方面的疑問時, 父母不應回避, 宜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語和方式予以解答, 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解決和滿足。
5.父母自身行為的模範也很重要:父母之間感情真摯、融洽, 道德高尚, 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就會使孩子熱愛人生, 熱愛生活, 正確對待性的問題。
6.對常遇到的問題應恰當予以理解:如人是怎樣出生的?可以從植物開花結果講起,